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反映哪些新变化?权威回应</p><p class="ql-block">中国政府网</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8日 21:12 北京</p><p class="ql-block">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8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一起关注—</p><p class="ql-block">关于经济运行情况</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向好因素累积增多</p><p class="ql-block">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7733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61362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530651亿元,增长4.7%。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9%。</p><p class="ql-block">国民经济运行稳的总基调没有改变</p><p class="ql-block">从增长、就业、通胀、国际收支这四大宏观指标来看,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是总体平稳的。</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经济增长4.8%,其中一季度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指标波动幅度并不大,而且是在预期目标附近。</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上半年也是5.1%。其中,二季度是5.0%,三季度是5.2%,调查失业率总体比较稳定。</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上涨0.3%,一季度是同比持平,二季度上涨0.3%,三季度上涨0.5%。</p><p class="ql-block">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今年的外贸形势总体好于预期,前三季度,出口增长6.2%,而且外汇储备又重新回到3.3万亿美元。</p><p class="ql-block">9月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积极的变化,呈现筑底企稳态势</p><p class="ql-block">在一系列政策效应的作用下,尤其是在9月下旬中央政治局重要会议召开以后,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这些政策极大增强了市场信心,改善了预期,增强了市场活力。</p><p class="ql-block">首先从生产来看,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服务业生产,都是在边际改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月份同比增长5.4%,比8月份回升0.9个百分点,这是在工业增速下滑4个月以后首次止跌回升。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1%,比8月份提升0.5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从需求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月份增长3.2%,比8月份提升1.1个百分点。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与1-8月份持平,是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多个月下滑以后首次止跌回稳。</p><p class="ql-block">从市场预期看,在积极的边际改善。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49.8%,比8月份提升0.7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是51.2%,提升1.4个百分点。我们还对10万家大型企业进行了经营调查,其中预期四季度经营状况乐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所以这些情况反映了市场预期在积极改善。</p><p class="ql-block">9月份还有一个积极的变化,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活力在增强。8月份沪深股市股票成交量是下降15.3%,而9月份大幅增长,成交量增长32.7%。房地产市场交易在趋于活跃,销售面积、销售金额虽然还是在调整,但是累计降幅在收窄。</p><p class="ql-block">四季度的经济表现会如何?全年GDP增速能否达到5%左右的目标?</p><p class="ql-block">从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增量政策的实施效果情况来看,我们认为,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条件在增加,实现5%左右预期目标的信心在增强。</p><p class="ql-block">第一,前三季度GDP增长4.8%,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第二,9月份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这增强了发展的信心。尤其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后,一批增量政策加快推出落地,这极大增强了经营主体的信心。只要有信心了,企业就愿意去投资,消费者就愿意去消费。</p><p class="ql-block">第三,政策的合力会增强经济回升的动力。一系列政策无论是对投资、对消费、对产业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效应。政策还有很大的空间,而且已出台政策的含金量也非常高,各地正在抓紧落实政策,使之尽快转成实物工作量,将会极大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p><p class="ql-block">第四,从一些先行指标来看,也能感受到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和积极变化。比如从10月上旬一些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包括“十一”黄金周的消费情况来看,都预示着四季度经济企稳回升是个大概率事件。</p><p class="ql-block">基于以上这几个方面,我们综合判断,四季度经济会延续9月份已经出现的企稳回升态势,我们对完成全年目标充满信心。</p><p class="ql-block">关于稳经济政策成效</p><p class="ql-block">一系列稳定增长、稳定房地产市场、稳定市场预期的政策和增量政策,目前成效如何?</p><p class="ql-block">针对今年经济运行出现的新的情况和问题,党中央科学决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经济稳定运行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调整优化房地产等政策,还有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尤其是9月下旬中央加力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这些政策有力增强了市场信心。有些政策已经落地,政策效果在逐步显现;有些政策还在加快推出,政策效果的显现还有一个过程。从前三季度已经出台的政策来看,政策效果比较明显。</p><p class="ql-block">一是政策有效释放了内需潜力。</p><p class="ql-block">从消费来看,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作用下,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4%,其中9月份涉及以旧换新政策的汽车、家电、办公用品、家居等产品的零售表现更为明显。</p><p class="ql-block">9月份,汽车类零售额增长0.4%,这是在汽车零售已经连续几个月下降,8月份下降7.3%的情况下,实现9月转正。</p><p class="ql-block">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9月份当月零售额增长20.5%,比8月份大幅加快17.1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9月份当月增长10%,上个月为下降1.9%。</p><p class="ql-block">家具类9月份零售额增速也是由负转正。</p><p class="ql-block">从这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两新”政策对消费产生了积极作用,对投资也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性作用。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4%,比全部投资快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贡献率超过60%。</p><p class="ql-block">二是有效促进了相关产业和产品的生产。</p><p class="ql-block">这是从生产端来看“两新”的政策效应。</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5%、19.8%、12.9%,这三个行业受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增长都比较快。</p><p class="ql-block">食品制造机械、农产品加工专用设备、包装专用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8.1%、34.6%、11.8%。</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3.8%,相关充电桩产量增长57.2%,家用电冰箱、空调、智能电视等产品也实现了较快增长。</p><p class="ql-block">三是有效推动了经济企稳回升。</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自然的结果,因为生产端和需求端都有积极的变化,工业、服务业、投资和零售等主要指标都有积极变化,9月份多项生产需求指标边际改善,经济呈现筑底企稳态势。</p><p class="ql-block">四是有效改善了市场预期。</p><p class="ql-block">宏观政策持续加力,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企业对四季度经营状况看好。9月份制造业PMI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上升1.4个百分点,一些重点监测的企业经营状况,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景气度都有明显提升。</p><p class="ql-block">五是有效提振了市场活跃度。</p><p class="ql-block">从金融市场看,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出现反弹,股市明显反弹,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趋于活跃。</p><p class="ql-block">关于房地产市</p><p class="ql-block">一系列房地产政策在推动房地产企稳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p><p class="ql-block">中央以及各地近两年推出了一系列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在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方面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增强了房地产市场的信心。</p><p class="ql-block">从房地产开发投资来看,尽管1-9月份还是同比下降10.1%,但是降幅比1-8月份略有收窄,这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p><p class="ql-block">房地产无论是销售面积还是销售金额,尽管也还在调整,但是降幅收窄,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跟上半年比收窄了1.9个百分点,而且是连续4个月收窄,销售金额是连续5个月在收窄。</p><p class="ql-block">另外,相关部门支持房地产企业增强流动性,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1-9月份降幅也是在收窄,跟上半年相比收窄了2.6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降幅收窄。</p><p class="ql-block">从这些情况来看,我们感受到房地产的相关政策效应正在逐步释放,而且正在推动房地产向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p><p class="ql-block">如何看待房地产市场下一步的走势?</p><p class="ql-block">随着一揽子的房地产政策推出和落实,我们对后期房地产市场持乐观态度。</p><p class="ql-block">这次房地产止跌回稳的一揽子政策力度还是非常大的,而且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面,落实到位一定会有积极的作用。从近期房地产的从业者预期变化看,还有“十一”黄金周实际成交的情况来看,我们有理由对后续房地产的走势抱乐观态度。我们最近对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进行了专门调查,预期未来半年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保持稳定或上涨的受访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58.3%和45.4%,分别比上月提高10.0个和6.5个百分点,信心的提升效果是非常明显的。</p><p class="ql-block">另外,国庆“十一”黄金周房地产形势的变化,一些房地产楼盘的到访量、成交量都有明显的改善。有些市场机构有个不完全的统计,“十一”黄金周期间新房成交面积增长了102%,二手房成交面积增长了205%,这个变化都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房地产市场会出现积极的变化。</p><p class="ql-block">关于新质生产力</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情况如何?</p><p class="ql-block">从统计数据来看,新质生产力在加快形成。</p><p class="ql-block">首先,从创新投入角度来看,投入在继续增加。</p><p class="ql-block">去年我国研发投入R&D经费的总量首次超过3.3万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二,对推动高科技产业、推动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我国的创新指数排位又升了1位,是第11位。另外,从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来看,高技术产业投资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0%。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所以高技术产业投资要高6.6个百分点,而且高技术产业投资对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1%。</p><p class="ql-block">第二,创新成果在不断涌现。</p><p class="ql-block">今年前8个月,知识产权相关部门有个数据,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20%以上,量子计算机上线、航天飞行、一些大国重器、一些重大成果在不断涌现。</p><p class="ql-block">第三,新产业在加快发展。</p><p class="ql-block">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前三季度同比增长9.1%,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3.3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前三季度增长11.3%,也是明显高于服务业的增速。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较快增长。</p><p class="ql-block">第四,新业态、新模式在加快形成、加快拓展。</p><p class="ql-block">网上零售额这种新业态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前三季度增长7.9%,网上零售额中的即时零售、直播带货,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p><p class="ql-block">基于以上情况,新质生产力在加快培育、加快形成。这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国家的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最终要靠科技支撑,要靠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这次一揽子增量政策中间,也有相当一部分政策是有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所以我们相信,随着增量政策落地以及改革政策落实到位,中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较大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p><p class="ql-block">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p><p class="ql-block">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p><p class="ql-block">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p><p class="ql-block">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p> <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p><p class="ql-block">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p><p class="ql-block">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p><p class="ql-block">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p><p class="ql-block">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p> <p class="ql-block">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48.9%,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为47.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p><p class="ql-block">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p><p class="ql-block">生产指数为51.3%,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景气度有所回升。</p><p class="ql-block">新订单指数为49.0%,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度有所改善。</p><p class="ql-block">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6%,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继续减少。</p><p class="ql-block">从业人员指数为47.6%,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下降。</p><p class="ql-block">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8%,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持续加快。</p> <p class="ql-block">二、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p><p class="ql-block">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延续平稳扩张走势。</p> <p class="ql-block">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9%,比上月下降3.0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铁路运输、邮政、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p> <p class="ql-block">新订单指数为47.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降幅持续收窄。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3.9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7.7%,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6%,与上月持平,仍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继续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2.0%,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销售价格指数为48.9%,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下降。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4%,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8.7%,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从业人员指数为47.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略有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6.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7%,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仍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保持乐观。分行业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9%,比上月下降3.8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3%,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p> <p class="ql-block">三、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运行情况</p><p class="ql-block">1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9%,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持续扩张。</p> <p class="ql-block">专家解读</p><p class="ql-block">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p><p class="ql-block">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扩张有所加快</p><p class="ql-block">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扩张区间</p><p class="ql-block">——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p><p class="ql-block">高级统计师赵庆河</p><p class="ql-block">解读2024年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p><p class="ql-block">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2%、50.7%和50.9%,比上月上升0.2、0.3和0.6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升。</p><p class="ql-block">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p><p class="ql-block">1月份,制造业PMI小幅回升至49.2%,景气水平有所改善。</p><p class="ql-block">(一)生产指数扩张加快。生产指数为51.3%,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升至近4个月以来的高点。从行业看,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造纸印刷及文教体美娱用品、医药等行业生产指数位于53.0%以上,相关行业生产扩张较快;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和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生产指数位于收缩区间,企业生产活动放缓。</p><p class="ql-block">(二)新订单指数有所回升。新订单指数为49.0%,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改善。从重点行业看,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3%、50.2%和50.3%,均位于临界点以上;高耗能行业新订单指数为47.0%,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市场需求仍显不足。</p><p class="ql-block">(三)大型企业PMI升至扩张区间。大型企业PMI为50.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景气水平回升,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大型企业产能利用率达到或超过80.0%,企业产能释放较快;中型企业PMI为48.9%,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有所改善;小型企业PMI为47.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景气水平较低。</p><p class="ql-block">(四)企业预期基本稳定。受春节假期临近及部分行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影响,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0%,继续位于扩张区间,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信心总体稳定。从行业看,医药、专用设备、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位于56.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预期更为乐观。</p> <p class="ql-block">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扩张有所加快</p><p class="ql-block">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延续平稳扩张走势。</p><p class="ql-block">(一)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扩张区间。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有所回升。从行业看,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3个位于扩张区间,比上月增加4个,服务业景气面有所扩大。在节日效应带动下,居民出行消费意愿增强,零售、道路运输、航空运输、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扩张区间,市场活跃度有所回升;铁路运输、邮政、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增长较快。同时,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位运行,景气水平偏弱。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3%,与上月基本持平,继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服务业企业对市场发展前景信心稳定。</p><p class="ql-block">(二)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有所回落。受冬季低温天气及春节假日临近等因素影响,建筑业进入施工淡季,商务活动指数为53.9%,比上月下降3.0个百分点。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9%,持续位于高位景气区间,表明建筑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信心较强。</p><p class="ql-block">三、综合PMI产出指数持续扩张</p><p class="ql-block">1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9%,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保持扩张。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1.3%和50.7%。</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中国经济新春面面观</p><p class="ql-block">春节长假画上句号。人们收拾好行囊,怀揣着亲人的美好祝福和对未来的憧憬,踏上新的征程。</p><p class="ql-block">锦绣中国,共谱华章。这个新春,我们追随远行的脚步,深入祖国各地,走进大街小巷、工厂码头,观新春佳节中的人潮涌动,察神州大地上的进取逐梦,见微知著,从不同方面感知中国经济新春的“面面”脉动。</p><p class="ql-block">“市面”中见活力:人潮涌动红火热闹</p><p class="ql-block">“市面”,是观察经济活力的一扇窗口。南来北往、东行西进,火热的出行消费场景,跃动着新春的活力。</p><p class="ql-block">千年古城、盛唐之韵。春晚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让大唐不夜城的热度持续攀升。</p><p class="ql-block">大年初四,记者随着人流进入大唐不夜城。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身着汉服的游客手持团扇拍照打卡,灯火璀璨间,随处可见的祥龙形象烘托出浓浓的新春氛围。</p> <p class="ql-block">这是2024年2月2日拍摄的西安大唐不夜城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p><p class="ql-block">“游客越来越喜爱传统文化,并希望置身其中成为主角。”现场工作人员说,从大年初一以来,大唐不夜城的日均游客接待量保持在65万人次左右。</p><p class="ql-block">有人追逐古风古韵,有人享受自然风光。南来北往间,人们感受不同的年俗文化,迎接同一个喜庆龙年。</p><p class="ql-block">2月17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开幕。以筹办“十四冬”为契机,内蒙古多地推出了“冰雪+节庆”“冰雪+演艺”等活动,春节烟花秀、春节社火表演等民俗活动带动当地冰雪经济持续向好。</p> <p class="ql-block">这是2024年1月10日在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内拍摄的“十四冬”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王楷焱 摄</p><p class="ql-block">南方航空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在东北地区多个城市大幅增加航班,满足旅客出游需求。”</p><p class="ql-block">新春时节,国内旅游呈现红火景象的同时,不少人也选择走出国门,去感受另一番风景。</p><p class="ql-block">云南昆明市民孙铭毅给记者展示了他的新春出行安排:上午从昆明出发,晚上到老挝万象品尝夜市小吃。“趁着假期,带孩子体验一下中老铁路,坐着动车出国。”孙铭毅说。</p> <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26日,在老挝万象,旅客在中老铁路万象站检票乘车。新华社发(杨永全 摄)</p><p class="ql-block">自1月26日春运启动以来,中老铁路客流量持续上涨。铁路部门在客流高峰期加开旅客列车,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每趟车的跨境席位由300个增加至350个。</p><p class="ql-block">三餐烟火暖,生活皆安然。春节期间,人们走进餐厅,与亲人品尝美食,享受团聚时光。</p><p class="ql-block">广州白天鹅宾馆玉堂春暖餐厅,整个春节假期仅大年初七晚餐有席位空余;海底捞郑州万达坊店的年夜饭包间,在2个月前就已全部订完;北京盛百味当代商城店春节期间由三餐增加至四餐,仍有不少顾客排队等位……</p><p class="ql-block">年夜饭预订火爆、假期餐馆排队等位的背后,是升腾的烟火气,也是消费恢复的良好态势。</p> <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9日除夕,人们在江苏省苏州市一家餐馆内享用团圆饭。新华社发(杭兴微 摄)</p><p class="ql-block">滴滴出行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是5年来“最忙”春节,使用滴滴打车的需求较去年同期上涨32%,跨城、异地出行需求较去年同期上涨48%,餐饮、商圈等出行需求攀升。</p><p class="ql-block">鲜花市场的火热,同样展现消费市场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8日,市民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一处花卉市场选购鲜花。新华社发(李秀清 摄)</p><p class="ql-block">新春以来,蝴蝶兰、银柳、冬青、腊梅等一些红火喜庆、寓意美好的“年宵花”热销。“年宵花年年卖,今年销售特别好。鲜花已经成为年货标配。”盒马鲜花采购负责人履言说。</p><p class="ql-block">品质提升,种类增加。履言说,今年的年宵花品类尤其丰富,除了加入洋兰、南天竹等新品种,还新增了重瓣向日葵、龙竹、金龙柳等一些小众款,都非常热销。</p><p class="ql-block">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受节日效应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3%,连续两个月上涨。</p><p class="ql-block">“账面”中见韧性:创新发展稳中有进</p><p class="ql-block">“账面”,事关经济运行的宏观发展。国家家底厚、创新活力足,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明显,彰显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p><p class="ql-block">春节假期,位于长白山腹地的沈白高铁吉林段TJ-6标建设工地上,大型机械轰鸣,测绘人员忙碌。尽管天气寒冷,这里却是一派火热景象。</p><p class="ql-block">总投资超过720亿元的沈白高铁是东北东部快速客运通道沈阳至佳木斯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们全力施工,确保高铁建设顺利推进。”中铁二十三局沈白高铁项目经理唐廷辉说。</p><p class="ql-block">数千里之外的伶仃洋,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级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正在为今年通车营运做准备。工程东侧的海底沉管隧道内,机电设施安装、路面沥青铺装等收尾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工程西侧的桥面上,路政人员频繁穿梭,做好施工期间的交通管控。</p><p class="ql-block">广东交通集团基建部门负责人表示,整个春节期间,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10个重大项目全力以赴推进,奋力冲刺新年“开门红”。</p> <p class="ql-block">新春时节,从交通基础设施到能源、农林水利,重大项目不停工,有效投资持续发力——</p><p class="ql-block">在四川,孟底沟水电站导流洞施工作业现场各类大型工程机械穿梭往来。预计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104亿千瓦时,将有力助推沿江地区乡村振兴发展;</p><p class="ql-block">在山东,400多名参建人员坚守济南轨道交通项目施工一线,有序推进车站和区间主体结构施工;</p><p class="ql-block">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石油工人持续作业,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目前已换上全新的钻头,钻井深度突破9900米……</p><p class="ql-block">促投资,基建项目持续稳固发力;稳增长,海外出口不断拓展。</p> <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16日,中铁十四局集团的建设者在京唐城际铁路运潮减河隧道施工。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p><p class="ql-block">2月初,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的梅西滚装码头,约1700辆汽车缓缓驶上“永鑫08”轮,沿着今年新增的一条“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航线,前往目的地阿联酋。</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凭借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梅西滚装码头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已拥有4条往来南美、北非、中东等地区的航线。”梅西滚装码头操作部经理沈迪介绍,新春以来,码头在抓好安全的同时提升效率,争取实现一季度“开门红”。</p><p class="ql-block">作为出口的“新三样”,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出海持续驶出“新航路”,这背后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p> <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14日,“BYD EXPLORER NO.1”(比亚迪“开拓者1号”)滚装船抵达深圳港小漠国际物流港。1月15日,搭载5000多台新能源车的比亚迪“开拓者1号”滚装船举行首航仪式,驶往欧洲的符利辛根港和不来梅哈芬港。新华社发</p><p class="ql-block">2月7日,商务部等9部门单位发布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业内专家表示,新政策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增长,也有利于推动汽车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助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p><p class="ql-block">提供新引擎,培育新动能。这个新春,各地各部门以创新技术和生产方式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推动产业体系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发展。</p><p class="ql-block">北京市发布“3个100”市重点工程,包括100个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全力推进重大科技设施平台集群项目和先进制造业项目建设;</p><p class="ql-block">上海全力落实新一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全力培育提升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民用航空等高端产业集群;</p><p class="ql-block">黑龙江制定《黑龙江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2023—2026年)》,提出的24个重点发展产业在分类上比以往更细致,推动工作更聚焦、更有针对性……</p><p class="ql-block">“随着科技创新持续赋能实体经济,总体上看,在创新能力、产业体系和市场规模等方面,我国已初步形成全面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说。</p><p class="ql-block">“人面”中见希望:迎春前行人人奋进</p> <p class="ql-block">“人面”,是老百姓获得感的真实体现。正是一年春好时,人们奋进前行,用双手创造更美好的明天。</p><p class="ql-block">祭祖、贴春联、挂上红灯笼,在阵阵鞭炮声中,除夕当天的广西平南县丹竹镇赤马村年味浓厚,同时很多村民也非常忙碌。</p><p class="ql-block">“今早6点果商打来电话,要增订一万斤沃柑,中午前就要发货。”赤马村党委书记吴燕君说,接到订单后,村民们放下正在准备的年夜饭,赶到村里的沃柑种植基地收采沃柑。</p><p class="ql-block">这些圆滚滚、黄澄澄的沃柑是赤马村的“金果果”,连续三年的大丰收让村集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当地不少村民实现家门口务工增收。</p><p class="ql-block">“现在村里已经对接了三位水果代理人,初步约了几个收购商年后过来看果。”吴燕君说,从种植收购到引进深加工项目,“金果果”带来新期盼,乡亲们新点子不断,对这个春天充满期待。</p><p class="ql-block">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新的一年,外贸企业开足马力抢订单、忙生产,争分夺秒出海跑展会、谈生意、拓市场。</p><p class="ql-block">大年初八,视源股份海外事业群总裁蒙晓和团队已经飞赴泰国,和当地雇员开会、调研,部署泰国子公司新一年的计划。这家以电子板卡、教育信息化见长的公司,目前已在美国、荷兰等5个国家建立子公司,业务范围覆盖超140个国家和地区。</p><p class="ql-block">“龙年我还要飞去更多地方。”接受采访时,蒙晓点开自己2023年飞行航线图,密密麻麻的线段遍布全球,“希望把我们的技术和产品推广到全世界,让更多用户享用到科技带来的更好体验。”</p><p class="ql-block">这个新春,人们干劲十足,既有马不停蹄、敢拼敢闯的前行,也有苦干实干、护佑万家的坚守。</p><p class="ql-block">震后的甘肃积石山大河家镇陈家村,春节期间的多场家政、护理、烹饪等技能培训吸引村民参与。村民吴志林是电焊班的第一批学员,“村里只要是年龄合适的青壮年都报名参加培训了,手上学点东西,心里更踏实。”</p><p class="ql-block">江苏多地发布助企政策,企业节后包车接员工返岗可享补贴;深圳开展“节前送节后接”等服务;珠海对节后按时返岗员工予以补贴……人社部门和用人单位着手节后复工保障工作,各项暖心服务举措让职工过个暖心年、乐业年。</p> <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15日,福州市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前右)向乘坐包机抵榕的返岗务工人员送上新春大礼包。当日,来自云南、贵州的364名返岗务工人员乘坐的飞机降落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这是2024年春节后福州市人社部门通过免费包机接回的首批重点企业返岗务工人员。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p><p class="ql-block">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将亮出全年发展新目标,未来一年的谋划与部署、改革与奋斗将带来更多希望与憧憬。</p><p class="ql-block">甲辰龙年至,新年胜旧年。人们心怀龙腾虎跃的干劲闯劲,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三</p> <p class="ql-block">国家统计局:1-2月份国民经济稳中有升</p><p class="ql-block">中国政府网 2024-03-18 10:41 北京</p><p class="ql-block">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p><p class="ql-block">1-2月份国民经济稳中有升</p><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18日)</p><p class="ql-block">国家统计局</p><p class="ql-block">1-2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宏观组合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生产需求稳中有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发展质量不断改善,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起步平稳。</p><p class="ql-block">一、工业生产加快,消费品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回升</p><p class="ql-block">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比上年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制造业增长7.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9%。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7%,比上年12月份加快4.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加快1.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8%;股份制企业增长7.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2%;私营企业增长6.5%。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充电桩、电子元件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9.5%、41.8%、41.5%。从环比看,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6%。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1%,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2%。</p><p class="ql-block">二、服务业增势较好,现代服务业发展向好</p><p class="ql-block">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2.1%、10.4%、8.2%、7.1%、7.0%。2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0%,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1%。其中,道路运输、航空运输、餐饮、货币金融服务、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p><p class="ql-block">三、市场销售继续恢复,服务消费较快增长</p><p class="ql-block">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307亿元,同比增长5.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0437亿元,增长5.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870亿元,增长5.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71826亿元,增长4.6%;餐饮收入9481亿元,增长12.5%。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汽车类分别增长16.2%、11.3%、8.7%。全国网上零售额21535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206亿元,增长14.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2.4%。1-2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2.3%。从环比看,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月增长0.03%。</p><p class="ql-block">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p><p class="ql-block">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847亿元,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3%,制造业投资增长9.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0%。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3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5%;新建商品房销售额10566亿元,下降29.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5.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民间投资增长0.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7.6%。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0%、7.8%。高技术制造业中,信息化学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43.2%、33.1%;高技术服务业中,专业技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6.2%、16.1%。从环比看,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月增长0.88%。</p><p class="ql-block">五、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p><p class="ql-block">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66138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37523亿元,增长10.3%;进口28615亿元,增长6.7%。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8909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0.0%,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5.7%,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7.7%,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4.6%,比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1.8%,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1%。</p><p class="ql-block">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平稳</p><p class="ql-block">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下降0.3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5%;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8%,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8%。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0小时。</p><p class="ql-block">七、居民消费价格由降转涨,核心CPI回升</p><p class="ql-block">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持平,其中1月份下降0.8%,2月份上涨0.7%。分类别看,1-2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1.9%,衣着价格上涨1.6%,居住价格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7%,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4%,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4%,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9%。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9.1%,鲜果价格下降6.6%,鲜菜价格下降5.1%,粮食价格上涨0.4%。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其中2月份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月份、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上涨0.3%和1.0%。</p><p class="ql-block">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分月看,1月份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2%;2月份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2%。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4%。</p><p class="ql-block">总的来看,1-2月份,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犹存,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p><p class="ql-block">附注</p><p class="ql-block">(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p><p class="ql-block">(2)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p><p class="ql-block">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p><p class="ql-block">(3)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服务业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产出变化。</p><p class="ql-block">(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p><p class="ql-block">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个体户)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个体户)的影响。</p><p class="ql-block">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p><p class="ql-block">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p><p class="ql-block">(5)服务零售额指企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以交易形式直接提供给个人和其他单位非生产、非经营用的服务价值总和,旨在反映服务提供方以货币形式销售的属于消费的服务价值,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服务活动的零售额。</p><p class="ql-block">(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p><p class="ql-block">(7)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p><p class="ql-block">(8)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p><p class="ql-block">(9)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p><p class="ql-block">附表</p> <p class="ql-block">四</p> <p class="ql-block">速览2024年1-2月份中国经济</p><p class="ql-block">中国政府网 2024-03-18 12:06 北京</p><p class="ql-block">国家统计局3月18日发布数据,1-2月份国民经济稳中有升。</p><p class="ql-block">一、工业生产加快,消费品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回升</p><p class="ql-block">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比上年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7%,比上年12月份加快4.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加快1.1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二、服务业增势较好,现代服务业发展向好</p><p class="ql-block">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p><p class="ql-block">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0.4%,金融业同比增长8.2%。</p><p class="ql-block">三、市场销售继续恢复,服务消费较快增长</p><p class="ql-block">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307亿元,同比增长5.5%。</p><p class="ql-block">1-2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2.3%。</p><p class="ql-block">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p><p class="ql-block">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847亿元,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制造业投资增长9.4%。</p><p class="ql-block">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0%、7.8%。</p><p class="ql-block">五、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p><p class="ql-block">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66138亿元,同比增长8.7%。</p><p class="ql-block">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7.7%,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4.6%,比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平稳</p><p class="ql-block">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p><p class="ql-block">七、居民消费价格由降转涨,核心CPI回升</p><p class="ql-block">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持平。</p><p class="ql-block">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其中2月份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p> <p class="ql-block">五</p> <p class="ql-block">今年中国经济开局如何?权威回应</p><p class="ql-block">中国政府网 2024-03-18 15:09 北京</p><p class="ql-block">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3月18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介绍2024年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今年中国经济的开局如何?实现全年目标有哪些积极有利的条件?一起来看——</p><p class="ql-block">国民经济起步平稳、稳中有升</p><p class="ql-block">从1-2月份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看,随着宏观组合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经济内生动能继续修复,生产需求稳中有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同比由降转涨,发展质量不断改善,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延续了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特点主要呈现在四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是主要生产需求指标稳中有升。从生产看,工业生产有所加快,消费品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回升,行业和产业增长面扩大。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比上年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从增长面看,超过9成的行业、超过6成的产品同比实现了增长。服务业增势向好,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服务也较为活跃,服务业景气度回升。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增长12.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7.1%,都保持了较快增长。2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1%,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从需求看,市场销售继续恢复,升级类商品消费潜力释放,节假日推动服务消费升温。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其中,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16.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1.3%。1-2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大项目带动作用比较明显。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4%,加快2.9个百分点。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1-2月份,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8.7%。</p><p class="ql-block">二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平稳,1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5.2%,2月份是5.3%,环比有所上升,这主要是受春节因素影响,符合季节性变化规律。与上年同期相比,1月份和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都下降0.3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三是居民消费价格同比由降转涨。2月份,受春节假期食品和服务消费需求增加,部分地区雨雪天气影响食品供应。另外,国际油价上行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1%,同比由上个月下降0.8%转为上涨0.7%。核心CPI明显回升。2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8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四是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培育。高技术产业发展向好,1-2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上年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1-2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和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4%和15.1%,保持较快增速。新业态继续活跃。1-2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4%,比上年全年加快6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p><p class="ql-block">从前两个月经济运行的情况看,虽然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强,加上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有条件有支撑的,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p><p class="ql-block">第一,1-2月份经济运行起步平稳,为全年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从1-2月份的数据情况看,生产需求稳中有升,多数指标保持了较好的增势,或者有所加快。就业形势总体平稳,消费价格企稳回升,经济运行继续延续了回升向好的态势,为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打下了较好基础。</p><p class="ql-block">第二,积极因素在不断累积增多。随着经济内生动能的逐步修复,人流、物流这些要素流动更加活跃,有利于经济循环逐步改善。1-2月份,货运量同比增长7.5%,营业性客运量增长27.4%。市场活力有所增强,在服务消费领域表现尤为突出。春节假日期间,文娱旅游市场持续火热,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同比增长80.1%,国内出游总花费增长47.3%。1-2月份服务零售额增长12.3%,为消费需求扩大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服务消费需求的带动下,服务业景气度连续两个月回升,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持续处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企业对近期行业的发展总体看好。与此同时,新型消费迅速成长,将进一步拓宽经济增长的空间,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新动力。</p><p class="ql-block">第三,政策效力有望进一步发挥。全国“两会”已经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提出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增量举措,加上前期实施的降准降息、减税减费等政策效应持续发挥,将有助于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新质生产力</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行业发展向好</p><p class="ql-block">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p><p class="ql-block">今年前两个月,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培育壮大,各方面都有新的进展。首先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行业发展向好。1-2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其中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长41.2%,集成电路制造增长21.6%,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增长18.2%。从产品领域看,智能化、绿色化产品较快增长,1-2月份,服务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智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2.2%和49.5%。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增长25.6%,充电桩增长41.8%,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增长89.8%,绿色低碳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从投资领域看,新兴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2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4%,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2位数增长。从新业态看,新业态保持活跃。直播带货、即时配送等消费新模式蓬勃发展,1-2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快于商品零售额9.8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总的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工业生产</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连续3个月加快增长</p><p class="ql-block">●1-2月份,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了同比增长,增长面为95.1%。比上年12月份扩大19.5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统计的61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418种产品产量增长,增长面为67.5%,扩大5.7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1-2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上年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加快增长。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6%和14.1%,均为两位数增长。</p><p class="ql-block">●13个消费品行业中,12个行业增速回升。其中家具制造业增长11.1%,文教工美增长10.0%,食品增长7.3%,均高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p><p class="ql-block">●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由上年12月份同比下降3.2%转为增长0.4%,结束了此前连续八个月下降态势。在10大出口行业中,有8个行业出口增速较上年12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消 费</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假日经济提振服务消费</p><p class="ql-block">●春节期间,外出就餐、走亲访友、旅游出行、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更加活跃,服务消费持续升温。1-2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了12.3%,快于商品零售额7.7个百分点。其中,交通出行服务类增长31.4%,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增长13.0%。1-2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2.5%。春节假期期间,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票房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2.1%和80.1%,国内出游人次、出游总花费分别增长34.3%和47.3%。</p><p class="ql-block">●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1.3%。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8.7%和5.7%。</p><p class="ql-block">●1-2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4%,比上年全年加快了6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1-2月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8%,增速高于城镇0.3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投 资</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比较多的亮点和特点</p><p class="ql-block">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呈现出比较多的亮点和特点。</p><p class="ql-block">一是三大领域投资增速加快或者降幅收窄。1-2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长9.4%,比2023年全年提高2.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3%,加快0.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二是新动能领域投资较快增长。1-2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4%,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5.1%,增速快于全部投资增速。1-2月份,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行业的重点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同比增长46.4%和17.7%。</p><p class="ql-block">三是民生补短板投资持续增加。1-2月份,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管理业投资分别增长32.7%和13.7%。</p><p class="ql-block">四是大项目带动作用明显。1-2月份,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的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2.8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另外,民间投资情况也有所好转,民间投资增速由上年全年下降转为增长。1-2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4%,上年全年下降0.4%;占全部投资比重是52.6%,比上年全年提高2.2个百分点。在民间投资中,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民间投资实现2位数增长。</p> <p class="ql-block">六</p> <p class="ql-block">今天(15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4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168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p><p class="ql-block">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660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36530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349646亿元,增长4.6%。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7%。</p> <p class="ql-block">七</p> <p class="ql-block">今天(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2024年夏粮产量数据的公告。根据对全国25个夏粮生产省(区、市)的调查,2024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如下: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6613千公顷(39920万亩),比2023年增加4.5千公顷(6.8万亩),保持稳定。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3091千公顷(34636万亩),比2023年增加31.7千公顷(47.5万亩),增长0.1%。全国夏粮单位面积产量5628.0公斤/公顷(375.2公斤/亩),比2023年增加135.4公斤/公顷(9.0公斤/亩),增长2.5%。其中小麦单位面积产量5985.8公斤/公顷(399.1公斤/亩),比2023年增加150.4公斤/公顷(10.0公斤/亩),增长2.6%。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8万吨(2996亿斤),比2023年增加362.7万吨(72.5亿斤),增长2.5%。其中小麦产量13822万吨(2764亿斤),比2023年增加365.8万吨(73.2亿斤),增长2.7%。</p> <p class="ql-block">一、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2024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6613.1千公顷(39919.6万亩),比上年增加4.5千公顷(6.8万亩),总体保持稳定。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3090.7千公顷(34636.1万亩),增加31.7千公顷(47.5万亩),增长0.1%。分地区看,在25个有夏粮生产的省(区、市)中,19个播种面积增加,其中四川、浙江、山东、安徽分别增加18.4千公顷(27.7万亩)、15.8千公顷(23.6万亩)、14.3千公顷(21.4万亩)和13.5千公顷(20.2万亩)。西部部分地区调减夏杂粮、春小麦等,改种玉米等秋粮作物,夏粮播种面积有所减少。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的主要原因:责任层层压实。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通过开发利用冬闲田、调整种植结构等方式,充分挖掘面积潜力。政策支持有力。今年国家继续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播期墒情适宜。2023年秋冬播期间,冬小麦主产区土壤墒情总体适宜,大部地区实现适期播种,冬小麦播种面积稳中有增。二、夏粮单产有所增加2024年全国夏粮单产5628.0公斤/公顷(375.2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35.4公斤/公顷(9.0公斤/亩),增长2.5%。其中小麦单产5985.8公斤/公顷(399.1公斤/亩),增加150.4公斤/公顷(10.0公斤/亩),增长2.6%。分地区看,多数省(区、市)夏粮单产增加,其中河南、陕西上年受“烂场雨”影响单产下降,今年实现恢复性增长,单产分别增加426.8公斤/公顷(28.5公斤/亩)和125.1公斤/公顷(8.3公斤/亩)。新疆、山东、江苏等夏粮主产区单产分别增加109.1公斤/公顷(7.3公斤/亩)、81.6公斤/公顷(5.4公斤/亩)和67.3公斤/公顷(4.5公斤/亩)。夏粮单产增加的主要原因:气象条件总体有利。华北、黄淮等主产区小麦返青拔节、孕穗抽穗、灌浆乳熟等关键生长期,光温水匹配良好,灾害偏轻发生,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南方部分地区春节前后受雨雪冰冻天气影响,麦苗叶片不同程度受冻,单产略有下降。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各地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稳步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粮食生产基础更加稳固。单产提升工程初见成效。各地细化小麦单产提升各项关键要素,积极推广小麦高产稳产、抗倒抗病品种,落实深翻整地、适深精播、播后镇压等措施,加强病虫害统防统治,继续实施“一喷三防”全覆盖,多措并举提高单产水平。三、夏粮产量实现增长2024年全国夏粮产量14977.9万吨(2995.6亿斤),比上年增加362.7万吨(72.5亿斤),增长2.5%。其中小麦产量13821.6万吨(2764.3亿斤),比上年增加365.8万吨(73.2亿斤),增长2.7%。分地区看,25个夏粮产区中21个产量有所增加,特别是河南上年因灾减产263.0万吨(52.6亿斤),今年恢复性增产235.6万吨(47.1亿斤),占全国增量的65.0%。山东、江苏、安徽、河北等夏粮主产区分别增产42.4万吨(8.5亿斤)、23.3万吨(4.7亿斤)、18.5万吨(3.7亿斤)和14.4万吨(2.9亿斤)。2024年我国夏粮获得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扎实基础,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p> <p class="ql-block">八</p> <p class="ql-block">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国民经济数据</p><p class="ql-block">中国政府网</p><p class="ql-block"> 2024年08月15日 10:27 北京</p><p class="ql-block">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p><p class="ql-block">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p><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15日)</p><p class="ql-block">国家统计局</p><p class="ql-block">7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宏观调控,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生产需求继续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继续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p><p class="ql-block">一、工业保持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加快</p><p class="ql-block">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制造业增长5.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0%。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0%,分别比上月加快0.4和1.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股份制企业增长5.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2%;私营企业增长5.2%。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7.8%、26.9%、25.3%。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4%,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1%。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110亿元,同比增长3.5%。</p><p class="ql-block">二、服务业持续恢复,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p><p class="ql-block">7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2.6%、9.0%、5.3%、5.1%,分别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7.8、4.2、0.5、0.3个百分点。1-7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9%。1-6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7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6%。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p><p class="ql-block">三、市场销售增速回升,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p><p class="ql-block">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57亿元,同比增长2.7%,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691亿元,同比增长2.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066亿元,增长4.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33354亿元,增长2.7%;餐饮收入4403亿元,增长3.0%。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9%、6.1%。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7%、10.7%。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726亿元,同比增长3.5%。全国网上零售额83784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093亿元,增长8.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6%。1-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7.2%。</p><p class="ql-block">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p><p class="ql-block">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7611亿元,同比增长3.6%,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9%,制造业投资增长9.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2%。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414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6%;新建商品房销售额53330亿元,下降2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7%。民间投资同比持平;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6.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7%、11.9%。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7.7%、10.8%;高技术服务业中,专业技术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5.4%、17.9%。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下降0.17%。</p><p class="ql-block">五、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p><p class="ql-block">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6758亿元,同比增长6.5%,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1389亿元,增长6.5%;进口15369亿元,增长6.6%。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6019亿元。1-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248335亿元,增长6.2%。其中,出口142573亿元,增长6.7%;进口105762亿元,增长5.4%。1-7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4.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7%。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0.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5.1%,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3%,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0%。</p><p class="ql-block">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季节性上升</p><p class="ql-block">1-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下降0.1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2%;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7小时。</p><p class="ql-block">七、居民消费价格温和回升,工业生产者价格继续下降</p><p class="ql-block">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5%。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0.2%,衣着价格上涨1.5%,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7%,交通通信价格下降0.6%,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4%,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4.0%。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果价格下降4.2%,粮食价格上涨0.1%,鲜菜价格上涨3.3%,猪肉价格上涨20.4%。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1-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p><p class="ql-block">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2%;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环比均下降0.1%。1-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0%和2.2%。</p><p class="ql-block">总的来看,7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落实落细各项政策举措,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p><p class="ql-block">附注</p><p class="ql-block">(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p><p class="ql-block">(2)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p><p class="ql-block">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p><p class="ql-block">(3)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服务业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产出变化。</p><p class="ql-block">(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p><p class="ql-block">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个体户)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个体户)的影响。</p><p class="ql-block">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p><p class="ql-block">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p><p class="ql-block">(5)服务零售额指企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以交易形式直接提供给个人和其他单位非生产、非经营用的服务价值总和,旨在反映服务提供方以货币形式销售的属于消费的服务价值,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服务活动的零售额。</p><p class="ql-block">(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p><p class="ql-block">(7)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p><p class="ql-block">(8)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p><p class="ql-block">(9)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权威数读|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p><p class="ql-block">国家统计局8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生产需求继续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继续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p> <p class="ql-block">九</p> <p class="ql-block">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24年9月14日)国家统计局8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宏观调控,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生产需求继续恢复,就业物价基本稳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一、工业生产稳定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 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0.32%。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制造业增长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和4.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股份制企业增长5.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8%;私营企业增长4.5%。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5%、20.1%、17.8%。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1%,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0%。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992亿元,同比增长3.6%。 二、服务业持续恢复,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 8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6%。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2.1%、9.4%、5.7%、5.2%,分别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7.5、4.8、1.1、0.6个百分点。1-8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9%。1-7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8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4%。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三、市场销售保持增长,网上零售较快增长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26亿元,同比增长2.1%;环比下降0.0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575亿元,同比增长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51亿元,增长3.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34375亿元,增长1.9%;餐饮收入4351亿元,增长3.3%。部分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1%、4.3%,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4.8%、3.4%。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2452亿元,同比增长3.4%。全国网上零售额96352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0143亿元,增长8.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6%。1-8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9%。 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29385亿元,同比增长3.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4%,制造业投资增长9.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2%。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6060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0%;新建商品房销售额59723亿元,下降2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8%。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2%;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6.3%。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6%、11.7%。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4.4%、10.0%;高技术服务业中,专业技术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7.7%、16.8%。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16%。</p> <p class="ql-block">五、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7523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22008亿元,增长8.4%;进口15515亿元,同比持平。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6493亿元。1-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285838亿元,增长6.0%。其中,出口164552亿元,增长6.9%;进口121286亿元,增长4.7%。1-8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4.6%,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6%。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0.5%,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5.1%,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8%,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1%。 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小幅上升 1-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4%;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6%。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7小时。 七、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扩大,工业生产者价格下降 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2.1%,衣着价格上涨1.4%,居住价格同比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2%,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7%,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4%。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下降0.1%,鲜果价格上涨4.1%,猪肉价格上涨16.1%,鲜菜价格上涨21.8%。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3%。1-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 8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0.7%;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6%。1-8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9%和2.1%。 总的来看,8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和政策举措,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 附注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3)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服务业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产出变化。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个体户)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个体户)的影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p> <p class="ql-block">5)服务零售额指企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以交易形式直接提供给个人和其他单位非生产、非经营用的服务价值总和,旨在反映服务提供方以货币形式销售的属于消费的服务价值,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服务活动的零售额。 (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7)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8)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 (9)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表</p> <p class="ql-block">十</p> <p class="ql-block">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数据</p><p class="ql-block">中国政府网</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8日 10:59 北京</p><p class="ql-block">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向好因素累积增多</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8日)</p><p class="ql-block">国家统计局</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国内需求、优化经济结构,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生产需求平稳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9月份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好转,市场预期改善,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p><p class="ql-block">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7733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61362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530651亿元,增长4.7%。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9%。</p><p class="ql-block">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畜牧业总体平稳</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全国夏粮早稻产量合计17795万吨,比上年增加346万吨,增长2.0%。秋收进展顺利,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7044万吨,同比增长1.0%,其中,牛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4.6%、6.4%,猪肉、羊肉产量分别下降1.4%、2.2%;牛奶产量下降0.1%,禽蛋产量增长3.5%。三季度末,生猪存栏42694万头,同比下降3.5%;前三季度,生猪出栏52030万头,下降3.2%。</p><p class="ql-block">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制造业增长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7和3.3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股份制企业增长6.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9%;私营企业增长5.5%。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3.8%、26.0%、25.4%。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59%。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0%。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527亿元,同比增长0.5%。</p><p class="ql-block">三、服务业持续恢复,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3%、10.1%、6.8%、6.3%、5.4%。9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1%,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1.4%、9.7%、6.5%。1-8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9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9%,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4.6%。其中,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p><p class="ql-block">四、市场销售保持增长,升级类商品销售向好</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564亿元,同比增长3.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5869亿元,同比增长3.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7695亿元,增长4.4%。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314149亿元,增长3.0%;餐饮收入39415亿元,增长6.2%。部分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良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9%、4.5%;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9%、9.7%。全国网上零售额108930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0721亿元,增长7.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7%。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比上月加快1.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9%。汽车、家电等商品销售向好,9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0.5%、12.3%、10.0%;汽车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均增长0.4%,增速由负转正。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7%。</p><p class="ql-block">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8978亿元,同比增长3.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1%,制造业投资增长9.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1%。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028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1%,降幅比上半年和1-8月份分别收窄1.9和0.9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68880亿元,下降22.7%,降幅比上半年和1-8月份分别收窄2.3和0.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7%。民间投资下降0.2%;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6.4%。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4%、11.4%。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4.1%、10.3%;高技术服务业中,专业技术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1.8%、14.8%、14.8%。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65%。</p><p class="ql-block">六、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323252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出口186147亿元,增长6.2%;进口137104亿元,增长4.1%。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9043亿元。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9.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5.0%,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6.3%,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7.1%。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0%,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3%。9月份,进出口总额37480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出口21653亿元,增长1.6%;进口15827亿元,下降0.5%。</p><p class="ql-block">七、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下降</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4%,衣着价格上涨1.5%,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7%,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4%,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4%。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果价格下降4.7%,粮食价格上涨0.2%,鲜菜价格上涨3.3%,猪肉价格上涨5.8%。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环比持平。</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0%,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0.6%。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1%。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0.8%。</p><p class="ql-block">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略有下降</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2%;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8%,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6%。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8小时。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9014万人,同比增长1.3%。</p><p class="ql-block">九、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41元,同比名义增长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83元,同比名义增长4.5%,实际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40元,同比名义增长6.6%,实际增长6.3%。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5.7%、6.4%、1.2%、4.9%。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5978元,同比名义增长5.9%。</p><p class="ql-block">总的来看,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主要经济指标近期出现积极变化。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推进各项政策加快落地见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p><p class="ql-block">附注</p><p class="ql-block">(1)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p><p class="ql-block">(2)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近一年来各期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4年三季度GDP环比数据、2024年9月份其他指标环比数据如下:</p><p class="ql-block">2023年各季度及2024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GDP环比增速分别为1.8%、0.7%、1.5%、1.3%、1.5%、0.5%和0.9%。</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3)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p><p class="ql-block">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p><p class="ql-block">(4)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服务业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产出变化。</p><p class="ql-block">(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p><p class="ql-block">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个体户)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个体户)的影响。</p><p class="ql-block">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p><p class="ql-block">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6)服务零售额指企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以交易形式直接提供给个人和其他单位非生产、非经营用的服务价值总和,旨在反映服务提供方以货币形式销售的属于消费的服务价值,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服务活动的零售额。</p><p class="ql-block">(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p><p class="ql-block">(8)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p><p class="ql-block">(9)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p><p class="ql-block">(10)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p><p class="ql-block">(11)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p> <p class="ql-block">十一</p> <p class="ql-block">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反映哪些新变化?权威回应</p><p class="ql-block">中国政府网</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8日 21:12 北京</p><p class="ql-block">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8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一起关注——</p><p class="ql-block">关于经济运行情况</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向好因素累积增多</p><p class="ql-block">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7733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61362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530651亿元,增长4.7%。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9%。</p><p class="ql-block">国民经济运行稳的总基调没有改变</p><p class="ql-block">从增长、就业、通胀、国际收支这四大宏观指标来看,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是总体平稳的。</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经济增长4.8%,其中一季度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指标波动幅度并不大,而且是在预期目标附近。</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上半年也是5.1%。其中,二季度是5.0%,三季度是5.2%,调查失业率总体比较稳定。</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上涨0.3%,一季度是同比持平,二季度上涨0.3%,三季度上涨0.5%。</p><p class="ql-block">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今年的外贸形势总体好于预期,前三季度,出口增长6.2%,而且外汇储备又重新回到3.3万亿美元。</p><p class="ql-block">9月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积极的变化,呈现筑底企稳态势</p><p class="ql-block">在一系列政策效应的作用下,尤其是在9月下旬中央政治局重要会议召开以后,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这些政策极大增强了市场信心,改善了预期,增强了市场活力。</p><p class="ql-block">首先从生产来看,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服务业生产,都是在边际改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月份同比增长5.4%,比8月份回升0.9个百分点,这是在工业增速下滑4个月以后首次止跌回升。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1%,比8月份提升0.5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从需求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月份增长3.2%,比8月份提升1.1个百分点。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与1-8月份持平,是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多个月下滑以后首次止跌回稳。</p><p class="ql-block">从市场预期看,在积极的边际改善。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49.8%,比8月份提升0.7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是51.2%,提升1.4个百分点。我们还对10万家大型企业进行了经营调查,其中预期四季度经营状况乐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所以这些情况反映了市场预期在积极改善。</p><p class="ql-block">9月份还有一个积极的变化,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活力在增强。8月份沪深股市股票成交量是下降15.3%,而9月份大幅增长,成交量增长32.7%。房地产市场交易在趋于活跃,销售面积、销售金额虽然还是在调整,但是累计降幅在收窄。</p><p class="ql-block">四季度的经济表现会如何?全年GDP增速能否达到5%左右的目标?</p><p class="ql-block">从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增量政策的实施效果情况来看,我们认为,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条件在增加,实现5%左右预期目标的信心在增强。</p><p class="ql-block">第一,前三季度GDP增长4.8%,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第二,9月份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这增强了发展的信心。尤其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后,一批增量政策加快推出落地,这极大增强了经营主体的信心。只要有信心了,企业就愿意去投资,消费者就愿意去消费。</p><p class="ql-block">第三,政策的合力会增强经济回升的动力。一系列政策无论是对投资、对消费、对产业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效应。政策还有很大的空间,而且已出台政策的含金量也非常高,各地正在抓紧落实政策,使之尽快转成实物工作量,将会极大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p><p class="ql-block">第四,从一些先行指标来看,也能感受到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和积极变化。比如从10月上旬一些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包括“十一”黄金周的消费情况来看,都预示着四季度经济企稳回升是个大概率事件。</p><p class="ql-block">基于以上这几个方面,我们综合判断,四季度经济会延续9月份已经出现的企稳回升态势,我们对完成全年目标充满信心。</p><p class="ql-block">关于稳经济政策成效</p><p class="ql-block">一系列稳定增长、稳定房地产市场、稳定市场预期的政策和增量政策,目前成效如何?</p><p class="ql-block">针对今年经济运行出现的新的情况和问题,党中央科学决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经济稳定运行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调整优化房地产等政策,还有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尤其是9月下旬中央加力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这些政策有力增强了市场信心。有些政策已经落地,政策效果在逐步显现;有些政策还在加快推出,政策效果的显现还有一个过程。从前三季度已经出台的政策来看,政策效果比较明显。</p><p class="ql-block">一是政策有效释放了内需潜力。</p><p class="ql-block">从消费来看,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作用下,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4%,其中9月份涉及以旧换新政策的汽车、家电、办公用品、家居等产品的零售表现更为明显。</p><p class="ql-block">9月份,汽车类零售额增长0.4%,这是在汽车零售已经连续几个月下降,8月份下降7.3%的情况下,实现9月转正。</p><p class="ql-block">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9月份当月零售额增长20.5%,比8月份大幅加快17.1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9月份当月增长10%,上个月为下降1.9%。</p><p class="ql-block">家具类9月份零售额增速也是由负转正。</p><p class="ql-block">从这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两新”政策对消费产生了积极作用,对投资也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性作用。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4%,比全部投资快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贡献率超过60%。</p><p class="ql-block">二是有效促进了相关产业和产品的生产。</p><p class="ql-block">这是从生产端来看“两新”的政策效应。</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5%、19.8%、12.9%,这三个行业受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增长都比较快。</p><p class="ql-block">食品制造机械、农产品加工专用设备、包装专用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8.1%、34.6%、11.8%。</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3.8%,相关充电桩产量增长57.2%,家用电冰箱、空调、智能电视等产品也实现了较快增长。</p><p class="ql-block">三是有效推动了经济企稳回升。</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自然的结果,因为生产端和需求端都有积极的变化,工业、服务业、投资和零售等主要指标都有积极变化,9月份多项生产需求指标边际改善,经济呈现筑底企稳态势。</p><p class="ql-block">四是有效改善了市场预期。</p><p class="ql-block">宏观政策持续加力,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企业对四季度经营状况看好。9月份制造业PMI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上升1.4个百分点,一些重点监测的企业经营状况,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景气度都有明显提升。</p><p class="ql-block">五是有效提振了市场活跃度。</p><p class="ql-block">从金融市场看,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出现反弹,股市明显反弹,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趋于活跃。</p><p class="ql-block">关于房地产市场</p><p class="ql-block">一系列房地产政策在推动房地产企稳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p><p class="ql-block">中央以及各地近两年推出了一系列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在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方面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增强了房地产市场的信心。</p><p class="ql-block">从房地产开发投资来看,尽管1-9月份还是同比下降10.1%,但是降幅比1-8月份略有收窄,这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p><p class="ql-block">房地产无论是销售面积还是销售金额,尽管也还在调整,但是降幅收窄,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跟上半年比收窄了1.9个百分点,而且是连续4个月收窄,销售金额是连续5个月在收窄。</p><p class="ql-block">另外,相关部门支持房地产企业增强流动性,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1-9月份降幅也是在收窄,跟上半年相比收窄了2.6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降幅收窄。</p><p class="ql-block">从这些情况来看,我们感受到房地产的相关政策效应正在逐步释放,而且正在推动房地产向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p><p class="ql-block">如何看待房地产市场下一步的走势?</p><p class="ql-block">随着一揽子的房地产政策推出和落实,我们对后期房地产市场持乐观态度。</p><p class="ql-block">这次房地产止跌回稳的一揽子政策力度还是非常大的,而且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面,落实到位一定会有积极的作用。从近期房地产的从业者预期变化看,还有“十一”黄金周实际成交的情况来看,我们有理由对后续房地产的走势抱乐观态度。我们最近对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进行了专门调查,预期未来半年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保持稳定或上涨的受访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58.3%和45.4%,分别比上月提高10.0个和6.5个百分点,信心的提升效果是非常明显的。</p><p class="ql-block">另外,国庆“十一”黄金周房地产形势的变化,一些房地产楼盘的到访量、成交量都有明显的改善。有些市场机构有个不完全的统计,“十一”黄金周期间新房成交面积增长了102%,二手房成交面积增长了205%,这个变化都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房地产市场会出现积极的变化。</p><p class="ql-block">关于新质生产力</p><p class="ql-block">前三季度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情况如何?</p><p class="ql-block">从统计数据来看,新质生产力在加快形成。</p><p class="ql-block">首先,从创新投入角度来看,投入在继续增加。</p><p class="ql-block">去年我国研发投入R&D经费的总量首次超过3.3万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二,对推动高科技产业、推动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我国的创新指数排位又升了1位,是第11位。另外,从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来看,高技术产业投资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0%。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所以高技术产业投资要高6.6个百分点,而且高技术产业投资对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1%。</p><p class="ql-block">第二,创新成果在不断涌现。</p><p class="ql-block">今年前8个月,知识产权相关部门有个数据,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20%以上,量子计算机上线、航天飞行、一些大国重器、一些重大成果在不断涌现。</p><p class="ql-block">第三,新产业在加快发展。</p><p class="ql-block">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前三季度同比增长9.1%,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3.3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前三季度增长11.3%,也是明显高于服务业的增速。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较快增长。</p><p class="ql-block">第四,新业态、新模式在加快形成、加快拓展。</p><p class="ql-block">网上零售额这种新业态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前三季度增长7.9%,网上零售额中的即时零售、直播带货,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p><p class="ql-block">基于以上情况,新质生产力在加快培育、加快形成。这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国家的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最终要靠科技支撑,要靠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这次一揽子增量政策中间,也有相当一部分政策是有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所以我们相信,随着增量政策落地以及改革政策落实到位,中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较大的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