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航运:这时期民族航运业发展快,清宣统三年,全国共有民族航运公司596家,资本额2184.4万元,轮船1092艘,总吨位147087吨,到民国十年,公司数为1328家,资本额达9000万元,轮船达2332艘,总吨位达489190吨,分别比清宣统三年增加1.23倍,3.1倍,1.13倍,2.32倍。在民族航运企业中,国家资本经营的有轮船招商局、裕丰航业公司、戊通航业公司3家,后两家为这时期新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轮船招商局仍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航运企业,但其经营长期不景气,民国九年轮船招商局轮船总吨位为6万吨。民营航运业发展较快,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于烟台的政记轮船公司,清宣统三年只有资本8万元,民国九年改为有限公司,资本扩大到1000万元,经营航线扩大到沿海各大商埠,并往来长江各口,到民国十四年时,该公司自有轮船及租用的轮船达28艘,总吨位达31700余吨。虞洽卿于民国二年在上海创办三北轮埠公司,创办时资本仅20万元,轮船只有一艘,民国十五年时有大轮20艘,总吨位达25289吨,经营航线甚至远及海参崴、仰光等地。私营航运企业已作为一支新兴力量进入中国航运业中。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路运输:中国汽车营业运输出现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这年德商在青岛开办了由市区到崂山柳村台的短途客运,是为中国汽车营业运输之始。民初,汽车运输发展很快,在各地兴起。民国二年湖南修筑了长沙至湘潭的公路,是为中国第一条连接城市之间的公路。从民元至民国十六年,各地先后修筑公路共计29 170公里,各种汽车由294辆增加到18677辆。汽车运输已不局限于城市和短途运输,而开始向长途运输方面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汽车运营的增加,政府为加强管理,于民国七年七八月由交通部公布《长途汽车公司条例》、《长途汽车公司营业规则》、《长途汽车公司发给执照规则》。这些条例、规则成为中国最早的有关汽车运输的管理规章。这时期,公路运输虽已兴起,但还处于初创阶段,汽车还不很多,公路路况较差,公路运输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地位还不重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邮政电信的发展民国建立后,交通部设立了邮政总局。民国二年,邮政总局对全国邮区作了一次重新划分,全国共设22个邮区。民国元年时邮政机构有6816家,年收寄邮件1.32亿件,营业收入357万元。到民国十六年邮政机构增到42994个,年收寄邮件5.8亿件,营业收入2780万元。邮局的业务范围除普通信函外,先后开办商务传单、保险信函、邮政储金、邮传电报、国际信函及航空邮政业务、箱匣业务等。民国三年,中国邮政加入万国邮政联盟,中国邮政开始迈向世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时期电信业务也有发展。电话方面,民国三年全国主要城市大多有了市内电话。民国元年,全国电话装机数有1万部,民国十三年为3.3万部,营业收入由98.5万元增为253.6万元。电信方面,除普通电报外,增加了特种电报业务。据统计,民国元年全国共有电报局所565 个,电报线路6万余公里,到民国十二年发展到电报局所共959个,电线里程近8万公里,年营业收入达1185万元,年盈利730万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