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山西省,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和文化遗产。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山西一直是革命的热土。这里孕育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成为我们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h3> <h3>此次<br>景点1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br>景点2 八路军文化园<br>景点3 黎城黄崖洞革命纪念地<br>景点4 徐向前故居 <br>旅游路线图如下</h3> <h3>第一站:<br>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br>从学校坐大巴出发到达太谷东,再从太谷东乘坐高铁到打五乡东站,最后步行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br></h3> <h3>1979年9月28日邓小平、杨尚昆、浦安修一起审查陈列设计方案时,邓小平同志指出“不要单纯反映领导机关和领导人,要把所有的八路军将士和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反击侵略者的壮举都反映进去,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并当场题写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馆名。根据邓小平的指示精神,该馆的展览指导思想是"全面反映、突出三个重点",即:全面反映八路军和根据地史实,突出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和太行腹心基地。</h3> <h3>以巍巍太行为依托的晋冀鲁豫边区是华北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根据地的创建倾注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心血。凝聚了八路军指战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百折不饶、浴血奋战、不怕困难、团结御侮的民族精神和气节。因此,太行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太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集中展现。在八年抗战中,抗日军民战胜困难的气概惊天动地、奋斗业绩彪炳千秋,他们用无数生命和鲜血浇铸的太行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h3> <h3>第二站:<br>八路军文化园<br>只是要从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步行就到达了八路军文化园 </h3> <h3>穿军衣、吃野菜、睡土炕,这些抗战年代才能感受到的事情,如今在山西武乡八路军文化园都能全部体验到。如此特别的文化园还真是第一次见到,文化园占地面积约282亩,是全国唯一八路军主题文化园,大门各种雕塑铜像满满的八路军元素,亮剑、步枪,战士,沧桑的革命色调让人忍不住回想起那段峥嵘岁月。巩固与扩大抗日根据地,唯有发动群众的力量,才能壮大解放军队伍,取得全面抗战的胜利,墙上的黑字方针折射出了当时领导人的智慧,如此特色的园内建筑着实难得一见。此外,文化园里边也根据抗战时期的情况同步一些设施,有银行、有粮铺、有学校、有大食堂,真实地还原了那个年代所看到的景象 </h3> <h3>八路军文化园位于长治市武乡县城内。背靠景色宜人的凤凰山,东临风光涟漪的马牧河,依靠太行山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以抗日战争、民族革命战争为背景,运用珍贵的革命文物和部分仿制生活用品,生动地反映着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和太行人民在太行山浴血奋战、艰苦创业的光辉历程。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到八路军当年参加战斗、参与生产的艰苦奋斗精神及与当地民众鱼水情深的军民情谊。</h3> <h3>第三站:<br>黎城黄崖洞革命纪念地 <br>从八路军文化园步行到五乡东站,然后从武乡东站坐高铁到达长治东 ,再从长治东坐818公交到达黎城汽车站,最后再从丽城汽车站乘坐六路公交,到达黎城黄崖洞革命纪念地。</h3> <h3>黄崖洞革命纪念地位于黎城北部45公里东崖底镇上赤峪村西黄崖山。面积50多平方公里,海拔在1500至2000米之间,山势嵯峨,群峰突兀;一泓涧水,破崖而出,构成一条迂回曲折、峭壁对峙、沟壑纵横的带状深谷。因居中的悬崖上有个距谷地约30米、可容百人的天然大石洞,故名黄崖洞。黄崖洞曾作八路军兵工厂的仓储之用。洞因厂而名,厂因洞而存。1942年9月,为纪念在保卫战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在水窑山中修建了一座烈士公墓并建起一座7米高的纪念碑,碑文上刻着43位烈士的英名和原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欧致富撰写的碑文。1971年又修建了“黄崖洞保卫战殉国烈士纪念塔”。1985年对黄崖洞进行大规模的修整,修复了兵工厂厂房,新建了牌楼、纪念塔、展览馆、镇倭塔等建筑。牌楼正中是邓小平亲笔题写的“黄崖洞”三个遒劲的金色大字。纪念塔正面工笔隶刻“黄崖洞殉国烈士永垂不朽”。展览馆收集了大量珍贵史料和实物。展览馆前依次竖立了14块石碑,分别刻写着薄一波、李雪峰、陈志坚、欧致富等领导人的题词。</h3> <h3>黄崖洞革命纪念地提档升级,是为了满足广大游客由传统观光型向体验观光型转变的需要,同时黄崖洞积极承担历史使命,深挖红色文化,整合红绿资源,探索符合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打造‘红绿结合’,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新模式。”黄崖洞革命纪念地营销总监薛克刚向记者介绍。</h3> <h3>第四站:<br>徐向前故居<br>从黎城黄崖洞革命纪念地乘坐六路公交到达黎城汽车站,然后再从黎城汽车站乘坐八一八公交到达长治东,在乘坐高铁到达忻州西 最后乘坐大巴到达徐向前故居 </h3> <h3>徐向前故居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南20公里的东冶镇永安村,始建于清道光初年。1901年,徐向前元帅就出生在这里。这是一幢典型的晋北四合院式的建筑,院内正面为主房,两侧是厢房,上下两层是徐帅青少年时期干活和学习的地方。在故居内,有徐向前元帅童年时学习用的小木桌,1955年毛泽东向徐向前授勋时的元帅礼服,还有徐帅的羊毛衫、军装等衣物。徐帅亲笔书写的他生前最喜欢的两首古诗──《石灰吟》和《龟虽寿》原件也存放在这里。一件件实物和图片资料,反映了这位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清廉简朴,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h3> <h3>徐向前故居很小,经过重新修整,仍保持着原貌。几间房子里以图片、文字和实物的形式,展陈了徐向前童年、少年时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用品,反映了徐向前清廉简朴的生活习惯和家风,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h3> <h3>品山西红色文化,传承优良品德,祝我们的山西越来越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