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白骨精”

布衣平鸣

<p class="ql-block">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的回目是:“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说的是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全被孙悟空识破。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叫来土地山神在半空作证,一棍将她打死,绝了灵光。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p> <p class="ql-block">  白骨精第一次变化为一个为丈夫送饭的女子,长得“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蛾眉柳带烟”,企图用腹中的饮食之欲来诱骗唐僧。唐僧识不得白骨精的变化,孙悟空到来后,将女子打死,这就是断了“贪”念。</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白骨精变化成了一个80多岁的老太婆,长得“弱体痩伶仃,脸如枯菜叶,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原著中她没有说过一句话,是猪八戒推测她是来寻找女儿的。孙悟空却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八十岁,怎么60多岁还能生产?断呼是个假的。于是,他举棒便打,这就是所谓的“嗔”念。</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次,白骨精变为一个“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的老公公,面对女儿和老婆子双双亡故,他却不悲不喜,只是祈求将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真的是不明事理,这正是“痴”的印证。</p><p class="ql-block"> 白骨精凶残狠毒,诡计多端,变化无定,擅长用美丽的外貌及动听的语言迷惑人。白骨精的本性是要吃人;策略是隐藏狰狞的本相,妆扮善良的好人;特长是“善变”;目的是通过吃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为此,她采取了一系列手法。包括变成一家三口来了三次欺骗唐僧。从这一层层的变化过程以及以后的故伎重演中,反映了白骨精凶恶狡猾的本性。</p><p class="ql-block"> 忽然想起佛教五门禅法之一的“白骨观法”,它通常由不净观、白骨观、白骨生肌和白骨流光四步组成。主要目的是劝人息灭对色身的贪恋。想象色身的体内都是不干净的大小便等污秽之物,其实就是一具臭皮囊,从小长到大,逐渐衰老,变得越来越难看,最后成为一架恐怖的白骨。通过这种不断的想象,你就对色身能一眼看到其本质和结果,而从本能上产生厌恶,消灭了欲望,进一步超越对世俗一切人间享乐的追求执着,也就达到了修行超脱的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