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2024年3月26日王晓老师中医讲座【肾者水脏,主津液】<br>图文视频/妙舞人生<br><div> 2024年3月26日早6点半,准时来到中医养生直播间,聆听学习王晓老师继续讲述【肾者水脏,主津液】</div>老年人的骨头,跟年轻人的骨头相比,缺少的是什么?<br>津液对于人体的骨头有怎样的帮助?<br>骨质疏松患者补钙补不上的原因是什么?<br>又该如何去进行调理?<div> 最近我们讲肾的作用,从《黄帝内经》里面的人体的生长发育,讲到了肾精、肾气,在生长壮老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到补肾的方法,泡脚,搓腰眼儿,食疗方,最后讲到了三子浓浆。这些方法和方子其实都不神秘,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用的并不多。学了知识就要用,养生就是一个长期坚持的事情,别指望有什么神药能一下子去掉你全身的病,能让你长生不老的,秦始皇、汉武帝,历史上多少皇帝找这样的不死神药,没有一个成功的,所以说神药的都是骗子。健康长寿只能从平时的吃喝拉撤,从每一个生活细节中去寻找,掌握对的生活方式,对的饮食习惯,然后长期坚持,包括我们的金参丸和三子浓浆,也需要长期坚持才会能实现。昨天推荐了一个补肾的方子三子浓浆。先给大家讲讲肾的第一个作用,叫肾者水脏,主津液。肾主津液,津液就是人体内所有液体的总称,包括血管里面流淌的血液,它负责全身的营养运送,和垃圾的代谢的重要媒介;再比方口腔分泌出的唾液,用来分解食物,润滑口腔的作用,也是很关键的津液;鼻腔里分泌的鼻涕,皮肤上分泌的汗液,男性的精液,前列腺液,包括胃酸和胆汁;女性在性冲动时分泌的润滑液,关节与关节之间的缓冲减震液,等等,包括以前讲过的大小便里面的液体也都是,甚至每个细胞里的细胞液,也都算是津液,还有身体几大分泌腺分泌出来的内分泌激素,胰岛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也要靠着液体的承载才能流转到全身去,才能发挥作用。津液就是身体每一个部位里面含有气血的特殊营养物质的液体叫津液。<span style="color: inherit;">就是说人体中所有的液体,都是肾制造出来的。所以,一个人肾气受到伤害的时候,它的津液一定就会失调。比如说</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惊恐伤肾了,那你看到受到惊吓的人一定会嘴里发干,会不自觉地咽</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唾液,唾液是肾气制造出来的,人一害怕就会消耗很多的肾气,唾液就会减少,肾气非常虚的人。那些风湿类,风湿到严重到一定程度的患者是不会出汗的,无论多热的天,她都要穿棉衣,穿毛衣,还不会出汗,汗也是肾气制造出来的,天热出一身汗是正常的,出汗也是排毒,但有些人经常地无缘无故地出汗,稍微吃点热东西就满头大汗,这就不对了,是肾漏的表现,浪费得太厉害了,有些人睡睡觉就一身汗,这在中医上叫</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老是这样</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盗汗,身体很快就会跨下去。还有我们知道肾主骨生髓,骨髓也是一种液体,也是肾气形成的,包括骨头,年轻人</span></div>的骨头表面是油汪汪的,有一层像陶瓷釉子一样的东西,非常有光泽,它也是津液,现代科学认为骨头不只是钙,还要有丰富的胶原蛋白,钙和胶原蛋白都是骨髓供应的,骨髓也是精液的一种,是肾气制造的,所以中医说肾主骨生髓,肾气不够,骨髓的营养就不全,肾气不够,骨头就长不好。年轻人摔一跤也会骨折。但很少是粉碎性的,所以好的也快,而老年人很容易摔跤就骨折,而且一骨折就是粉碎性的,就是因为他的骨头缺乏了津液的滋润,就容易粉碎。说到骨折,现在有一个误区,认为老年人骨质疏松是因为钙的缺乏导致的,其实很多朋友都服用地 很多补钙的产品,却没有解决骨质疏松的问题。举个例子,去年年底时有个学员因为骨密度过低的问题找过我,这位学员今年才53岁,还没到退休的年龄,在去年春天体验的时候,意外查出来骨密度过低,骨密度就发比一块铁板和一个钢丝球,铁板结合紧密没缝隙因此坚固耐用,而钢丝球里全是空的,导致松松软软很不受力,给点力就塌了。<div> 高密度的骨头就象铁板,没有缝隙很坚固,而低密度的骨头就象钢丝球做的,受点外力就会发生变形,轻微的变形也会导致骨折。所以,骨密度越高的人越不容易发生骨折,骨密度越低的人越容易发生骨折。骨密度低就是因为骨质疏松,就好比盖房子砌墙一样,高密度骨头就是砖头水泥沙桨都好,水泥能将砖头牢牢地固定在墙上,房子就很坚固耐用,骨密度低是砖头干垒上去的,没有水泥的黏合,或者是墙上的砖头被人偷走了,导致墙体这里一个大窟窿,那里一个大洞,所以,骨密度低是骨钙流失导致的,骨质疏松也是这样的。现在知道了骨密度低的原因,如何让骨骼恢复密度,传统的做法就是吃一些钙片,外加一些终于D的营养素,但很多学员有体会,钙质营养素吃不少,可骨钙流失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包括这位学员也是这样,自从去年春天查出骨密度低就开始补钙,补到冬天也没见到什么效果,所以,在节目中问我到底是什么原因,我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砌房子是用砖头干垒好,还是用水泥沙浆固定砖头好,肯定是要用第二种方法,你只补钙不补津液就相当于盖房子用砖头干垒,效果自然就十分有限了,这就是为什么补钙补不上的原因,所以针对骨密度低和骨质疏松的患者,我都会建议他在补钙的同时,还要补肾,补水、补津液,其中津液的作用就是水泥沙浆的作用。这些津液在肾气的作用下生产出来的,一方面可养护骨头,让骨头有韧性,不容易折断,另一方面它也参与骨头的建设,扮演的水泥的角色,把一个一个的钙象粘砖头一样粘固起来,让这些钙牢牢固定在骨头上,不让它随便流失。随着年龄的增长,肾里面存着的精气是越来越少的,就象蜡烛长年累月地燃烧,再长的蜡烛也会渐渐减少的,再要是肾受寒了,受湿了,导致肾这个火苗越来越弱,形成了阴阳两虚,肾气不足的情况,肾气不足就没办法产生更多的津液,去润滑滋润我们的骨头,所以老年人基本上全都有骨钙流失和骨质疏松的问题,女性朋友比男性朋友还更严重一点,骨密度低,骨钙流失,就会影响骨骼的功能,导致老年人很容易出现骨病问题,相对一些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老寒腿这一类的慢性病,好象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它的危害却是很大的。因为容易引发骨折,同样是跌倒,年轻人就基本上没什么事,但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就变成了普遍性的,随着年龄的上涨,它的危害就越来越重,之前看过一个调查老年人意外死亡原因的数据,首位的原因就是简单的跌倒。据统计,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每十个人中有三到四个人发生过跌倒,每次跌倒都会有人发生骨折,伤到胳膊和腿还没大关系,休养几个月还算好好,骨折并不可怕,最怕的就是骨折后不能动,引发的并发症,如果只是伤到胳膊腿,相对还算好点,不会影响翻身,坐卧之类的动作,最怕伤到髋关节,就是屁股上的骨头,死亡率极其高,每10个人里面有3个会跟世界说拜拜,剩下的7个有一半以上会发生残疾。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的水稻专家袁隆平2021年去世的,他就是在海南考察时的试验田里摔伤了一跤,导致左侧股骨头骨折,因为长时间卧床,翻不了身坐不起来,只能躺着,所以,两个月后最终引发多器官衰竭,不幸去世的。这才是老年人骨折的最大隐患,骨折本身不致命的,但往往是肾气不足影响后续康复。一旦康复不好引发后续的感染。<span style="color: inherit;">老年人骨折本身并不致命,但它的起因,往往是我们的肾气不足,这种不足,会影响到我们后续的康复,就会导致后续感染,比方说顽固性肺炎、支气管炎、以及多器官衰竭等,归根结底,是肾里面精气严重不足,虚衰。</span></div><div> 所以针对骨质疏松,包括骨折患者的康复,我一般给他们的调理方案当中,都有金参丸和三子浓浆的存在,也会建议他们一些九蒸九晒的黄精,金参丸相当于给身体打一个好的地基,黄精补水作用很强大,这是津液的物质基础,三子深浆则是把肾阴肾阳都补起来,温肾就是补肾阳,让肾更好地消耗和利用正气,补肾就是给肾打好补丁,让正气能精的形式存在肾里面,不让它漏掉,在这个基础上,我一般也建议他用一些温肾的外用方法,像灸关元 泡脚这都可以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冬天天气寒凉,做完以后一定要注意保暖,因为这时毛孔都是打开的,一旦遇到寒凉,好不容易温暖了,又受寒了,会更严重,所以御寒保暖的工作一定要到位。肾精温暖了,肾消耗和利用正气的能力上来了,产生的精液足了,这时再服一些钙片,维生素D,氨糖之类的产品,效果才会更好因为这些营养素才能被骨头留住,才能被肾产生出来的津液给牢牢地固定在骨头上,钙质不流失了,营养物质都留住了,风密度上来了,骨质疏松自然而然就不会再出现了。整个人也不用再害怕摔个跤会骨折了。我们举一个骨质疏松和津液关系的例子,就是说明这个问题。身体里所有的液体,包括血管里流动的血液,口腔分泌出来的唾液,眼睛流出来的泪液,鼻腔里流出来的鼻涕,皮肤上分泌出的汗液,男性的精液,前列腺液,包括胃酸和胆汁,女性在有性冲动时分泌出来的润滑液,肠道里的润滑液等,包括更年期骨折疏松,和雌激素失衡的问题,所有的液体都是肾气凝结而成的。所以中医历来非常重视人体的这些液体,叫它精,是人体的精华,这些东西越多,人的健康状况就越好,反之则危险了,说明这个人就剩一个皮囊子了,很容易出大问题。肾气虚不能调控好津液滋润全身,出现这种情况是它还不能算是病,它只是一个症状,不是病根,大家记住了,肾虚只是一个症状,一个结果,不是病因,虚的原因是两个,一个是漏,一个是寒,比方说出虚汗,盗汗,这种津液出得太多就是漏,还有些人下身分泌物多,内裤天天换,还是有一股味,甚至有些人还要垫个护持,因为分泌物太多了。女同志老年性的阴道炎,这种情况特别多,甚至还有男同志需要用护垫的,我就见过很多,也是肾漏的表现。不懂行的中医总是说补肾,真正明白的人会跟你说固肾,补肾是说你肾里少了东西,给你补充一点,而固肾是让它更稳固更坚固,让它别漏。你看中医是一门大学问,一字之差区别很大,你必须先固,固了之后再补,效果才能长久。否则,你补进去的东西很快又会漏光,效果只是暂时的。寒就是说明这个人就剩一个皮囊子了肾着凉了,不工作,表现出来就是津液亏虚,比方说咽部的津液上,产生的咽干,比方说嘴唇的津液上,不圆润,产生嘴唇起皮,比方说口渴,皮肤干燥,比方说毛发干枯,还有骨质疏松,甚至抽筋等问题,都与肾寒,肾不工作有关。所以御寒保暖的工作一定要到位。只有知道病根在哪里,调理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我调理的骨质疏松患者,凡是通过温肾固精的方式效果都很好,就是抓到了肾虚这个病根。</div><div>视频:<br>1.肾者水脏,主津液<br>肾主骨生髓,肾气不够骨髓的营养就不全<br>2.骨密度低是骨钙流失导致老年人很容易跌倒骨折<br>3.肾虚只是一个症状,一个结果,不是病因<br>虚的原因是两个,一个是漏,一个是寒<br>4.肠梗阻患者的咨询及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指导<br></div><div> 非常感谢王老师无私奉献给我们的中医知识。王老师用中华民族三千年老祖先抟下来的中医理论,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念。中国老祖先太有智慧了!王老师的中医讲座更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感谢王老师用她丰富的学识和医者仁心的善良与爱心指导我们健康生活和中医知识的普及学习。<br> 聆听学习王晓老师讲述的【肾者水脏,主津液】,理论性、知识性、实用都很强。王晓老师是中医学院的专业教师,又是营养学老师,她从小热爱国学,爱研究,勤于实践,知识丰富,医术精湛,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王晓老师对中华国宝传统中医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分析药效和病例准确严谨明了,并为患者给出了治疗和调理的方法。王晓老师对中华国宝传统中医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分析药效和病例准确严谨明了,并为患者给出了治疗和调理的方法。王老师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开播中医课堂,用普通老百姓都能听得懂的语言和道理普及中医知识,不图名利不为回报,最欣赏她的:“但行善事莫问前程”的奉献精神,只为普通人都能学到中医知识,获得健康,王晓老师宣传中医弘扬国粹功德无量!值得为她的善行美德点赞喝彩!<br> 每天收看聆听王晓老师讲授的中医知识,学习长知识增见识。一边听课一边录视频,纪录整理课堂内容,认真学习做作业,确实让人感觉受益匪浅。做成美篇保存, 一是方便自己学习查阅,同时也方便大家学习借鉴。<br></div><div>作业:<br>1.肾主津液,指的是人体当中所有的液体,都是以下哪个脏器制造出来的?<br>2.下列选项中,属于导致老年人骨折的主要原因是?<br>3.一个人肾着凉,肾不工作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情况?<br></div></h1> <h1>1.肾者水脏,主津液<br>肾主骨生髓,肾气不够骨髓的营养就不全</h1> <h1>2.骨密度低是骨钙流失导致老年人很容易跌倒骨折</h1> <h1>3.肾虚只是一个症状,一个结果,不是病因<br>虚的原因是两个,一个是漏,一个是寒<br></h1> <h1>4.肠梗阻患者的咨询及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指导</h1> <h1>作业答案:<br>1.肾主津液,指的是人体当中所有的液体,都是以下哪个脏器制造出来的?<br>答:②.肾脏</h1><h1> 肾的第一个作用,叫肾者水脏,主津液。肾主津液,就是说人体中所有的液体,都是肾制造出来的。所以,一个人肾气受到伤害的时候,它的津液一定就会失调。<br>2.下列选项中,属于导致老年人骨折的主要原因是?<br>答:①. 肾气不足</h1><h1> 老年人骨折本身并不致命,但它的起因,往往是我们的肾气不足,这种不足,会影响到我们后续的康复,就会导致后续感染,比方说顽固性肺炎、支气管炎、以及多器官衰竭等,归根结底,是肾里面精气严重不足,虚衰。<br>3.一个人肾着凉,肾不工作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情况?<br>答:③.津液亏虚</h1><h1> 肾着凉,不工作,表现出来就是津液亏虚,比方说咽部的津液上,产生的咽干,比方说嘴唇的津液上,不圆润,产生嘴唇起皮,比方说口渴,皮肤干燥,比方说毛发干枯,还有骨质疏松,甚至抽筋等问题,都与肾寒,肾不工作有关。</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