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28日,周日,晴</p><p class="ql-block">离开云遮雾罩细雨绵绵的多依树梯田景区,早晨从元阳坐中巴来到了建水县,终于见到了多日未曾露脸的太阳。身上暖和了,心情也跟着欢快起来。</p><p class="ql-block">建水县归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管辖,全县现在有54万人口。建水可是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唐朝南诏国时期这里就开始建城,明清两代,建水是云南东南的军事重镇,清雍正年间先后在云南设置迤西道、迤东道和迤南道,现在建水古城临安路和北正街交叉口<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有一座高大的牌坊,牌坊上写着“两迤锁钥”四个大字</span>。“两迤锁钥”的“两迤”,指迤东道和迤南道,建水曾是大半个云南的重要通道和关口,也是内地通往安南(越南)的重要通道。</p><p class="ql-block">十多天前,我们从石屏县坐米轨小火车到建水,原计划在建水住几天,游览一番建水的古城新景。但那几天温度太低,于是临时改变计划,直接坐火车去了中越边境河口镇,那里的气温比建水高10度左右。可惜,我们的护照在单位集中保管,不能到一河之隔的越南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建水在明清时被改名为临安,当时的临安府署是从四品级别,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副省级吧。那时皇帝对官员的要求是忠君爱民,百姓对官员的期盼是公正清廉。但封建王朝的官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都做不好,就更别指望他们能爱民能公正廉洁了。</p><p class="ql-block">现在,很多地方的古代衙门遗迹都设有廉政教育牌扁,有的还设置成廉政教育基地,这岂不是南辕北辙?</p> <p class="ql-block">“太和元气”四个大字,是建水文庙大门上的扁额,据说建水文庙占地面积是全国第二,这也是个收费景点,有不少人进去观瞻祭拜。</p><p class="ql-block">从汉武帝刘彻罢辍百家、独尊儒术,到现在两千多年了,孔夫子一直被国人遵崇祭拜着,孔子学院也曾一度走出国门,滥觞于世界各地。但孔老夫子那一套,终究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终究是会被扫入垃圾堆的。</p><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还有个太史巷,出过不少进士举人,文气颇重。建水米轨小火车站岀口处大街上有一牌坊,上写“滇南邹鲁”。建水古城还有一座牌坊,上写“翰林”四个大字。</p><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是个很有味道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