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福州鼓山摩崖石刻门票

老骥

<p class="ql-block">  鼓山摩崖石刻(国保编号5—4—011)位于福州东郊的鼓山,由鼓山摩崖石刻和千佛陶塔两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 鼓山摩崖石刻主要分布于绝顶峰、灵源洞、白云洞及石磴路旁。始刻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经元、明、清、民国各代,遗有李纲、朱熹、蔡襄、邵去华等2400多人的题名或笔迹。鼓山原有摩崖石刻712段,现存653段,书体包括篆、隶、行、草、楷,体裁包括诗词、对联、题名、榜书等。</p><p class="ql-block"> 鼓山现存摩崖石刻中:灵源洞“忘归石”是鼓山中最早的石刻,为宋庆历六年(1046年)蔡襄所题;喝水岩石壁上刻的“寿”字,字径为4米,是鼓山单字最大的石刻,为南宋著名大书法家朱熹所书;涌泉寺第96代住持道霈法师带领众僧,在十八景佛窟镌刻了88个佛名,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佛名摩崖石刻;更衣亭东侧南向,有一幅楷书诗刻,这方石刻来自一个十岁的孩子,他叫潘焘,是鼓山摩崖石刻中题者年龄最小的。</p><p class="ql-block"> 千佛陶塔位于鼓山涌泉寺门前两侧,东边的称“庄严劫千佛宝塔”,西边的称“贤劫千佛宝塔”。塔烧制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高6.83米,两塔均为八角九层,每座塔壁贴有雕塑佛像1078尊,八角塔檐上有四方佛72尊,悬挂陶制塔铃72枚。石砌塔座刻有金刚力士、莲瓣、舞狮等,刻铭文记述建造时间和捐献者以及造塔工匠的姓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