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i>厦门造船厂海沧新厂全景图</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i> 上世纪末,厦门造船厂异地搬迁海沧排头,开始承造两艘德国万吨级集装箱货船,实施百年老厂建造船舶从千吨级向万吨级的历史跨越;企业规模从小型传统向中型现代的历史转换。</i></b></p> 厂办重组,我任副职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时是1997年7月,我告别了金榜酒店共事多年的领导和伙伴们,结束了历时八年的商海历程,融入到洪荣杰领衔的厂办团队,从三产公司的小头目跃升为中型船企的中层领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时正筹建的海沧新厂百事待举,厂办所肩负的职能繁杂而艰巨。许厂长为强化厂办的职能职效,以适应企业扩大规模后行政总务工作的要求,特选派了时任厂纪委书记(副厂级)的洪荣杰兼任厂办主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其时洪主任重组厂办,选调我担任负责文秘的副主任;选调庄景惠担任负责总务的副主任,此外还调来了曾在厦门银华机械厂任车间主任的宋风英司职总务;厂办还有原先的秘书吴传骊、档案员刘丽旬、总务张素琴等;人事办又招来了北京某机械学院本科毕业的郑新建司职文秘,做我的助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i>厂办人员合影</i></b></p> 新官上任三把火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上任后,一开始就从文秘办公的软硬件入手,夯实基础,生发开去。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修订文秘规章、添置办公器材,忙的不亦乐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全厂电脑还未普及,各部门行文都由吴传丽打印,而发文除分管领导审批外,文字方面由我审核把关;文秘工作还包括了全厂大事记、领导讲话稿、全厂行政工作总结等。当时虽说我是中文本科学历,但毕业后有六年时间没在企业工作、没跟墨水打交道,一下子重提笔头脑袋发懵、词不达意、举步维艰,还真适应不了那滚滚而来的文山会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倒是添置办公设施器材的事务我还在行,毕竟在商海打转了几年,采购的工作得心应手;通过市场调查、货比三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i>我与即将下水的万吨巨轮合影</i></b></p> 顶着压力开拓工作局面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除技术科外,就是我们这个部门是由副厂级领导领衔,洪荣杰当主任,虽说他比我小五岁,但当过部队宣传员的他才思敏捷,工作点子多,又在车间书记的位子上干了多年,确实是企业不可多得的管理人才。而我跟庄景惠作为副手分别管一块,成为他得力的左膀右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97年是船厂为德国船东承造10500吨820标箱散货船的第一年,从建造能力上和建造设施上都非常薄弱,试想刚从原来只能建造千吨级船舶的小厂一下子跃升到万吨级巨轮,这中间没有任何过渡,连续跳了五六级台阶,可以感受到当时厂里不管哪个部门都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工作;而对于厂办来说,这个压力那就更大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i>图为洪荣杰主任</i></b></p> 企业改造升级,百事待举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厂办下辖厦禾厂部和鼓浪屿分厂两个工地的食堂、医务室和勤杂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鼓工地要生产万吨船的分段,需提供相应的后勤保障;船厂要实施整体搬迁,需提供周密的运输保障;厂多处自建房要管理,需派专员现场办公;而颇具规模的现代化船企的文秘办公,更是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办公设施、办公模式和办公效率,由此重新走进文秘岗位的我,任重而道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i>当时的厦门工地</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i>当时的鼓浪屿工地</i></b></p> 排除万难,搬迁和服务两不误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我们要负责组织实施全厂整体搬迁到海沧排头新厂的任务;要抓紧组建好新厂的各项后勤保障设置和办公楼设施;要提供好作为分段生产基地的鼓浪屿工地的所有后勤保障、船东代表的日常生活与办公场所的安排;要负责两个工地拆迁后一些职工的住房安置等问题,确实是百事待举,工作千头万绪,非常繁忙;还有厂办的日常职能那就更需要强化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因此在这节骨眼上,实际上我们都是分工不分家的,那时突发性的工作、临时性的工作以及领导交办的工作都特别多;也可能是我们太能干了,许厂长把许多厂办份外的工作也交给我们办,如涉及基建方面的、技改方面的、宣传方面的等等,我们都来者不拒,建设朝阳产业我们似乎拥有无穷无尽的精神和力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98年11月经过厂办不懈的努力,位于老市区造船厂的职工和设备,整体顺利地搬迁到了海沧排头新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i>图为已建成颇具规模的海沧新厂</i></b></p> 三主任携手共进、屡创佳绩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据统计厂里原有1200多人,实际到新厂工作的只剩下777人。新厂提供了35万平米广阔的发展空间,是老厂面积的4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不过此时刚开始创业,除已建成一个万吨级船台和码头以及两大车间外,其他建筑和设施还在陆续建设中。因此不管是科室的办公场所还是工人的班组场地都是临时活动房,此时厂办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我是分管文秘的副主任,但繁忙的事务使我们全无界限。我除了原先的工作外,陆续负责了新办公楼的装修工作、新食堂的筹建工作以及临时食堂供餐的秩序维护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洪荣杰是掌控全面工作的,我是更多分担了庄景惠的总务工作,我们三人联手把厂办这个团队扭成了一股绳,虽然工作过程艰苦周折,但乐得其所,按期保质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建造万吨船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得到了厂领导的认可和广大职工的称道,在首制万吨船成功下水的那一年,我们厂办被评为建功立业一等功的高尚荣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i>办公场所和职工食堂都暂时在活动房</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i>建设初期的海沧新厂</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i>我与庄景惠副主任(图左一)合影</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i>我所负责组织装饰的新办公楼</i></b></p> 工作不分份内外,党政全涉及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排头新厂由于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制蓝图,百事待举工作繁多,我作为分管文秘的办公室副主任,除了肩负办公室本身的职能外,还有诸多份外的、突发的、全厂性的任务要去承担。</b></p> 组织造船各阶段的庆典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首先我要承担每一艘万吨级以上新船从开工、下水到交船各阶段的庆典筹办任务。由于新厂成功地进行了异地改造,开创了百年老厂造巨轮的奇迹,为扩大企业的外界影响和社会声誉,从排头新厂开初的五六年时间里,新船的庆典工作非常频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既要布置现场,又要邀请嘉宾;既要邀请媒体,又要撰写通稿;既要招待领导,又要组织宴会,而这一切基本由我们厂办主持操办,属于我的工作份额那就数不胜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我也不知哪来的三头六臂,也许是新官上任的缘故吧,三把火却也越烧越旺,不仅能把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而且工作能力和魄力也水涨船高,由此也结识了许多省市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协作单位的朋友以及上级部门的同行们,极大拓展了自己以后的工作局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i>图为省市领导莅临庆典现场</i></b></p> 组织5S管理现场的考评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其次我要承担全厂文明生产的现场定置5S管理。造船厂搬迁排头后,其厂区面积是岛内老厂的六倍。随着规划建设的不断完善、船舶产品的升级换代,其生产要求,建造规范、员工素质都必须符合国际文明规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被编入厂文明生产领导小组,参与了全厂文明生产的现场定置管理、区域划分管理和科室文明管理的策划、组织与实施。记得当时我全身心投入,不仅要编制文明生产检查考评办法、文明生产规划书、定置管理图表、文明工作要求等,还要负责召集考评组成员进行循环检查,并督促整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持续5年不间断的考评推进中,全厂厂容厂貌得到了较大的改观,生产区域条块分明、整洁有序;生产流程科学顺畅、安全高效,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工作的发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项工作先后受到市经发局、省船舶公司、市文明办的表彰,企业被授予“厦门市文明单位”等荣誉。</b></p> 兼职相关党务工作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再次我承担了科室部门的党务工作。我在工作上的认真细致和责任心强的两个特点得到了领导的赏识,1999年我就开始兼任第二科室的党支部书记和工会主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这些工作属于份外的、社会性的,并且要占用自己很多业余时间和精力的。只是那时对于为大家做这些事,感到富有光荣感和成就感,所以做起来兴致就比较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然有时也会影响到本职份内的工作,惹得主管领导有些意见;然而党委书记黄注成却对我赞赏有加,认为我是厂里难得的党务工作人才,这也就为我接下来转为党务干部打下了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在我担任基层支部书记的那几年,由于我的热心和抓紧,先后发展了五位新党员,而且党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i>图为组织党员红色之旅活动</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i> 在厂办工作了五年后,2001年休完国庆黄金周,承蒙党委黄书记的信赖,我接替了退休的王帮欣,荣升党办主任,开启了党务工作的新征程。</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