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好时光,跟岗研修再一程——2023年桂平市第四批中小学C类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项目培训(第二期)

燕孑

<p class="ql-block">  3月27日,我们小学理科班的全体伙伴们,观摩学习了桂平市西山路小学教师团队的五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这五节课例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信息素养培养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展现出卓越的教学效果和教育理念。</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圆柱的表面积》 :李容容老师对圆柱的表面积这一概念进行了清晰明了的解释,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概念。通过图示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圆柱的构造,从而深化对表面积的认识。老师在讲解中,注重步骤的详细讲解,还通过大量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解题能力。</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长方形的认识》 :江乐老师在教学认识长方形时,让学生通过触摸、观察,比较、思考、讨论、整合,先在小组内达成共识,小组汇报,最后总结出长方形的特征。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有效地合作学习,了解长方形特征,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达成共识、归纳总结”的数学学习方式。既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又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民主、平等、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彰显了“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为主体”的教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李斯斯老师教学过程上,密切联系生活,重视创设情景,通过情景引入,循循善诱,过渡自然。老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演示、希沃小游戏、学生作业反馈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对新知的探索更自然、更高效、更准确。李老师的课堂氛围是轻松的、活泼的、和谐的、愉快的。这节数学课教学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课堂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下午,评比活动继续进行,下午有两位老师进行课例展示,分别是陈丹丹老师和李明老师。</p> <p class="ql-block">  陈丹丹老师展示的《长方形的认识》一课,能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围绕创造高效课堂设计教学。整节课流畅自如,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开展积极主动的数学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收到了可喜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课堂既有趣,又高效!</p> <p class="ql-block">  李明老师的《分数乘整数》一课,课堂上体现出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的的意识。重点难点确定准确、处理难点的方法、手段合理得当。各教学环节分配合理,层次清楚,过渡自然。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时间充分,体现主体意识。课堂教学组织有方,应变能力强。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和相信学生。让孩子自主研究,总结出知识,并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这是我们的课堂所缺少的。李老师的课,简洁、条理清晰、层次递进、活动有序。李老师基本功非常扎实,对于算理解释到位,同时善于调控课堂,活跃气氛,学生热情高涨!</p> <p class="ql-block">  通过今天的学习,骨干教师们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相信在明后两天的学习中,学员们会有更进一步的收获,让我们共同期许、期待!</p> <p class="ql-block">  图 小学理科班第5、第6组</p><p class="ql-block"> 文<span style="font-size:18px;"> 小学理科班第5、第6组</span></p>

学生

教学

课堂

老师

学习

长方形

表面积

理科班

圆柱

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