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0年1月2日上午离开开平,赴中山,游览《孙中山故居翠享村》,首先看到门口"天下为公"四个大字,钢劲有力,气势非凡,想必孙中山先生站的高看的远,确实有伟人之举。</p> <p class="ql-block">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祖屋旧址,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p> <p class="ql-block"> 中山先生早期生活环境较为简陋,后来兄长孙眉在檀香山经营农场,家境有所好转,之后先生亲自设计修建了现在这栋房子。1962年3月8日,郭沫若先生到孙中山故居参观,曾以"酸豆一株起卧龙"的诗句形容它的奇特姿态和所象征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1875年,孙中山与同村好友陆浩东一同入读村里的私塾读书,先生给他起了个学名叫孙文,1956年在此成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1991年10月成立翠享民居展览。</p> <p class="ql-block"> 翠亨村位于中山市南朗镇,是一个中国传统村落,原名蔡坑村,后因附近山林青翠,改名为翠享村。</p> <p class="ql-block"> 据说改村名与当地方言也有关系,如"蔡"与"翠","坑"与"享"都是谐音,所以叫翠享村是带着乡音怀旧,也就名正言顺了。</p> <p class="ql-block"> 又寓意万事亨通,十分吉利,所以在清道光初年改称翠亨,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翠享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保存了丰富的地区历史、文化、乡土建筑、乡村建设的历史遗存,堪称近代中国革命圣地和岭南传统乡村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村内有国家5A级孙中山故里旅游景区,包含国家一级博物馆"孙中山纪念馆"、辛亥革命纪念公园等。</p> <p class="ql-block"> 在孙中山先生的回忆里,翠享村"背山濒海,地多沙碛,土质硗劣,不宜于耕。故乡人多游贾于四方,通商之后颇称富饶。"</p> <p class="ql-block"> 百余年前,孙中山与一批风云志士从这里走向世界,共同写就了一部波澜壮阔,改天换地的革命史诗。</p> <p class="ql-block"> 在翠享村内,有"翠享四杰",指:孙中山、陆皓余、杨鹤龄和杨心如的成长隹话,他们年纪相仿,彼此熟悉,特别是从上海回到翠享的陆皓东,向孙中山介绍许多上海见闻,让孙中山更加向往外面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走进村落,当年的风貌以旧,但民居的主人走的走,搬的搬,都是人走楼空,留下来的老宅子,现在都有园区代管,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风云年代。</p> <p class="ql-block"> 1996年,在故居旁重建《孙中山纪念馆》,于1999年11月12日落成并向观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 馆内设计基本上符合当年的时代气息,并结合了中国传统和西方元素,具有中西合壁的特点,运用了大量的富有岭南特色的彩画,石雕等装饰工艺,融入了现代审美理念和展示方式。</p> <p class="ql-block"> 展出了孙中山从童年到参加革命,纪录了在南京当选临时大总统到在北京逝死,直至下葬南京中山陵的许多珍稀史料。</p> <p class="ql-block"> 中山鼎位于孙中山故居与孙中山纪念馆交汇线中心的礼品铜鼎,中山鼎口径1866毫米、高1925毫米,铭文高590毫米、基座宽度1912毫米,这些尺寸分别代表了孙中山先生的一些重要时刻和成就。</p> <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充满了奇特色彩,他的人格魅力和远见卓识也生动显现在他小时候听太平天国反清故事的雕塑上,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更是一个普通的人。</p> <p class="ql-block"> 警世钟坐落于孙中山纪念馆西北角,高2来、直径1点2米、重1点5吨,上而且铭刻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关于中华民族要觉醒的著名演讲词及其"共进大同"手迹。</p> <p class="ql-block"> 2007年6月,翠亨村被评选为第三批中国历史名镇名村。第一次来时曾到故居楼下楼上转了一圈,现在的故居是1996年重建的,除外形象外,其结构全变了,对于历史建筑应本着修旧如旧,尽量保存原物,这样才有流传价值。</p> <p class="ql-block"> 翠享村孙中山故居先后己来过三次,感觉一次比一次收获多、体会深,不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约2个多小时才沿着这条大道慢慢离开,仿佛又上了一堂历史的大课,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孙中山的生平史绩、家庭背景,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对孙中山先生产生了更深地敬仰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