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篙火龙庆中秋 李云惠摄

xiosw

在江西省宁都县有一个叫南岭的村庄,四面环山,离县城有100多华里。 虽然远离县城,村子的建设还不错。我们去时,一家农户的房子上正在搞壁画,内容健康,乡土气味蛮浓。还有一些民居已经画好了壁画,有一幅是反映毛泽东当年在宁都乡村调查的情景。 南岭村村民大多数姓卢。他们自己说,是主政赣州36年的卢光稠的后代。这是村里的卢氏祠堂。 卢氏家族观念甚严,除主祠外还有各自的分祠堂,这就是其中的一座。 过去南岭村叫南云村,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改名的。这座礼堂也是村里的多功能中心。 礼堂里有演戏的舞台,是村民看戏的地方,同时也是本村和外来商贩售卖商品的地方。那天天气热,礼堂中间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食品和农村日用品。 礼堂靠大门的一面墙还有一张长长的桌子,上面摆满了神像,看起来像宁都很多村庄供奉的汉帝的太子们。因此礼堂还有满足部分村民民间信仰的作用。 当然,演戏肯定是礼堂最主要的功能。中秋节前后,村里一般会请戏班唱戏,为节日助兴。我们那天去时,演员正好在后台化妆。 不久演出开始,观众不多,大约二十多人,以老人小孩为主,年轻人寥寥无几。这也与当前农村人口状况差不多。 村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卢氏祠堂前面的一片广场,每年中秋都会在这里上演一出人山人海、来宾如云的盛大民俗。这就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篙火龙。 相传在几百年前的农历某年八月,一股瘟疫在南云村流行。医疗科技落后的当时,村民只好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烧香、拜佛举行祭祀,祈求天神保佑。恰逢八月十五月圆当日,东方天空中飞来一条火龙和一只火虎与瘟魔搏斗,第二天清晨,瘟魔被打跨了,火龙火虎飞向东方化为绚丽的朝霞。 此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村民就会聚集在村里,举着竹篙火龙游行。即使当下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工作的情况下,人们也会从四面八方赶回村里,参加这个庄重的传统仪式。 回家了,一家亲朋好友兴高采烈地聚餐,一起准备或参加当天的竹篙火龙游村活动。 很多外村、外县甚至外省的人都会赶来,观看这场神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活动从早上甚至几天前就开始准备,家家户户都要扎好一根两层楼高的竹竿。 首先是从山上砍下一尺围粗的毛竹,在祠堂或者家门口制作。 其次,还要找来一大捆细毛竹,绑在粗毛竹上,形成支撑火纸的支架。 制作火龙支架的竹篙还是比较费时的,细毛竹要一根一根削去疤节,便于捆扎。 粗毛竹也要去掉疤节,免得举着游行时恪手。 然后用细毛竹在粗毛竹上扎上十几个菱形,作为捆绑火纸的支架。 年轻人对这项传统手工非常好奇,不时会有村里返乡的年轻人帮着打个下手。 在制作火龙支架的同时,另一拨人在家里制作火纸。火纸是用普通卫生纸卷成的一条条紧实的条索,并固定在一根小竹条上。 因为每根火龙上要绑二十多根火纸,因此做火纸更加费时费工。据说,有的家庭要化几天的时间。 在一些家庭,做火纸也是全家动员,好动的孩子有时也会争着上手。虽然大人并不指望他们完成任务,但毕竟也是一种传承的方式。 火纸由各家各户自己扎,但浸油是统一的。村里卢氏有七房,每房都有一个固定的浸油点。晚饭过后就会在锅里倒进素油,用柴火烧沸。 本房的家庭都会派人带着扎好的火纸,在屋外排队等待浸油。 大把大把的火纸不仅要放进热油里,还要用勺子挽起热油,努力让火纸吸入更多的素油,这样火龙的火更旺,燃烧的时间也更长。 村民把蘸好油的火纸拿回家里,一根一根地绑在火龙的支架上。 这是刚刚绑好的火纸,捆绑必须紧实牢靠,否则举着游行时,掉下来可会造成事故。 一根竹篙龙大约要绑二十多根火纸,这项工作必须在半小时之内完成,否则回误了游村的统一时间。 此时,祠堂前的广场已经聚集了许多看热闹的村民和客人,都想亲眼目睹这一独特的民俗。 晚上八点差一点,各家各户点好火的竹篙火龙在祠堂前集合。卢氏七房每房七根火龙,七七四十九根火龙,近千条火纸熊熊燃烧,蔚为壮观。 七房的火龙按顺序在祠堂前的广场排好位置,一声令下。倾斜的火龙慢慢的直立起来。 身穿统一服装的中青年村民,两人负责一根竹篙火龙,徐徐行进,沿着广场游行。周围响起一片喝彩声。 四十九根竖起的火龙,就像四十九棵通天的灯树,象征着南岭客家人的生命之树,也象征着南岭客家人代代传承不屈不挠的生命理念 。他们高举火龙,既是对神话传说的信服,对祖先的尊敬,更是对未来的祝福,对祥瑞、光明的企盼和向往。 在南岭村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火龙虎进村,生子生孙;火龙虎进屋,发财做屋;火龙虎进灶前,老年转少年……” 毕竟只是油浸的火纸,竹篙火龙只能游行几十分钟,火慢慢熄灭,龙慢慢减少,但人们对未来的祈望却没有减低。南岭客家人就是通过这种形式,传承着古老的传说,传承着生生不息的客家精神。 人们杠着快要熄灭竹篙火龙回分祠堂,回自己家里,也把竹篙火龙所代表的祈望和精神留在了自己心间,并不断传承给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