<p class="ql-block"> 公元2024年4月1日(农历二月二十三),星期一。澳大利亚:阴,阵雨,8℃~20℃,今天是我们到访澳大利亚的第3天,也是离开家乡鹤壁的第60天。</p><p class="ql-block"> 墨尔本当地时间(澳大利亚东部时间)今天早上八点多钟(北京时间约早上五点多),我们就起床了,简单吃了点昨天晚上买的面包,牛奶等,然后匆匆收拾好行装,退房,打的到墨尔本市郊一个名为“Sixt”的家用小汽车租赁公司,租了一辆车,上午十点开始了大洋路(The Great Ocean Road)自驾游之旅,儿子驾驶着租来的汽车,沿着大洋路(The Great Ocean Road)一路行驶,沿途欣赏了别具一格的墨尔本乡间别墅,至中午十一点半左右到达一个叫吉朗市(Geelong)的靠海的地方停下来拍照。据说这里就是大洋路的起点,也有人说安尔西沙滩(Angelesea Beach)是大洋路的起点,这里有码头,有摩天轮,有许多海鸥,还有许多渔船,有沙滩,有许多私家车在这里驻留。上午十一点多一点,我们来到了一个名叫安尔西沙滩(Angelesea Beach)的地方,这里有巨大的沙滩和靠近岸边的浅海,是冲浪者的乐园,我们在此匆匆一游便赶往下一个景点---分界点灯塔保护区。约下午两点钟,我们到达灯塔保护区,稍作停留又继续赶路。下午2点20分,我们来到了大洋路(Great Ocean Road)的标志性建筑,简单拍照后继续赶路。约下午两点五十分,我们来到了一个名叫“曼特拉洛恩酒店(Rantra Lorne)附近,在一家名为“The Bottle of Milk”的西餐厅里简单吃点午餐(每人一个汉堡),接下来又继续前行。下午三点五十分,我们来到了一个考拉(也叫树袋熊)栖息地,终于见到了澳大利亚的特有物种,爬卧在桉树上几乎一动不动的考拉。导游曾说过考拉是一种很懒惰的动物,它一昼夜要睡上二十个小时。我们一共只看到两只考拉爬在树上。令人感动的是有一只考拉正在睡觉,本可以晃动一下枝条将它惊醒,但在几个小时里,没有一个游客忍心晃动枝条惊醒它的美梦。欣赏过可爱的考拉,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名叫阿波罗湾(Apollo Bay)的地方,在一家名为“海豚公寓(The Dolphin Apartment)的民俗式家庭旅馆住下,花了50多澳元在附近的超市里买了生牛肉,啤酒,牛奶,饮料,水果,披萨等,回到宾馆,由儿子亲自烤制,享受了一次特别的自制西餐。</p><p class="ql-block"> 大洋路实 在是太美了,波澜壮阔的蔚蓝大海一路陪伴着左右, 偶尔山路回转进去,而后就是百转千回穿越无数茂密森林后,再一次看到蓝蓝的海,而沿途几乎每隔几公里就会有一处景观,或者一个观景台,而且都是免费参观,如果一路上所有的景观都停车驻足,那么恐怕300公里的路程要开至少4‐5天。而我们只计划用两天时间欣赏大洋路。</p> <p class="ql-block">来到租车店。</p> <p class="ql-block">澳洲风格小别墅。</p> <p class="ql-block">到达吉朗。吉朗(Geelong),人口19.7万(2006),墨尔本西南76公里·是著名大洋路的入口。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仅次于首府墨尔本的第二大城。位于菲利普湾西端的科里奥湾内。</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安尔西小镇(Angelesea ),在这里可以看安格尔西沙滩(Anglesea Beach)和灯塔。安格尔西小镇(Angelsea)上最瞩目的就是建于1891年的灯塔,算是澳洲最早建设的一批灯塔,没有门票。灯塔通体雪白,顶着一顶红帽子,据称是大洋路沿线最漂亮的灯塔。 安格尔西的主海滩(Main Beach)是学习冲浪的理想地点,有遮蔽处的罗德奈特角海滩(Point Roadknight Beach)则适合儿童。去镇上的高尔夫球场能看到定居于此的袋鼠,或者租一艘明轮船沿安格尔西河(Angelsea River)航行。</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安格尔西小镇。</p> <p class="ql-block">原文:The Former Stables</p><p class="ql-block">The Split Point Lighthouse Reserve originally consisted of the lighthouse, the keepers' cottages, a carpenter's shop, an oil store and these stables, now tea rooms.</p><p class="ql-block"> The original Lighthouse Reserve was subdivided in 1935 and several private residences were built in this street and the former keepers' houses were sold.</p><p class="ql-block">译文(仅供参考)</p><p class="ql-block">以前的马厩:</p><p class="ql-block">原来的分界点(Split Point)灯塔保护区</p><p class="ql-block">包括灯塔,看守人的小屋,一个木匠店,一个油库和这些马厩,现在是茶室。</p><p class="ql-block">最初的灯塔保护区在1935年被细分,一些私人住宅</p><p class="ql-block">建在这条街上,以前饲养员的房子都卖了。</p> <p class="ql-block">大洋路标志性建筑---大洋路纪念拱门。</p> <p class="ql-block">大洋路的故事: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从英国归来约5万名澳洲士兵。面对众多伤残士兵,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退役服务联盟等社会组织积极为他们创造工作机会。由于当时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政府只好安排这批士兵开荒修路,修建一条大洋路。</p><p class="ql-block"> 1919年,维多利亚州政府开始在巴斯海峡海岸悬崖峭壁之间修建一条沿海公路。整个工程为3000名退役士兵提供了工作机会。工程起点在托尔坎,终点在坎贝尔港,长达180公里历时14年的滨海公路于1932年正式建成开通。 后来这条公路又延伸到瓦南布尔以东10公里的亚伦斯福特,全长约243公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英文中称为“The Great War ”, 这条路又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澳洲士兵修建的,澳洲政府就将这条公路命名为大洋路,英文是“The Great Ocean Road”。大洋路上还有纪念碑,纪念大洋路的修筑,也纪念一战中士兵们为了保卫国家而做出的巨大牺牲,提醒世人永远记住大洋路背后的战争和血泪。</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简单吃点午饭,继续赶路。</p> <p class="ql-block">偶遇趴在桉树枝上睡觉的考拉(树袋熊),游人不敢高声语,恐惊梦中“人”!</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这家旅馆。</p> <p class="ql-block">自制的晚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