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刘公永(1913-1994年)大黄冶西沟人。三岁丧父,孤儿寡母,家境贫寒。母亲纺花织布供他上学,不想劳累母亲,上两年学,13岁到郑州学徒当童工,15岁到孝义兵工厂当学徒。日冦侵华,兵工厂遭日本飞机轰炸,被迫南迁湖南,日寇追撵,围追堵截,艰难辗转,兵工厂多次遭日军飞机轰炸,九死一生。但始终没停止过生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军事工业的发展,尽了炎黄子孙一份微薄之力。刘公永,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为为数不多的工人出身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前后,他自学成才,不要翻译和苏联专家进行技术交流。1958年受国家委派赴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援助朝鲜国防工业建设。上世纪六十年代长期驻京五机部(即后来的兵器工业部)工作,参与国家军工技术攻关。湖南大学特聘教授。著书一本《淬火工件的疵病发生原因和防止方法》。</p><p class="ql-block">     一个只上两年学的农家孩子,造就成为掌握现代科技、为国家作出一定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诠释了大黄冶儿女勤奋学习报效国家的家国情怀,永远值得后辈子孙学习。</p><p class="ql-block">材料提供:刘玉成</p><p class="ql-block">整理:孟玉秦</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