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3至14 韶关狗尾嶂 山高人为峰,路远脚更长

单单

<p class="ql-block">  狗尾嶂之行,旅程的故事令人难忘且深刻。</p><p class="ql-block"> 13日12点30分,一车4人:牧民、若水、涓涓、我,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出发。高速路上,车并不多,最喜欢这种路况,江门段有雾,走至清远段,蓝蓝的天,峻峭的山惊喜的展现于眼前,明天是爬山的好天气。</p> <p class="ql-block">16:30分,已离目的地不远,计划食好晚餐再找营地扎营,找了靠近路边的九龙农庄,都说韶关的菜、鱼、鸡、猪肉等等,什么都好食,亳不费力的点好菜,奈何是自家生意,人手有限,我们在餐厅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逛了又逛,看了又看,菜还迟迟未能上,食完饭,天已齐黑,驱车摸索中去寻找今晚的露营点。</p> <p class="ql-block">  一路往长山子村方向前行,都未能找到合适的营地,及至走至长山子村村委球场门口,同伴说,这可以,但球场侧竖着个大大的牌,内写:狗尾嶂属未开发区域,禁止登山。明知还故犯?在此露营的想法只能作罢。</p><p class="ql-block"> 只能往食晚餐方向往回走了,在找营地的途中,怎么有车一直跟着我们呢?原来是一对衣衫单薄的小情侣从韶关一路开摩托车过来,直至手机无电,油将耗尽,询问那里有加油站,涓涓送一个充电宝给他们充电,以便导航去寻找加油站。</p><p class="ql-block"> 行进中见有一处独立的房屋前有一块很开阔的空地,且有房屋阻挡,大家商量着试图问下房屋主人我们是否可以在他家门侧扎营,夜黑风高,天空挂着一轮清秀的娥眉月,繁星点点,隔离池塘养着的鸭可能受了惊吓,扑通扑通的跳,屋内的狗旺旺声不停地吠,我们还担心夜黑风高屋主不敢开门,可能听到狗吠,别墅内的门打开了,且爽快的答应了我们的请求,但就是担心我们晚上太冷,当大家还在选在那搭帐的时候,只见别墅侧边小平房的卷闸拉起了,原来是屋主担心我们晚上太冷,主动把车挪开,让我们在屋内搭帐,这或者也应了"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的禅语了吧。</p> <p class="ql-block">环顾屋内,原来主人是个制酒老板,热情的问我们是否食饭了,并说煮饭给我们食,并可使用他的冲凉房且有热水可冲凉,为免打扰,他的好意我们一一谢绝了。</p> <p class="ql-block">来点仪式感,共举一杯,为今天的如意,为明天的顺利。</p> <p class="ql-block">因要赶守山人上班前入山,我们5点起床,6点出发前往登山口,很遗憾,因太早,还未能与屋主道谢,但我们会心存感恩,感谢屋主对我们的善。</p> <p class="ql-block">  6:30分,在旺财的旺旺旺声中,心情忐忑,如作贼般,涓涓首先在铁门的栅栏边钻了入去,后在里面打开了大门让我们进入,只见一进门的正对面立有一条高高的杆,杆上红灯闪烁,应是监控了,远处有2盏移动的灯光,心想不是来捉我们的吧,我们屏着呼吸,摄手摄脚小心翼翼的往前行进,走至2个移动的光点前,原来那2个也是同道中人。</p><p class="ql-block"> 找到登山口后,沿水渠而上,还未上至水渠顶,天已发亮,下面的村庄清晰可见,笑说这会不怕有人追上来了吧</p> <p class="ql-block">上山途中路过有一水库,水库装有摄像头,我们没敢停留,直接在水库右侧沿山路而上。</p> <p class="ql-block">钻小树林,灌木,穿竹林,跨荆棘,从起步的600多米一路攀升至1000多米,终于拨开云雾见青山。</p> <p class="ql-block">远山的云海,听闻狗尾嶂的云海好靓,但必须早才有,我们今天到山上的时间已足够早了,看来今次与心目中的云海无缘了。</p> <p class="ql-block">清晨9点的山色,青山延绵,天空渐蓝,蓝中带紫,紫中带粉,配色和谐,层次分明,这当真是大自然的绝美画作。</p> <p class="ql-block">  随着攀升的提高,狗尾嶂很多的山尖已凸现于眼前。去前并没有对狗尾嶂多作了解,因为另一个群下周去,从中大致知道在韶关,海拔1680米,起步已900,故也没多想,不就是去远点爬个山吗?</p><p class="ql-block"> 事后问了度娘,狗尾嶂,海拔1680米,广东第四高峰,位于韶关乳源县的大桥镇境内。是一座完全没被开发过,原始地貌的山,山势俊朗大气,风景壮美迷人,能看到云海的概率很高,因山上长满狗尾草,山峦层峦叠嶂,故命名为狗尾嶂,而不是我们想象中可能有个山似狗头,有个似狗尾,加上群山的配合,故命名为狗尾嶂。</p> <p class="ql-block">  狗尾嶂,不似其他的山,其他的山会有缓坡让人喘气,而狗尾嶂,一直都是从一个高山走进另一个高山,且都是长长的V型。</p><p class="ql-block"> 脚下的小路随着路旁金黄色的狗尾草,一起绵延到眼睛望不到尽头的前方。走在大山里,连绵的山脉象海浪,层峦叠嶂得象一幅幅山水画,在群山环抱之间,是来自大自然最深情的拥抱,天高海阔中,走路之间抬头的那一刻,恰逢白云飞舞,相遇耳畔清风,看多了宽广开阔的风景,心境也会变得辽阔起来。</p> <p class="ql-block">看,山有多高,坡有多长,V有多深,人在大山面前,只是一个小点。</p> <p class="ql-block">人在山谷,常会感叹山高不可攀,而此时的人,坐着也可与山比高。</p> <p class="ql-block">不知又上了多少座V型山,以为走到这离最高峰不远了,每人都来张装B装,以作留念。</p> <p class="ql-block">前路漫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很多时候,走出去,你会更清晰的知道行万里路的深切含义,只有眼观耳识才能补其不足,如横看成岭侧成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层峦叠嶂,沟壑纵横……,一切的一切,是如此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千米高山上的苔藓,有水的地方,苔藓就青绿,每一次攀爬中,那怕是很幼小的植物,都可以借其力,在一棵小小的植物身上也能体会出丛林法则中的优胜劣汰。</p> <p class="ql-block">爬个山,真不简单,孙悟空的上爬下串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想,爬完狗尾嶂,腹内的腩肉应能减少少。</p> <p class="ql-block">民哥先探路,后指引我们怎么上,匆忙中却忘记把放手机口袋的拉链拉上,幸好手机最后还是跌而复得。</p> <p class="ql-block">  狗尾嶂的松树,有点秀气,狗尾嶂名字的由来原来还有另外一个说法,与山上的松树有关,或许这故事是对美好事物的祈盼吧。</p><p class="ql-block"> 故事的主人公是雪松和狗尾草。据说山上长着南方罕见的雪松,它没有庞大的身躯,叶呈墨绿,即便在冬日,依然翠绿如春,令附近枯黄的狗尾草自愧不如。然而,狗尾草并不灰心,它们牢牢地盘踞在千米直至峰顶,顽强地占据着属于它们的一大片地盘,并将山头染成了它们独有的枯黄色,狗尾嶂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终于登上狗尾嶂的最高峰,玩户外的人都知道,只有经过漫长的跋涉,才会迎来属于少数人的风景;只有翻越群山,才能见识另一番风景。</p> <p class="ql-block">匆忙的照了几张装B照后,继续赶路,因为轨迹显示我们还有五分之二的路要走,而此时,已是下午3点。</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景观,也只是匆匆一站,咔嚓一声便立即起步了。不知又行了多少个深V,若水也问了几次牧民,系不系这条路,他都话只有一条路,然后话,呢,到了。</p><p class="ql-block"> 上山时遇见的那2个同道中人,早已不见了踪影。一路上,我们都坚信牧民的话,只有一条路,也在想,真难为他了,带着我们3只懒尾鸭。</p> <p class="ql-block">  迎着夕阳,一路往西走,慢慢的,乌云把落日余晖也全遮挡了,我们只好拿出头灯,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下辙,牧民开路在前,押后的涓涓依然中气十足,一路不停地扯东扯西,若水有一句无一句地回应着,而我只是默默的往前行。</p><p class="ql-block"> 山,万籁俱寂,只有我们几个匆匆赶路的脚步声,有时会走神,会有野兽吗,会有其他不想见到的野吗,转瞬,又强迫自己立即回过神来,专注走路。</p><p class="ql-block"> 晚上7:20分,终于走出了这座我们完全没有心理准备,难度这么高的N座V型千米大山。</p><p class="ql-block"> 走在水泥路上,紧张的心情立即放松下来了,天边的娥眉月随着我们的行进方向,从一座山挂向另一座山,满天的星斗熠熠生辉,似乎在向我们微笑,也似乎在赞我们,你们真棒。</p><p class="ql-block"> 这种美好,没有行几步又被牧民的声音打断了,他话我们一会还要行个山头,溯条溪,才能到我们上山的地方,因为行水泥路会行好远,行一个多小时都未到,既上贼船,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庆幸的是,小树林虽然有棘刺,但都是平路多,溪也是干枯的溪流,天南地北地闲聊,很快已把之前的痛忘到七七八八,已又在规划下一趟的行程了。</p><p class="ql-block"> 此时,又响起牧民的声音,停车时忘记定位了,一会要找下车停在那,我靠着头灯的光往前望,车就停在我们的出囗,8:30分,一次颇为自虐的行程终于结束。</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没有比双脚更长的路,也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只有你足够的坚韧,才能知道自己的身体潜能究竟有多大,只有历经千辛万苦攀越到山巅,才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山高人为峰"的豪迈。</p> <p class="ql-block">回来第二天,心里一直疑惑,难道我们真是甘差?差是差些,爬了这么多年的山,也不至于差到这个程度吧,因为从来无听人讲过爬狗尾嶂会如此的辛苦,带着不解的疑问,终于忍不住问了经常带队的朋友,因为他们20日也走这条线,他们走的是小环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他的解惑下,因狗尾嶂山体巨大,拥有好几条不同方向的徒步穿越线路。我们选择的是长山子村∽长山子村线,也就是图中红色箭头标示,也叫大环线,这条线通常会重装分2天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最成熟的是长山子∽锡坑环线;还有选择的是上寨原路往返登顶线路;除此之外,还有人选择从桂头镇公坑尾登顶狗尾嶂。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个傻里傻气的人,1天时间,走了条连超级大神也不挑战的线路,牧民话,若早知这样,这条线肯定去不成,异口同声的回答,一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山途中,一直在说,这个山以后都不来了,但知道有条甘短的线后,我却很有兴趣再次挑战,很想知道小环线是否是条很享受的线路呢?</p> <p class="ql-block">小环线</p> <p class="ql-block">小环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仰望高山,心存敬畏。因为苍穹之下、山巅之上,人实在渺小,倘若成功登顶,与其说是战胜了自然,不如说是战胜了自我。</p><p class="ql-block"> 最好的旅行,就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在记忆里,有一些瞬间,回想时,却胜过千言万语。</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