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位于云南西北部怒江州境内,从“中国政区”图上看,恰好处在“鸡屁股”的位置上,呈南北走向,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大峡谷。</p><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地处滇西横断山纵谷区三江并流地带,峡谷在云南段长达300多公里,平均深度为2000米,最深处在贡山丙中洛一带,达3500米,被称为“东方大峡谷”。</p><p class="ql-block"> 峡谷幽静深邃,怒江奔腾咆哮,令人震撼。沿峡谷的泸水、贡山、福贡等几县境内生活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给怒江大峡谷增添了不少乐趣。</p> <p class="ql-block"> 怒江边上耸立着不少黄色的楼房,这是珠海援建的安置房,专门免费提供给少数民族的人居住的。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这些楼房上大都挂着“感恩共产党,感恩总书记”的牌子。</p> <p class="ql-block"> 县城的房子一般建在怒江和高山之间的峡谷地带。</p> <p class="ql-block">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经云南,由北而南流入缅甸(在缅甸境内称作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全长154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 怒江在怒江州境内全长310多公里,由于江东有碧罗雪山山脉(4000米以上高峰有20余座),江西有高黎贡山山脉(也有4000米以上高峰20余座),怒江奔腾于这两山之间,两岸山势雄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谷幽深,河流落差大,水急滩高,形成长310公里、深2000—3000米的大峡谷地段,与科罗拉多大峡谷、雅鲁藏布江杭底峡合称世界三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 从六库镇出发沿着怒江北上。“V”字型大峡谷的谷底,几乎没有一点点平坦地面,柏油公路的多数地段是在江边石壁上开凿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怒江两岸尽是高山夹峙、峭壁千仞、危岩嶙峋,不少江岸都是垂直的石壁。</p> <p class="ql-block"> 怒江州全州98%以上的面积是高山峡谷,山多、山大、山陡,“看天一条缝,看地一道沟;出门靠溜索,种地像攀岩”是怒江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登埂澡堂。登埂澡塘位于怒江西岸、跃进桥旁,距六库12公里,海拔1000米。热泉沿江出露,在约200米江岸范围内,有大小泉眼18处,故有“登埂温泉18塘”之说,水温50℃,有的高达72℃。</p> <p class="ql-block"> 一百多年来傈僳族人民按照传统习惯,每年春节初二至初六都在泸水县鲁掌镇登埂举行“澡塘会”,进行对歌、射弩、上刀山、下火海、洗温泉浴等活动。 据说澡塘会是傈僳族阔时节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阔时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时间大约在农历十二月初五至次年的正月初十。澡潭会是在正月初二、初三两天,在六库以西约12公里的天然温泉里举行。他们认为这几天在温泉里洗过澡一年都不会生病,所以就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洗澡后还举行射弩比赛,打秋千比赛,也有一些商品交易,因此,澡塘会也是怒江两岸傈僳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p> <p class="ql-block"> 沿着花团锦簇的小路下到怒江边。</p> <p class="ql-block"> 登埂澡堂在怒江边,是天然的免费温泉澡堂,有好几个池子依次纵向排列。池子不分男女,可以男女共浴。</p> <p class="ql-block"> 我们坐在池子边泡泡脚,和当地人聊聊天。水温高,有点烫脚。一般泡脚的是游客,泡澡的是当地人。</p> <p class="ql-block"> 一孩子脱得光溜溜的,在母亲的带领下,在池子里嬉戏。</p> <p class="ql-block"> 我身后有个女的穿着红裤衩,上身脱得光光的,在泡澡。他们可能习惯了这样的泡澡方式,不在乎别人的眼光。</p> <p class="ql-block"> 澡堂旁有横跨怒江的溜索,但很危险。导游说,他以前坐过,吓得要死,再不敢坐了。</p> <p class="ql-block"> 怒江没有船。惊涛怒浪上小船无法横渡,上下航行更不成。两岸居民过江,从前主要靠“溜索”桥。二十一世纪初,政府在怒江上先后建造70多座各类桥。</p><p class="ql-block"> 尚存的几条溜索,已全部改为钢丝溜索,保障各族居民过江的安全。“溜索”已渐渐变成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和外来旅游者猎奇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怒江上的溜索很危险,但陆地上的溜索一点也不可怕,很安全。导游带我们去体验了一把。</p> <p class="ql-block"> 山顶上还建着房子,住着人。</p> <p class="ql-block"> 老虎跳。双纳瓦底至大兴地之间,有一段峡谷傈僳语称为“腊玛登培”,意思是“老虎跳”。峡谷更窄,陡峭石壁高1500米,两岸距离最窄处只有10米。江边怪石嶙峋,有一块黑色巨石稳立江心,虽常受激流冲撞,却傲然不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