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p>2024年2月19日王晓老师中医讲座【五果和五畜】</p><div>图文视频/妙舞人生<br> 2024年2月19日早6点半,准时来到中医晓说中医养生直播间,聆听学习王晓老师继续讲述【五果和五畜】<br>为什么人吃撑了,再吃一个水果,反而可以缓解?<br>五果为助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br>五畜为益的原理是什么?</div><p></p><p> 从昨天开始,我再给大家讲中医均衡饮食的规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四个规则本来是一篇讲两个两天结束的,但昨天没把握好时间只讲了一个五谷为养,反正我们有时间,只要讲清楚让大家听明白,能够重视起来照着做这些原则。现在呢我们讲第二个,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这个食物的规则是出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不仅仅是咱们中医的伟大经典,而且是全人类的经典。以前给大家讲了一点上古天真论,《上古天真论》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是对内经创作来源及其特点补充说明:医之始,自远古,是寓黄帝和岐伯谈论如何达到健康与长寿目的第一篇重要论文。首先论述了从上古天性自然之真而毫无人为之杂的古人能活百岁而动作不衰与不知养生之道半百而衰的具体原因,其次谈及人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强调肾气、正气、真气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最后列举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等理想。<span style="color: inherit;">是一个字一个字来解释通过那个时间讲解应该能够知道黄帝内经的水平是吧。五谷紧接着五果为主,人如果只靠吃五谷就可以活着,但是毕竟还是单调了一点。那些专门研究针灸的机构,中医确定的方法有很多,所谓中医针灸高手每一位都有自己的专场。我是中医老师,专门业是中医教学,开中药治病的。我认识很多针灸高手。那些偏瘫脑梗的,有的真的就扎好让他重新站起来走路了,真的很了不起。那些水平很高的针灸大夫,每天找他们的人太多了,忙不过来,都要带助手的,医生把针给患者扎上,助手负责卡着点给人家行行针,一般干这事的都是他的学生。扎针手法都会了,但是真要是让他去扎,穴位经常找不准,这时候就可以先当助手,老师把针扎上告诉他们这个需要五分钟捻一捻,那个需要三分钟弹一弹,这种简单的不会出问题的操作交给他去执行,省出大夫更多的时间可以可以治疗更多的患者。那么这个的人就是助手,这是助的正解含义。我们的老祖先把水果定为助,它只能作为五谷的助手。因为水果含有有机酸之类的东西,这些酸性的东西在胃里能帮助消化,这是它的主要功能。有时吃饭撑着了,吃一个梨或者苹果,就会觉得撑的感觉减轻了,就是因为水果能帮助消化。所以,</span>水果应该在肚子里有饭的时候吃,饭后一果,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现在很多年轻人,小姑娘要减肥,每天就靠吃水果过日子,要知道,空腹吃水果,水果是凉性的东西,胃壁直接跟凉性的东西接触,就会受寒,娇嫩的胃黏膜、胃璧受寒以后,寒主收引,胃壁里面的毛细血管一收缩,血液循环就不好,气血营养过不来,胃黏膜和胃璧的新陈代谢就无法保证,胃壁长期缺乏营养,细胞都死了,新的又不够用,它的弹性就会减弱,吃东西就少了,正常人的胃弹性很强,最小的时候是50毫克,最大时候可以达到1500毫克,可以扩大30倍。弹性减小,只能扩大10倍了,饭量自然就减少了。还是那句话,吃饭少,气血来源就少,人就活不好。</p><div><p> 在那些自然灾害的困难年代,年龄比我大的学员朋友都记得,主食不够,那是没办法的事,但现在的年轻人真不知道怎么回事,明明生活条件这么好,没事找罪受,我看过很多的大姑娘小媳妇,身体虚得手脚冰凉,有的才二十来岁,连月经都不正常了,怎么弄的,就是主食太少,拿水果当饭吃,这是主要原因,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他给弄反了。可能有人要说水果蔬菜当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这话只能说对了一半,水果里面是富含维生素,我们讲维生素分脂溶性和水溶性的,所谓脂溶性维生素就是溶解在油里面的,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E,水溶性的包括C和B族,而且B族还很难溶于一般的水,它是必须得溶解于淡盐水当中才能比较好。现代营养学有个词叫微溶,就是微微的溶得非常少,水果里面即没有油也没有盐,它里面含有再多的维生素也得到的不多。大量的绝大多数维生素C和维生素E都是在水果的皮里,这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道理,所有的动物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长成现在这个样子,都是有道理的有原因的。就像人从猴子变成人,尾巴没用了,逐渐就退化了,消失了,现在还有一点痕迹就是尾椎骨,直立行走,腿就变得比较发达,手要工作就进化得非常灵活。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是有用的。没用的就要退化。植物长成这样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它每一部分都是有不同作用,所有的水果都是植物果实,是植物用来繁殖的。繁殖靠里面的种子,所以种子里面就含有脂肪、蛋白、各种矿物质、维生素,是最精华最有营养的部分。就拿一个苹果来说,其实最好的地方是核里面的那几颗种子,它是苹果树用来繁殖后代的东西,它是真正的精华,但种子怎么传播呢,靠小乌吃进去,然后把它拉出来。所以,种子要长成坚韧的壳,防止在小乌的肚子里消化掉,那个种子怎么才能吸引小鸟来吃呢,所以它要长出嫩嫩的果肉,这里有很多糖,甜甜的,又有很多纤维,纤维是构成大便的材料,它不能被血吸收,在肠子里多了,就会拉出来,纤维越多拉得越快。所以,果肉基本上就是纤维和糖,是吸引小鸟来吃的并且快点拉的东西。但是这个果肉太容易坏,外面长上一层皮,这层皮含有大量的可以保护它不容易坏的东西,就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保护果肉不要被微生物侵害。一个苹果完整好好的放在那里两天三天,甚至半个月都不会坏,但一个切开的苹果五分钟就变色了,现代科学说是氧化了。所以这个皮里面生成大量维生素,用来保护苹果抗氧化的。而果肉里面的维生素含量很低很低的。还有我们可能听说过苹果的锌元素含量比较高,也是在皮里面,所以皮是我们需要的好东西。可现在我们吃水果有几个人吃苹果吃梨连皮一起的,你把皮削下来扔了,光吃了果肉,能得到多少维生素?用一句成语来形容这个形容这种行为,就是买椟还珠,这也是一个著名的古代故事,有人要去卖一颗昂贵的大珍珠,特意为它做了一个非常精美的盒子,结果一个买主看上了这个盒子,花大价钱买下之后,光拿走了盒子把珍珠给扔了,分不清好东西坏东西。咱们看这个故事,都会觉得这个买主很傻,殊不知我们在吃水果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做这样的傻事。所以吃水果一定要连皮一起吃。这就是五果为助给我拉带来的启示。</p><p> 接着往下讲第三个饮食规则是五畜为益,五蓄指肉类。</p><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肉类无论是猪马牛羊,还是鸡鸭鱼肉都可以,建议大家多吃小动物,少</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吃大动物,我讲的肉和饭的比例,有人会说多了,担心高血脂怎么办,长胖了怎么办,跟你讲,你脾胃好就不会长胖,也不会高血脂,身体那些赘肉,血液里的垃圾,胆固醇,其实都是脾胃不好,我们中医讲运化水谷和水湿的能力弱,导致的高血脂,肥胖,其实跟你吃多少肉没有太大的关系,有的整天吃肉很多,还身材苗条,人家心脑血管也没有问题,你为了不让血脂高,血糖高,这个不吃那个不吃,还不如吃点金参丸,把脾胃的运化能力提升起来,让这些营养物质都转化成气血,那都是身体有用的东西,之所以血糖高血脂高,不是因为你吃多了,而是脾胃运化太少了。</span></h1></div><div>视频:<br><p>1.五果为助的正确含义是帮助胃消化<br>老祖先把水果定为助,它只能作为五谷的助手</p><p>2.维生素分脂溶性和水溶性的两种</p><p>脂溶性维生素就是溶解在油里面</p><p>水溶性的包括C和B族,B族得溶于淡盐水中<br>3.第三个饮食规则是五畜为益<br>五畜为益就是吃肉让身体变得更强壮<br>动物比植物好,动物越小蛋白越好<br>4.提升脾胃的运化能力才能将营养物质转化成气血<br>5.胃病和心脏病患者的病情好转感谢和咨询及王老师的解答回复</p></div><p>非常感谢王老师无私奉献给我们的中医知识。王老师用中华民族三千年老祖先抟下来的中医理论,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念。中国老祖先太有智慧了!王老师的中医讲座更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感谢王老师用她丰富的学识和医者仁心的善良与爱心指导我们健康生活和中医知识的普及学习。<br> 聆听学习王晓老师讲述的【五果和五畜】,理论性、知识性、实用都很强。王晓老师是中医学院的专业教师,又是营养学老师,她从小热爱国学,爱研究,勤于实践,知识丰富,医术精湛,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王晓老师对中华国宝传统中医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分析药效和病例准确严谨明了,并为患者给出了治疗和调理的方法。王老师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开播中医课堂,用普通老百姓都能听得懂的语言和道理普及中医知识,不图名利不为回报,最欣赏她的:“但行善事莫问前程”的奉献精神,只为普通人都能学到中医知识,获得健康,王晓老师宣传中医弘扬国粹功德无量!值得为她的善行美德点赞喝彩!<br> 每天收看聆听王晓老师讲授的中医知识,学习长知识增见识。一边听课一边录视频,纪录整理课堂内容,认真学习做作业,确实让人感觉受益匪浅。做成美篇保存, 一是方便自己学习查阅,同时也方便大家学习借鉴。</p><p>作业:<br>1.水果应该在什么时候吃?<br>2.苹果皮里面大量维生素的作用是什么?<br>3.在日常生活中,肉食占食物总比例的百分之多少比较合适?<br></p></h1> <h1>1.五果为助的正确含义是帮助胃消化<br>老祖先把水果定为助,它只能作为五谷的助手</h1> <h1>2.维生素分脂溶性和水溶性的两种<br>脂溶性维生素就是溶解在油里面<br>水溶性的包括C和B族,B族得溶于淡盐水中</h1> <h1>3.第三个饮食规则是五畜为益<br> 中医有个常用的词叫做补益,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补益气血,补益肝肾。补益实际上是两个意思,补和益是不一样的,打个比方一口锅漏了,所以导致里面的水少了,这时候我们要想让这个锅里的水的多起来,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件是把漏洞堵上,打个补丁把它补起来,这叫补,然后往里加水,把水加满叫益,就是往里加的意思。还有另外一个溢字,水满则溢,意思水加满了再加就会溢出来,益和溢实际上是同一个动作两个不同的程度。理解了这益的意思,结合前面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再来看五畜为益,有了五谷和五果就可以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了。无论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营养已经比较充分了,还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气血已经够正常的消耗了。吃肉就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事情,我们不是经常用家里的钱来比喻气血,就好比你生活在一个三四线小城市,一个月收入三千块已经够生活了,衣食住行都已经有了保障。有了五谷和五果就达到了这个水平,那么让你能多赚一点钱好不好,一个月1万的工资,我想没有人会拒绝,这就是益。并不是没有它就活不下去,而是有了它会更好,五畜为益就是吃肉让身体变得更强壮。肉类当中的脂肪蛋白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植物永远比不上的。营养学讲什么食物含蛋白比较多,首先第一个就是动物比植物的品质更好,还有一个菌类,陆地上的蘑菇,大海中的海藻都菌类,它们的蛋白比植物的好,但是也比不上动物。然后动物和动物比,有这样一个规律,就是动物越小,蛋白越好,猪、马、牛、羊这些大型动物的蛋白就比不上鸡鱼之类的小动物,鸡鱼又比不上虾、海参和一些昆虫,在中药当中,有很多这种小虫子是可以入药的。地龙就是蚯蚓,枣仁双须汤里就用了地龙蛋白,另外,水蛭、海马、蛤蚧、土元、蜈蚣,这些虫子做成的药多半用于补肾,治疗脑萎缩,治疗肺部细胞受损萎缩等细胞萎缩的疾病,用现代营养学的观点来解释一下,它们的作用就是补充优质的精蛋白。肉类里面的脂肪虽然质量不高,但是数量大。我们现在家里炒菜的油基本上都是用植物油,现在医学说植物油不容易产生血液垃圾的高密度脂蛋白,比动物油好,但吃植物油能供应得起身体对脂肪的需求吗?一天要高达100多克,那谁每天吃二三两油?不可能的。当然,主食当中我们为什么讲五谷为养,五谷仅能让人凑合活着,要想让身体强壮,免疫力强,体力强,对风寒湿邪的抵抗能力强,那就要吃肉。而且我们分析一下,咱们中国南方和北方的饮食和体质的差异,就很容易肉食的重要性,东北、内蒙古这些地方吃肉很多,而且吃的肉多半是猪、牛、羊,对于他们来说,吃个鸡吃个鱼简直都算不上吃肉,尤其是内蒙的牧民,因为吃肉太方便了,一个成年男人一天3斤5斤羊肉是很正常的。这就是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导致的结果。因为他们居住的地方气候寒冷,他们如果不吃肉的话,是扛不住风寒的。但是南方人呢他顿顿离不开的是蔬菜。比较一下整天吃肉的北方人,在体力上确实比南方强,当然,这个咱们抬杠,不能个例来说事,南方人也有高大强壮的,北方人也有弱不经风的,咱们说的是普遍的南方人体力上是比不上北方人。为什么?就是饮食差异的结果。因为我这个赞成吃肉的说法,跟现在比较普遍的饮食观念的不怎么相符,冲突挺大,所以,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从补益气血的角度来讲,吃肉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强调一点,我说吃点肉并不是鼓励大家胡吃海喝了,大鱼大肉那么吃,咱们中医向来讲究的是合适,物无美恶 过则为灾,过多了过少了都不好,对肉食,我觉得咱们食物总比例的15%的二十比较合适的,前面我们说到主食五谷的分量是50%,占一半,肉类占主食的三分之一比较合适。</h1> <h1>4.提升脾胃的运化能力才能将营养物质转化成气血</h1> <h1>5.胃病和心脏病患者的病情好转感谢和咨询及王老师的解答回复</h1> <h1>作业答案:<br>1.水果应该在什么时候吃?<br>答:②.饭后</h1><h1> 水果应该在肚子里有饭的时候吃,饭后一果,是一个很好的习惯。<br>2.苹果皮里面大量维生素的作用是什么?<br>答:①. 抗氧化</h1><h1> 皮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保护果肉不被一些微生物侵害,不被氧化。一个完整的苹果,放半个月都不会坏,但是一个切开的苹果,五分钟就变色了。所以这个皮里面生成大量的维生素,是用来抗氧化的。<br>3.在日常生活中,肉食占食物总比例的百分之多少比较合适?<br>答:①. 百分之十五到二十</h1><h1> 对于肉食,占我们食物总比例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分量,是比较合适的。五谷的分量占到一半儿,百分之五十,那么肉类,跟主食比起来,占主食的三分之一,就比较合适。</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