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庙,亦称孔庙,始建于北宋景佑三年,是历代祭祀孔夫子的祠庙,也是江阴的儒学圣地和科举时代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古代儒学教官衙署的所在地。如今,文庙集古建、字画、文玩、古董、园林于一体,是江阴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泮池是文庙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关于文庙的泮池和泮桥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泮池上有三座石桥,分别叫做扶风桥、鸿运桥和鹤鸣桥。扶风桥是最南边的一座,它的名字来自于《诗经》中的“扶风在上,武王载止”,意思是扶持正义之风,武王就能安定天下。这是对学子的一种鼓励和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才。鸿运桥是中间的一座,它的名字来自于《诗经》中的“鸿鹄高飞,一举千里”,意思是鸿雁高飞,一次飞行千里。这是对学子的一种祝福和赞美,希望他们能够一飞冲天,功成名就。鹤鸣桥是最北边的一座,它的名字来自于《诗经》中的“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意思是鹤在九天之上鸣叫,声音传遍天下。这是对学子的一种赞扬和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声名远播,名垂青史。这三座桥都是文庙的象征,也是江阴人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碑刻</p> <p class="ql-block">文庙的东西两侧还有各种祠堂、书院、讲堂、射圃等建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庙学体系。</p> <p class="ql-block">明伦堂,多设于书院、文庙、太学、学宫的正殿,是读书、讲学、研究、弘道之所,是传承了千年的教育机构,在古代是名人雅士讲学论道之所,同时也是传播文化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场地。明伦堂,是文庙的讲学场所,也是江阴的最高学府。明伦堂的名字取自《礼记》中的一句话:“明明德,亲亲仁,达达礼。”意思是说,要明白仁德,亲近仁人,通达礼节。</p> <p class="ql-block">明伦堂是文庙的讲学场所,也是江阴的最高学府,这里是文庙的教育场所,每年都会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p><p class="ql-block">明伦堂的建筑结构十分巧妙,殿内有四根大柱,分别刻着“仁”、“义”、“礼”、“智”四个字,寓意着儒家的四德。</p> <p class="ql-block">抗清英雄三公像</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是文庙的主殿,供奉着孔子和儒家先贤的牌位,这里是文庙的祭祀场所,每年都会举行隆重的祭孔仪式,向孔子和儒家先贤表达敬意和感恩。</p><p class="ql-block">据说,乾隆皇帝在南巡时,曾经到过江阴文庙,对文庙的规模和建筑十分赞赏,便亲自题写了“大成殿”三个字,赐给文庙,以示嘉奖。这三个字也是江阴文庙的标志,也是江阴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文庙,是江阴的人文景观之首,也是江阴的文化精髓之源。文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它见证了江阴的兴衰荣辱,也承载了江阴人的文化情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