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劳动法新规

千岛湖

<p class="ql-block">重磅来了!2024年劳动法新规。</p><p class="ql-block">1️⃣年休假</p><p class="ql-block">正常来说,工作满一年,员工有5天带薪年假,公司不给带薪年假的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要求企业支付员工5天3倍工资!</p><p class="ql-block">2️⃣劳动纠纷</p><p class="ql-block">与公司发生劳动纠纷,首先要做的,就是去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不收任何费用,且不会放到你的档案里,所以放心保护自己的权益。</p><p class="ql-block">3️⃣法律援助</p><p class="ql-block">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你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打12348,申请免费的法律援助。</p><p class="ql-block">4️⃣劳动合同</p><p class="ql-block">劳动单位如果是没有与打工人签订劳动合同的,打工人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关系。且打工人最多可以主张11个月的双倍工资(从不签劳动合同的第二个月开始算,到入职满一年结束)。</p><p class="ql-block">5️⃣社保缴纳</p><p class="ql-block">公司在试用期内也要给打工人缴纳社保。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在劳动者入职后,30天内为打工人购买社保。所以,即使是在试用期内,公司也要给劳动者缴纳社保。</p><p class="ql-block">公司坚持不给缴纳社保的,员工提出离职后,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并有权公司补缴工作期间的社保。</p><p class="ql-block">6️⃣试用期</p><p class="ql-block">劳动合同一般有试用期,仅约定试用期的,直接视为合同期限。</p><p class="ql-block">3个月到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p><p class="ql-block">1年到3年的,不得超过2个月;</p><p class="ql-block">3年以上和无固定期限的,不得超过6个月;</p><p class="ql-block">7️⃣加班</p><p class="ql-block">法律规定员工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超出这个时间范围的时间都算加班加班工资是平常工资的1.5倍,双休日是2倍,法定节假日是3倍!</p><p class="ql-block">8️⃣考勤记录</p><p class="ql-block">这是索要加班工资的重要证据之一,平时注意备份考勤记录、加班证据,如加班通知、打卡记录等。</p><p class="ql-block">9️⃣离职补偿</p><p class="ql-block">口头劝退也是辞退,只要辞退就要有赔偿,如果签了离职申请书,属于个人主动离职,没有赔偿,签HR给的表单时,一定要看清楚。</p><p class="ql-block">任何不是劳动者自己提出的离职的情况,都能拿到工资报酬+经济补偿:</p><p class="ql-block">a.提前一个月通知是n,</p><p class="ql-block">b.没有提前通知是n+1,</p><p class="ql-block">c.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是2n。</p><p class="ql-block">谈赔偿时若合同只写了基础工资,直接去工资卡所在银行,打印工资流水,然后按每月到手的实际工资谈赔偿</p><p class="ql-block">非因本人原因中断就业离职的,可以领取失业金。</p> <p class="ql-block">不给您书面辞退的通知,又没有其他证据证明违法解除的话,您可以尝试继续回去上班,此后但凡领导找您谈话,都录音取证,等着他再次口头辞退。如果口头通知后,你不去上班了,又没有证据证明被辞退了,时间长了,对你很不利,公司会说是你自己不去上班的,甚至于说你旷工。如果你回去上班被拒,你就要求他出具辞退通知书,否则你换工作都换不了。实在不行就报警,留存证据。最后说一句,不管接下来怎么处理,只要给他们联系或者对接,都记得录音留存证据。</p> <p class="ql-block">大部分求职者都知道用人单位不缴纳五险、不提供加班费、实行单休等等都是违法的,殊不知还有一些常见的行为,也是违反《劳动法》的。今天就跟随万邦法务一起来了解一下吧!</p><p class="ql-block">01、发工资不发工资条</p><p class="ql-block">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员工有权知道自己的工资结构和福利构成,企业不给员工提供工资条,属于侵犯劳动者知情权的情形,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举报。</p><p class="ql-block">  而企业提供的工资条应该包括以下信息:员工姓名、员工工号、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五险一金、个税、扣除工资、实发工资等。</p><p class="ql-block">  一方面,员工有权利知道自己的工资结构,另一方面,当员工和公司出现劳动纠纷时,劳动者可以凭借工资条来证明自己的收入明细。</p><p class="ql-block">02、公司不同意员工辞职</p><p class="ql-block">当劳动者申请辞职时,用人单位无权拒绝,或者克扣工资。</p><p class="ql-block">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无论用人单位是否批准,期限一到立马可以走人,根本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p><p class="ql-block">  如有以下情形,员工还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保障劳动条件的;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p><p class="ql-block">03、辞退末位淘汰的员工很多公司都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将绩效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辞退,但在劳动法上,“末位淘汰”不满足公司能够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单位首先要给予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劳动者仍不能胜任岗位的,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还要给予经济补偿。</p><p class="ql-block">04、入职不满一年不给年假如果公司告诉你:“新入职员工没有年假,得入职满一年才有”,这其实也是违法行为。  劳动者参加工作一年以后就有年假了。如果是没有参加过工作的新员工需要工作满一年以后才能享有;累计工作满一年的入职可享受年假,当年度的年假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p><p class="ql-block"> 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累计工作时间已满1年不满10年,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年休假15天。员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国家规定的法定休假日、双休日等,均不计入年假假期。</p><p class="ql-block">05、用调休来抵扣加班费  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能用调休来抵扣加班费。 </p><p class="ql-block"> “1.在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加班的,企业不可用调休的手段抵消加班时长,应当支付员工不低于其工资150%的工资报酬;2.在休息日加班的,企业可以用调休代替。如果企业无法安排调休,需要支付员工不低于其工资200%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加班工作的,企业应当支付员工不低于其工资300%的工资报酬,且不得用补休代替工资报酬。”  综上可知,只有在休息日加班的时候,才可以用调休代替支付加班工资。在工作日或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的,不管是否调休,企业都需按法律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加班费,除非劳动者属于自愿加班。</p><p class="ql-block">06、公司实行996/大小周 </p><p class="ql-block"> 按照法律规定,法定的工时为每日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个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加班、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加班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且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p><p class="ql-block"> 从劳动法的工作时间规定内容来看,法律是允许周六工作的,如果每天上班7.5小时,那六天就是45小时了……那如果是“996”工时制,都已经超出了法定的标准工时了。</p><p class="ql-block">07、强制在休息日培训用人单位不能强制员工参加周末进行的培训和会议。用人单位在双休日举办员工文体活动,并要求员工参加,只要是用人单位牵头操办的,都应该算作加班,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单位给予加班工资。</p><p class="ql-block">08、上班迟到要求“乐捐”在公司里,对迟到员工进行罚款,也被称作“乐捐”,但其实“乐捐”是不合法的行为。“乐捐”等形式的经济处罚方式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员工可以“损害劳动者权益”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p><p class="ql-block">  假如员工迟到的时间过长,企业可以扣除相应时间未提供劳动部分的工资。即使劳动者迟到1小时,其亦可依法享有剩余7小时内正常工作的劳动报酬。 以上这几种在公司里常见的现象都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 <p class="ql-block">公司与你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签好协议,你大摇大摆走了,过几天却收到公司以你旷工为由辞退你的通知。别不信,记得点赞收藏。</p><p class="ql-block">举例说明,往下看:</p><p class="ql-block">东东与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已经谈妥达成一致,东东也在协商解除的协议上签了字,公司拿回去盖章了。然后公司就跟东东说,盖完章通知你来拿或者寄给你一份,同时让东东在当天把该交接的都交接了,但是公司并未给东东出具任何手续。注意,这家公司很聪明,所有与东东的沟通都是口头悄悄说的,没有文字记录,更没有书面记录。</p><p class="ql-block">就这样东东安心回家去了,过了几天收到EMS,还以为是盖好章的解除协议,打开一看没想到是公司寄出的因旷工被辞退的通知。</p><p class="ql-block">最后去仲裁,东东要求公司按照违法辞退支付经济赔偿金,但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之前与公司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所以从证据上来看东东既没有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又没有去上班,某委只能判决东东败诉。</p><p class="ql-block">所以,没在你手上的证据就不叫证据。</p> <p class="ql-block">任:</p><p class="ql-block">一、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需要承担双倍工资,即需要向龚某支付11个月的工资。</p><p class="ql-block">二、没有法定或双方协商一致解除,需要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责任,需要向龚某支付赔偿金,即双倍经济补偿金,4个月工资。</p><p class="ql-block">三、没有办理社保,如果属于能办理社保范围的,则需要为龚某补缴社保及承担未办理社保的损失。</p><p class="ql-block">A公司李总的“明天不用来了”一句话,导致A公司要承担累计近10万元的责任,虽然这个责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及违法解除导致。</p><p class="ql-block">针对A公司,给予祖同学建议是以和为贵。由祖同学找到龚某,协商处理,如果能回来上班最好,补签劳动合同。如果实在不行,好聚好散,适当给予补偿。</p><p class="ql-block">我在《用人单位可以随意调整劳动者岗位吗?》文章中提到自从《劳动合同法》等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实施以来,对劳动者的保护日趋完善,甚至有矫枉过正之嫌。用人单位想要解除劳动关系,只有符合过错性解除和非过错性解除的情形,否则就要承担不利性法律后果。</p><p class="ql-block">当然,用人单位也有很多可以解除劳动关系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关键是如何理解和适用《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p> <p class="ql-block">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被辞退,如果用人单位是属于违法辞退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按照每做满一年支付两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p><p class="ql-block">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p><p class="ql-block">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p><p class="ql-block">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p><p class="ql-block">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p><p class="ql-block">但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由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p><p class="ql-block">1、在使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p><p class="ql-block">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p><p class="ql-block">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p><p class="ql-block">4、劳动者同事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p><p class="ql-block">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p><p class="ql-block">6、被依法追究形式责任的;</p><p class="ql-block">综合上面所说的,试用期辞退员工用人单位是可以实施此行为的,一般试用期没有正式签订合同,只要劳动者不能胜任此工作就可以辞退,但用人单位在进行辞退的时候也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流程来,这样也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劳动纠纷。</p> <p class="ql-block">《劳动合同法》规定,“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进行经济补偿。即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不需要任何赔偿。但企业需要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p><p class="ql-block">1、用人单位对员工从事的岗位事先有明确的录用条件,且该条件并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p><p class="ql-block">2、有证据证明员工知晓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p><p class="ql-block">3、有证据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如:用人单位有具体的考核制度以及留存的考核结果等作为证据,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 </p><p class="ql-block">4、用人单位据以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应当在试用期内作出,超过试用期则不能以此为由解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为什么员工试用期辞退不需要赔钱?</span></p><p class="ql-block">关键是自愿在离职合同上签字了,所以一分钱没有。</p><p class="ql-block">一个员工今年8月的时候入职一家中厂,薪资三万,周末双休,主要负责该公司新媒体渠道的拓展,但公司属于传统的企业,对新媒体是一窍不通的,全当新来的员工是救命稻草,新来的员工压力就非常大,上面给他定的KPI都是5000万之类的,并且要在不砸任何钱的情况下,他老板希望能立刻见到增长,抢银行估计都没这么快,后来做的数据还是蛮不错的,起量挺快,但老板不满意了,因为没有看到小目标啊,就觉得员工能力有问题,一共经历了三轮谈话,第一个是进来卖惨,说公司没有钱支撑不下去了,第二个是进来PUA,说我朋友能力不行,进来两个月都没做出东西,第三个进来的是HR,拿了自愿离职的文件,让我朋友签完赶紧走,一整套操作行云流水,让员工签完,整个人还是懵的,根据劳动法,试用期辞退是需要赔半个月工资的。</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p><p class="ql-block">那么公司如果要辞退,如何应对:</p><p class="ql-block">不要旷工,等公司给你开强制解除劳动合同书,或者公司给你取消门禁,也要拍照留证。不要乱签字,这会导致要不到赔偿金。</p> <p class="ql-block">会出具辞退文书。那么你被迫写下离职申请书</p><p class="ql-block">“我妹在你单位工作了半年多,没有业绩上的差错,现在以与公司文化不合辞退,理由是不会成立的。现在你要辞退,当然可以,那应该按《劳动法》规定来,单方面的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我要求给的本月工资,两个月的补偿金和代替通知金,您保证一定会给是吧?”</p><p class="ql-block">“我保证公司给你的本月工资按时足发,但是补偿金和代替通知金是我个人替公司给的。”</p><p class="ql-block">“那补偿金和代替通知金和本月工资,离职后就立即给”</p><p class="ql-block">“按公司规定,工资在写下离职申请书交接工作后的发工资日期发放”</p><p class="ql-block">朋友接受了发工资日期给工资和补偿金、代替通知金,我即不再坚持。遂向领导补充了一句“公司现在要强硬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又不愿意出具辞退文书,我们不得已才写离职申请书的,您代表公司给的承诺也希望您能即时兑现。”</p><p class="ql-block">最后,到了发工资日期,朋友拿到了应得到的所有钱款。如果公司不兑现承诺,我们也保留了足够的证据,证明是公司违法辞退的,该得的最终还是会得到。反之,没有证据的话就基本上没有得到的可能性了。</p><p class="ql-block">从这个案例上来看,有几点经验:</p><p class="ql-block">一,身边有一个法律人,应该好好维护关系,说不定将来他/她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比如关注我们萤火法律</p><p class="ql-block">二,有纠纷及时的发挥法律作用</p><p class="ql-block">三,公民和公司都是平等的法律主体,法律面前没有谁更强大的说法</p><p class="ql-block">四,你可以没有法律意识,但你一定要有证据意识。在切身利益面前,一定要留足证据。</p><p class="ql-block">那么,作为员工的你,当单位要违法辞退你的时候知道怎么做了吗?</p> <p class="ql-block">劳动合同解除协议别踩“坑”,这样签才能要回血汗钱!</p><p class="ql-block">经济下滑,市场不景气,经营不善的单位中,劳动者有可能会被裁员。有些单位裁员前会要求和劳动者签订《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确定赔偿、补偿金额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事宜等。作为劳动者,签订解除协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否则可能掉进单位挖的“坑”,损失部分甚至全部赔偿。</p><p class="ql-block">一、要明确解除合同由单位提出</p><p class="ql-block">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如果是劳动者提出,则无需支付。因此要在协议中写明解除劳动由单位提出。</p><p class="ql-block">有些单位还会在协议之外通过《确认书》《通知单》的方式要求劳动者确认协议,劳动者同样要注意,是否写明为解除劳动合同由单位提出,否则不宜签字。</p><p class="ql-block">二、要明确劳动合同解除原因</p><p class="ql-block">如因劳动者过失导致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因此,协议应明确劳动合同解除原因,避免写有因劳动者原因的字样,否则劳动者将可能无权要求经济补偿。</p><p class="ql-block">三、要明确经济补偿金额而非仅写计算方式</p><p class="ql-block">经济补偿通常有单位拖欠的工资、奖金、加班费、未休年假工资及其他补偿或赔偿金。协议中不仅要列明项目或计算方式,还要对有确定的计算结果,以防后期对计算方式方法有争议,成为延期履行的借口。</p><p class="ql-block">四、要明确各种经济补偿、赔偿和其他协助义务的支付和履行时限</p><p class="ql-block">要明确经济补偿、协助义务的支付、履行时限,到期未付、未履行的违约责任或逾期违约金,防止单位无限期拖延,或者因逾期履行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而没有履行积极性。</p><p class="ql-block">五、要明确应协助的事项</p><p class="ql-block">劳动者继续求职,一般用人单位均需要此前单位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相关证明(离职证明)。因此,协议要写明单位应为劳动者出具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相关证明,并对证明内容作出约定,比如应有: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并不得有负面评价内容等。</p><p class="ql-block">如果有其他需要单位协助的事项,也应在协议中约定。</p><p class="ql-block">位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相关证明(离职证明)。因此,协议要写明单位应为劳动者出具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相关证明,并对证明内容作出约定,比如应有: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并不得有负面评价内容等。如果有其他需要单位协助的事项,也应在协议中约定。</p><p class="ql-block">六、要约定如单位未履行义务则协议条款对劳动者无约束力为防止单位不履行协议,但又依据协议约定对抗劳动者权益主张的,要在协议中写明,如单位到期未全额支付经济补偿,或未全面履行协助义务的,协议条款中的劳动者义务条款或承诺等对劳动者无约束力,以防止单位拖延履行。</p><p class="ql-block">七、要争取约定由劳动者所在地仲裁机构或法院管辖劳动争议有多处管辖,为方便维权,劳动者也可争取在协议中约定对自身有利的管辖地,以降低之后的维权成本。最后,即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豁免用人单位法定义务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或者《放弃经济补偿协议书》,如果协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劳动者可以诉请仲裁或法院认定该协议无效。如果因对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或协议显失公平的,劳动者还可以诉请撤销协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