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数字巧合之道与帛书《老子》和《老子传真》</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1月14日11:50</p><p class="ql-block">地点:“八一·老子第一学术”微信群</p><p class="ql-block">报告人:李德建</p><p class="ql-block">主持人:孙青霞(子乐) 、黎可馨(子恒)</p><p class="ql-block">语音合成:张江涛  齐贺(子欢)</p><p class="ql-block">光碟刻录:袁宏伟(质诚)</p><p class="ql-block">语音转化文字:张江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是40分钟语音转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的,可馨同学并“八一·老子第一学术”微信群的同学们朋友们,还有我的领导同事,以及我所认识的、跟不认识的专家学者,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现在是二零二四年的一月十四日的上午十一点四十五分。刚才,看了一个短视频,两分三十三秒的,一个道号叫做质上的同学转发的。</p><p class="ql-block">这个视频啊,大概讲了这么几条:有一个八月六日的人,在日本两次受到了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很巧,他两次都遇上了,但是两次都没有死,而且还活了九十岁。这是巧合吗?人类,在另外一个国家使用原子弹,这是第一次。两次都被他碰到了,一次在广岛,只离引爆中心三公里,他没有死;三天之后,又到了另外一个城市长崎,又投了一颗原子弹,又没有死,而且寿数很长寿,九十岁。问:这是不是偶然的?两次都遇到了,两次都没有死。</p><p class="ql-block">第二个,关于“3.14”这个数字。说3月14号,是释迦摩尼诞辰日子;又是3月14号,是伟大的爱因斯坦诞生日子;还有3月14号,是马克思升天的日子;还是3月14号,是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升天的日子。这里,谈到了释迦牟尼,谈到了马克思,谈到了爱因斯坦,谈到了霍金。</p><p class="ql-block">最后一个问题是:老子跟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不是老子的转世等等的问题。因此,我就有感而发,就想把这个问题讲一讲,题目就叫做“数字之道巧合之道以及帛书的《老子》和黄友敬的《老子传真》”。那个视频还谈到:帛书甲乙本被世人所篡改,有七百多处。这又作怎么的认识?这四个问题,我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做简单的梳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数字之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德经》中有一二三四五六,还有九,还有十,还有百,还有千,还有万,十百千万。我印象中就是:七这个字没有,八这个字也没有。“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有个“九”字,这在《道德经》六十四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这42章;第十章的“明白四达”,有“四”;第十二章的五音、五色、五味,有“五”字;还有第十八章的“六亲不和焉,有孝慈”的那个“六”。当然《道德经》这个“无”啊跟数字上的“零”有没有相通之处?中国科学家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资深的研究员董光璧先生,他是中国科学院唯一一个被挑去担任《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顾问的唯一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那么多,只有他董光璧先生被挑去担任中华传统文化的百部经典的顾问。因此,这位科学家到2024年,他就九十岁了。他曾经写过老子的“无”跟数学上的“零”表达的意思。</p><p class="ql-block">数字之道,在《道德经》中有它的具体的含义,跟纯粹意义上的数学那个数字啊是不一样的。道生一的“一”是什么?这三十九章的天得一、地得一、神得一、谷得一、侯王也要得这个一,这个“一”是什么意思?你把《老子》的“一”翻译成外文、英文,如果不理解《老子》“一”的内涵,问题就很麻烦。因此,一九九九年,我出席在厦门大学举办的中美哲学研讨会的时候,我大会上做了发言。我邀请当时的翻译者、厦门大学哲学系的周建章副教授,请他翻译老子的几大公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句话;第二句话,“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三句话,“有无之相生”;加上一个“周行而不殆”这四句话,翻译给美国的朋友听。但是,他如果不能理解老子的“一二三”、不能理解老子的“道”,不能理解老子的“无”、不能理解老子的“有”,那么问题就很麻烦,就无从深刻全面准确科学的来理解老子的这些所表达的真实的含义。因此,翻译的原则“信达雅”,信为前提,要忠于原文,吃透了原文的意思,然后再用你的理解,翻译成外文,这才能够做到比较准确。以“信”为前提,以“信”为基础,然后通达其意,兼顾其雅,讲究它的雅俗共赏的艺术性。数字之道,马克思有一个观点,当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到数学的手段时,才能够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科学要运用数学,数学有它的准确性,当然还有一面叫做混沌数学,那今后再讲。混沌数学,它也是数学,不能说他讲不清楚。数字,到了最后它就是混沌性,不是讲不清楚。道不是讲不清楚,讲到这个地方为止,就是老子《道德经》所表达的到此为止、言语道断、不可思议。在《道德经》第十四章老子讲“不可致诘”,不可能再追问到底。不是讲不清楚,这就是最后答案。宇宙的本源就是这样,要问为什么?它就是自然而然;又为什么?还是自然而然。自然界的外面是什么?还是自然界,再外面是什么?还是自然界,不可能再去问到底。她是无穷无尽的,她是无边无际的,她是无始无终的,这就是最后答案。在数学的层面上做理解,这就是最后的答案,模糊数学。当然,数学还有精准数学,一加一等于二,他有一个答案,能够量化,量化才能体现出他的准确性。</p><p class="ql-block">不过,去年下半年,我做了一个专题讲座,就是“混沌战略与精准施策”,道的混沌性,要变成战略上来加以考虑;道,还有它的精准性,是精准与混沌的辩证一体。这一点呢,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数字之道,它的意义就在这里,重点我把同学们引导到《道德经》中的一些数字,你怎么理解的?刚才点到的零一二三四五六九十百千万,这些数字都有,怎么理解?要以老解老,忠于老子《道德经》的原文,整体把握《道德经》的含义,然后再具体落实到某一个点。</p><p class="ql-block">巧合之道。巧合,没有单纯意义上的巧合,在大道哲学的理性的概念丛当中,就是一个一个概念形成的概念丛。丛就是两个人下面一个横的,丛林的丛,概念丛。《道德经》中有“大巧若拙”,四十五章。巧,巧合吗?巧妙吗?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个呢很善巧方便,很有点子,叫做点子公司,就是很巧。但是,巧而不巧,哲学上讲的就是偶然性跟必然性的辩证关系。讲两句:一个一个偶然性,它的深层次的内涵,就是体现着它的必然性;必然性,是通过一个一个偶然性体现出来;那么,一个一个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前进道路。所以,没有单纯意义上的偶然性,也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巧合性。是巧合,但又不是巧合。某某人跟某某人一定会认识,是今天认识?还是明天认识?他总会认识。今天认识的,由于他总会认识的那么一种必然性,积极的创造条件,两个人今天就见面了。钱学森作为建国以前的以及建国以后的伟大的科学家,他从美国回来,克服了千难万险,通过努力,实现回国了,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钱学森教授中体现了出来。这个人会死,这是一定的必然性,但是如果某一个父母亲,他们刚刚生了一个可爱的男孩子,在他们面前,你如果说这个孩子会死,你不被这一对父母亲骂一顿或者揍一顿才见鬼呢!你怎么讲这么不吉利的话。但是,他讲的没有错啊!这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意味着他一定要死。但是,什么时候死,是九十九岁死,还是一百三十九岁死,这取决于他是否有道、是否有道德的过程当中。</p><p class="ql-block">数由德变,你的某一个方面的定数,它是根据你的德产生变化的。你的寿数活到一百二十岁,这《黄帝内经》的主张,认为正常的人都可以活到一百二十岁。但是呢,姜子牙活了一百三十九岁,老子活了一百六十九岁,有的一生下来的孩子就是尿毒症,就是残废。数由德变,父母亲的德,留给了十月怀胎的你我他。但是,十月怀胎的你我他,是父母亲给予的,他的精卵结合全息的信息给他,对他而言,他就是定数。是男的,是女的,也是定数,这个时候,你无权决定你自己,你没有能力。一朝分娩,变成了后天世界的顶天立地,由原来的头朝下胎位正,变成了后天的头朝上。但是,后天的命运,后天的道德涵养可以改变自己的那命当中的灾难,取决于你的德性。好的德性,往好的方面扭转;不好的德性,进一步往不好的方面扭转。因此,我们今生今世读《道德经》,涵养道德的意义,就在这里。德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是今生今世的命,寿数多长,他还是一个定数。你能不能活两百岁,你能不能活一千岁、两千岁,他总是有生灭的。“无中生有”的那个“有”,都是有生灭的。万物是有,它也是有生灭的。人,也是“有”的一部分,他也是有生灭的。但是,今生今世的定数,寿数的定数,德性的涵养也是一个定数。因此,当出生入死,进入回归大道,你死的一瞬间的时候,你的德性还是一个定数。因此,你的来生也是一个定数。所以,定,又没有定,它又是变的;变了之后,它还是一个定数。这就是《道德经》五十七章所讲的“奇”“正”相生的问题。“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奇跟正,它是一体性的,道的一体两面,它是相互化生的,奇正相生,但又是一体;有无相生,它又是一体。</p><p class="ql-block">但是,老子提醒你,告知你,收手,“果而己矣”,适可而止,取得战果也就可以了。你不要再穷兵黩武的无限制了,疯狂了。否则,《老子》七十四章就提醒你,你乱来了,“则希不伤其手矣”,没有不伤自身的手的。老子应用天道的理论,提醒棒喝!没有不伤到自己的手的,“夫代大匠斫者,希不伤其手矣”,没有一个能逃避不会伤害自己的手的。其因其果那是必然的,适可而止啊!所以,战争论,老子的军事思想,老子的兵道观,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两方开战,什么叫做战果,什么叫做胜利,什么叫做失败?老子讲适可而止,不要无限制的扩展下去,因果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啊,希望世界上一切的政治家,一切有良心的有着伟大人性品格的政治家,而不是政客,都应该站出来促和促谈,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中国提出两国方案,得到地球上两百二十多个国家跟地区的多数国家的认同。两国方案,两个国家的方案,以色列国跟巴勒斯坦国,你不要灭我,我也不要灭你,各安其道。所以,刚才讲了巧合之道,好像巧合实际上没有巧合,必然性起决定作用,通过偶然性、通过巧合性体现出来。</p><p class="ql-block">第三点,释迦摩尼是不是老子化世的?不是有“老子化胡”说吗?前年到过我办公室交谈喝茶,我送书给他的那位老先生叫林珠官,去年去世了,他身体很好的,九十三岁九十四岁照样骑自行车,因为一次不小心,走路摔倒了,腿,后来不行了,后来就去世了。我再复述一下,期盼这位老先生,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航城街道畔野村的林珠官先生,他的在天之灵,能够与宇宙、与宇宙师父三共同:共同学习道德经,共同修炼道德经,共同弘扬道德经,三共同。人是不死的,只是一种转化,有无它是相互化生的。人的生命,一个是有形的,我们所谓的阳世的生命;一个是与道同在的、与道同在的宇宙的生命,进一步怎么研究,怎么理解?我们再做进一步的探索跟研究。庄子讲,不要悦生怕死,不要贪生怕死,生死是一体的,生死是一如的。《道德经》第五十章所讲的“出生,入死”,生跟死是一体性的、一体化的。关键在我们今生今世,要能够感觉得到、感受得到、领悟得到这样的大道的生命观。往上走,还是往下走,是大道之气、大道能量的两种状态。德厚重,往上走;做坏事太多,往下走。因此,道德经四十三章老子就讲:“强梁者不得其死”,我们要引以为戒呀!这是老子的棒喝,不仅是耳提面命,还给你当头棒喝,“不得其死”!乱来刚暴的人,不得好事,霸权主义没有前途,只是死路一条。所以,释迦摩尼是不是老子的化身,我不做定论,请大家去讨论。依我看,无形世界里面异常的精彩,有各类的师父。我们的师父,我们的无形师父,就是老子。这点啊,大家要明白啊。</p><p class="ql-block">所以,无形世界的精彩,都有宇宙师父。道教,道教的师父啊,佛教,佛教的师父。我们修炼的是宇宙人生大道,而不是某一个宗教的修炼,我们是对老子修真大道的修炼,修的是老子修真大道。请班委同学们一定要理解。</p><p class="ql-block">最后一点,帛书《老子》跟现在的通行本《老子》被篡改的问题。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地下文物,发现出土的甲乙两种的《道德经》的帛书本,把字写在丝帛上,有两种。我的一个朋友肖刚先生专门研究帛书本《老子》,而且送给我一本关于帛书本《老子》研究的报告。二零一一年,我在双世遗地福建省武夷山举办全国世界道德经论坛的时候,我把他请来了。那次参加会议的有一百五十多人,我在武夷山景区的里面开,花了一大笔的钱,是啊,很是不容易的。钱哪里来的,三十万四十万块钱,哪里来呢?我还是很节约的,勤俭的“俭”,也是老子的三宝之一。刚才,谈到肖刚先生的甲乙两种帛书本《老子》的研究,就他写了一本书,就是《老子帛书研究报告》送给我,他很有研究。但是,通行本,也就是一九七三年这个甲乙两种帛书发现之前的通行本,一个是王弼本,一个是河上公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王弼本和河上公本,这曾经在公元七百一十三年,唐玄宗李隆基在当时的政府的高层就开展过讨论,引起巨大的争论。君王李隆基旁边的一些大学士,两种主张:一种是拿掉河上公本,只使用王弼本;一种是坚持两种版本都留用。李隆基采纳了后者的意见,并且亲自为《老子》这本书作注,自己对《老子》做解读。</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老子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五呢?就是因为唐朝天下追认老子是李姓的祖先。因此,隋朝灭亡,唐朝,公元六百一十八年,一个崭新王朝建立的时候,开国皇帝李渊,他就追认老子是自己的先祖。老子李姓,我也李姓,李家天下,唐朝的盛世空前,就是在那个时候,唐朝的政府把农历二月十五定为老子的生日。老子,到底哪一年出生呢?以前我们认为是公元前五百七十一年到公元前五百八十一年之间,后来黄友敬先生把他确定为公元前五百八十一年,我们采纳黄先生的意见,就确定老子是公元前五百八十一年农历二月十五,就是这两个方面的具体结合的研究成果。因此,老子诞生在公元前五百八十一年的农历二月十五。董光璧教授告诉我,这一年刚刚好是闰月,是清明节,老子就是诞生在清明节。闰月啊,我记得去年2023年我们也是闰月啊。因此,我两次举办纪念老子诞辰2604周年的纪念活动,一个是在浙江省的衢州市举办的,一个是在福建省的闽清县举办的,都放在农历二月十五。刚才所谈的王弼本、河上公本,还有唐朝的一个傅奕本,还有刚才所谈的帛书本甲乙两种,是比较完整的《道德经》的原貌。但是,一九九三年底,湖北荆门郭店挖出的地下的竹简,把帛书本《老子》的时间往前推了一个世纪多,一百零几年,也就是战国的中期。竹简的《老子》甲乙丙三种,加起来文字两千多字。竹简《老子》两千多字,对于帛书本,因为时间上往前推了一个多世纪,所以我们作综合研究,黄友敬先生写出了《老子传真》这本书。依我看,这是二十世纪《道德经》研究的集大成的专著、代表作,它五大部分组成,原文、今译、校正、注释、解说,五大部分组成。实际上,后来又加了一个部分,是他的学生的心得体会。而这个心得体会,变成了另外一本书,没有直接放到《老子传真》这一本书作为他的第六部分,没有。另外一本书,也是很好的,名字就叫做《老子》。《老子》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就是黄友敬先生亲自花了大量的时间跟经历考证的《老子传》,里面比较详实的考察了老子的身世,以及重大的关于老子的一些事情,就是《老子传》;第二部分,就是他的一个学生写的学习《老子传真》之后的心得体会。因此,福建省老子研究会、中华老子研究委以及中国老子文化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呀,七八年前就已经审批文了,到了前四天即一月十号,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又给我批了一个文件,任命了五六个人为主任、副主任,还有秘书长。坚持学习研究修炼老子修真大道的版本,就是定黄友敬先生的《老子传真》本。依我看,这本书是无与伦比的。一九九八年、一九九九年,黄先生带着我到北京,到郑州,到上海,到河南的鹿邑,到安徽的涡阳,作考察,作《道德经》的学术交流。黄友敬先生以极高的水平跟北大、清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还有中央民族大学的许多专家教授做沟通、做交流,把他所研究的成果奉献给他们。当然,还有联合国的驻北京代表处的吴爱玲博士。当时,这位女博士啊,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老子《道德经》,研究了二十几章,每一章都是从物理学的视野、从物理学角度做研究的,这是很不容易的。</p><p class="ql-block">我现在要收尾了。我想今天啊就简单的讲这么一些。希望一些重要的视频,关于《老子》的,关于《老子》、《庄子》、《列子》、《吕氏春秋》、《淮南子》跟《黄帝内经》的一些视频、一些资料、一些讲课,都可以转发到我们这个微信群。我很愿意跟大家做交流,很愿意请教大家。好不好?我看到好多位同学了,我现在要开车了,就这样。希望大家历时愈久,穷理愈深,不断开拓老子修真大道研究的新高度、新境界。好了,就讲这么一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大道甘露第二专题系列讲座】</p><p class="ql-block">道立独行无为法</p><p class="ql-block">——曹德旺·范蠡·老子:穿越时空的对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讲  关于责任之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1月16日10:00</p><p class="ql-block">地点:“八一·老子第一学术”微信群</p><p class="ql-block">报告人:李德建</p><p class="ql-block">主持人:孙青霞(子乐) 、黎可馨(子恒)</p><p class="ql-block">语音合成:张江涛(质玄) </p><p class="ql-block">                    齐贺(子欢)</p><p class="ql-block">光碟刻录:袁宏伟(质诚)</p><p class="ql-block">语音转化文字:张江涛(质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讲一讲责任之道。要讲责任,讲时代的责任、生命的责任。生命是什么?人的生命的责任是什么?维护着宇宙的和谐,这是人的生命的责任;维护着家庭的和谐,民族国家的和谐,整个地球村的和谐,还要维护道的宇宙的和谐,就是以前总结的九句话当中的最后一句话:为宇宙臻和谐。臻,就是趋于、趋向的意思。人类要为有形的宇宙的和谐担当责任。人是居其一焉,人是宇宙的四大之一。因此,他作为大道宇宙的主体,能够认识大道宇宙的客体,实现主客交融,主观认识见之于大道的客观实际,实现与道合真、天人合一,我成就大道的生命。但是,这个星球并不太平,战争不断。俄乌战争快两年了;巴勒斯坦、以色列现在没有停战的迹象,以色列太强势了,这符不符合大道?老子说:战争的战果,适可而止,果而己矣,果而勿骄,果而勿矜,国而勿伐,果而勿得己,道德经第30章。双方打起来了,人家输了,正义的力量出来讲话了,联合国出来讲话了,昨天中国派外交部的部长王毅跟埃及达成共识,俄罗斯先发声,认为美国在红海的搅局,侵犯了一个主权国家也门。美国、英国轰炸机导弹轰炸了也门的首都,俄罗斯出来讲话,中国出来讲话,埃及出来讲话,伊朗出来讲话,正义的力量也要联合起来,来抗击、来制衡那些邪恶的力量。当然,正义与否,正义与邪恶,这是整个人类几百万年历史的一个客观存在的两种现象。何为正义,何为邪恶,需要在道的角度上来加以把握,需要在大道的时间过程当中来加以看待。责任意识,人类的责任哪里去了?</p><p class="ql-block">曹德旺,福耀玻璃集团,他自己企业要发展,他需要有自身企业发展要解决的问题,他需要避免自身企业发展过程当中的危机;范蠡也是一样,君臣同心,共赴时艰,逢凶化吉,左右逢源。范蠡是不是左右逢源啊?帮助勾践复国,又离开了勾践,然后做生意,是不是左右逢源?不论从政,还是经商做生意,他都能够走向成功;曹德旺也是一样,他不仅是慈善家,而且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对传统文化、对自己的信仰,倾注了感情,得出了理性认知,升华为信仰,升华为责任的担当。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像老子官被免掉了,“被免而归居”,这在《庄子》里面有记载。免而归居,看到天下大乱,作为一个得道的真人,就是庄子所讲的“古之博大真人”,他在无的世界里面关注着这宇宙人生。有、有形、有形世界、有形社会,有形的家庭,有形的国家,他作为史官为君王出好点子,做好记录,这在我们《道德经》里面都有体现,他的精神高度,他的博大的胸襟,以及道化天下的伟大理想。因此,今天第二讲啊,我就收尾了。责任之道,范蠡、曹德旺、老子的穿越时空的对话,这就是他们的共性。但是,由于时代不同,情况不一样,所表现的形式、样貌,它也是不一样的。但是,从大道的精神本质、精神的深刻处来理解,他是履行了作为一个人的责任之道。作为一个企业家(曹德旺),作为一个国防部长(范蠡),作为一个史官(老子)的责任的担当。地位不一样,角度不一样,处境不一样,类型不一样,但是大道之心所推导出的、所体现出的责任之道的展开,责任意识的担当,责任之道的高度,他们三位都具备了。好了,我今天啊,就简单的讲这么一些,把语音变成文字啊,工作量是很大的,很是辛苦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矩与道</p><p class="ql-block">——孔子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与老子的“随心所欲不逾道”</p><p class="ql-block">——解读高锡友副主任转发的视频“董明珠说:我不是标准,</p><p class="ql-block">制度才是标准”(18分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1月16日9:10</p><p class="ql-block">地点:“八一·老子第一学术”微信群</p><p class="ql-block">报告人:李德建</p><p class="ql-block">主持人:孙青霞(子乐) 、黎可馨(子恒)</p><p class="ql-block">语音合成:张江涛(质玄)</p><p class="ql-block">齐贺(子欢)</p><p class="ql-block">光碟刻录:袁宏伟(质诚)</p><p class="ql-block">语音转化文字:张江涛(质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是18分钟语音转化】</p><p class="ql-block">    好的,子恒黎可馨以及东军、齐贺等等的好多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早晨起来,看到我的朋友高锡友发在群里面关于董明珠的一个很短的视频,题目就叫做《董明珠说:我不是标准,制度才是标准》,领导也不是标准,制度才是标准。我就想啊,把这句话做进一步的深入的解读。因此,今天就想简单的讲一个题目,就是《矩与道》,规矩的矩,《道德经》的道,《矩与道》,副标题是孔子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与老子的随心所欲不逾道。</p><p class="ql-block">一部《道德经》,就是讲道法自然的根本总原则,在道法自然的旗帜之下,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辅其自然,辅助的辅,《道德经》第六十四章。道法自然,辅其自然,才能实现大顺自然的理想境界,第六十五章和十七章。“大顺”是老子的特有名词,在《道德经》第六十五章;“成功遂事,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就是大顺自然。老子的道是生生不息的,充满着无限的创造性、无尽的创造性,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只不过变化中,你要把握住她的规律。因此,《道德经》二十二章讲“敝则新”,敝旧乃能新成。旧跟新是一个转化的过程,老子告诉世人,要在道法自然的旗帜之下,符合法则规律去办事,天天都是新的,都是会有创造性的,每一天的太阳都是不一样的。</p><p class="ql-block">随心所欲不逾道,老子《道德经》中没有这句话,但是我给总结出来。《老子》中有这个精神,有这个思想。道,就是老子的最终极意义上的正确的答案、正确的标准,没有第二个答案,没有第二个标准。那孔子讲“随心所欲不逾矩”,定了很多的规矩,很多的制度、纪律、法律条款,让世人去遵守,因为你世俗的人嘛,背离了自然嘛,不自觉了嘛。私我第一,你说要大公无私,我是私我第一,我把私摆在第一位,我一生下来就是股份制公司,就是公私合营的,到了后天的生命过程,你公要不断的少,我的私、我的利己主义要不断的膨胀。这就违背了自然的原则,大道的原则,天长地久,天长地久的原则,第七章老子解释了天地为什么能够长久呢?“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生,就是自己不为自己而生的一种利他无私、大公,带来的结果就是“故能长生”,能够长久的生生不息,这就是宇宙的密码,宇宙的根本的底单,最后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不自生,故能长生”。长生的原因是不自生,不自生的逻辑推论必然是能长生,也就能够长生久视,就能够健康长寿,与天合一,与道合真,把握体验、体证大道、体证与道同在的生命,就是天人合一的生命、与道合真的生命,就是《道德经》第十六章所讲的“归根复命”的那个“命”,生命的命,合乎原理,大道的生命,而成就《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所揭示的宇宙中的四大之一的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这是老子伟大的又一个最具原创性的发现。</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讲题《矩跟道》,规矩跟大道,现在有很多规矩,单位上班下班都要签到,而且一天上午要签到,然后下班的时候还要签退,一天要签四次。以前没有啊,我一九八零年上大学,部队的纪律固然很严,也没有什么签到制度啊。后来我担任了乡镇的领导啊,开始就有签到了。九十年代末,后来又发展为一天上下午都要签到,还要签退。上班的时候签到、下班的时候签退,一天签四次,麻烦不麻烦。你说麻烦不麻烦,确实麻烦。这些签到制度啊,对于雷锋来说吧,没有什么意义啊,他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你制度纪律、签到跟签退,对他没有意义了,他自觉性了,他像天地一样的一种无私利他,把天地之性,把大道之性化为心灵之性,变成人之性,叫做天人合一之性。生命应该要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的。</p><p class="ql-block">董明珠说,我不是标准,制度才是标准。作为一个女性的优秀的企业家,能讲这句话就是一种很高的修养了,很不容易呢。一个单位必须有规矩,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有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整个社会风气的引导规矩。一个企业要有企业的规矩,规矩就是约定俗成,但是它是变化的,这个矩呀,规矩呀是变化的,人不能够死在一个一个的规矩上。对小孩的教育也要富有创造性,不要规矩太多。当然,适当的规矩是应该的、是必要的。给你个框框,编个套路,让你这样去练,守规矩目的是发挥创造性。现在,交通规则越来越多,红灯啊太多了,确实浪费时间。我以前从金峰开到长乐十五分钟就到了,现在半个小时还到不了。为什么?红灯太多了,有的九十秒啊,有的六十秒,等等。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世明先生有一次到欧洲去考察,晚上回到宾馆睡觉,活动完了要回宾馆嘛,要通过一个路口,有很多栏杆,夜深了,没人了,这个栏杆很长,几百米,宾馆就在对面,要不要跨过去?按照规矩不能跨,按照人的道性的自由、效率的提升以及简洁简便的原则,你说能不能跨过去?本来是没有栏杆的,后来有了栏杆,这个栏杆啊不应该挡住人的一种自由。白天,红绿灯很多,当就应该遵守。但是,特殊情况下,可以跨过去,为什么?110或者120急救车也好,救火车也好,红灯对他没有意义了。特殊情况了,它那个救护车呀,病人紧急的病人、有危险的病人在车上,就是要闯红灯。某某地方着火了,救火车要不要过去?要过去。</p><p class="ql-block">所以,矩跟道是有着根本的差别的。我们要的是“惟道是从”,《道德经》第二十章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以道作为最后的根据,最后的标准,没有第二个标准。道,往下滑,那就是规矩,编了很多套路,让世人去遵守纪律。我们要从遵守纪律、世俗的套路当中,要有超越性,通过一个一个的法,通过一个一个的规矩,来见到那个道、充满生命活力的道。所以,最后我总结一下:法无定法,规矩就是法嘛,法无定法,道生万法。要不要跨栏杆?根据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情况而制定的,而采取的一些为了大局的安全、为了大局的圆满而制定的一个一个规矩,这规矩、这方法都是因道而生的,整体上还是为了大众的利益。因此,规矩有它的意义,有它的价值,不要去否定。栏杆,有栏杆的价值,红绿灯有红绿灯的价值,签到制度有签到制度的价值。解放军红军时代,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它也有个纪律的约束,注意的要点,提醒红军同志要遵守纪律,才能够有大的团结,军民团结,才能够有崭新的一个新中国。这是纪律的作用、方法的意义,规矩的作用和意义,它是需要的。但是,不要死在规矩上,要从规矩当中懂得它的意义,遵守纪律的意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遵守制度的意义,然后又要有超越性,把握住她生生不息的大道。</p><p class="ql-block">制度要改变的,一段一段时间的制度,就要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法律,包括宪法也要随着整个国家的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宪法也要修改,法律当然也要修改,在没有修改前要遵守这个法律,要遵守这个宪法。但是,情况变化了,法律要发展需要修改,宪法要发展也需要修改。对中国人而言,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法律的机关,外国叫做议会,众议院参议院,中国就叫做人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的常设机关就是人大常委会,从县一级到市到省到中央,当然乡镇也有人大,五级制度。乡镇县市省到中央。所以,我不晓得有没有讲清楚了,规矩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要遵守。但是规矩方法纪律是变化的,要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人既要立足于规矩,既要立足于制度,又要有一个超越性。</p><p class="ql-block">    看到好多位同学了,齐贺、东军、亚丽、继萍、国平、碧月,还有宝山,还有主持人可馨班委,大家好!所以,我今天呢就简单的做这么一些讲解。法无定法,道生万法,法法本无法,都是道的具体体现,要有规矩制度,深入到它的道的充满生命力的大道,由规矩的固定性到规矩制度的一些灵活性,最后体验大道的自由性,才能走向天人合一,与道合真的大道境界。好的,我今天就简单的讲这么一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资料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德建会长应邀在 中共三门峡市委作《道德经与“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报告,市委书记刘南昌等四套班子领导、市直机关主要领导和企业家代表出席。三门峡市电视台、新闻台播出,播时2分44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3年,成都鹤鸣山道源圣城。新加坡道教协会会长,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女),平潭综合实验区中医院院长,中共福建省农办主任,外交部原副部长秘书(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刚才看了这个视频,班委同学们可作浏览。胡兴民教授,我们去年文生、家明组织的范蠡论坛上认识的。胡兴民教授,很有水平,希望大家从“道”的视角来看人类的脚步,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p>  <p class="ql-block">胡兴民教授,是2023年去年的6月25日,周文生会长在苏州组织的一场大型的关于范蠡文化论坛上认识的。刚才,看了他的两个视频:新能源市场的分析,以及今后汽车市场的发展的分析;还有2024年的全球发展的十个方面的特点,这都是很有水平的分析。我们要从《道德经》、老子之道的角度做理解,做分析,做判断,体现我们自己的眼力、眼光,把老子大道具体化,这就是理论化成方法的要求。</p><p class="ql-block">我再一次提醒:道,生一,生二,生三,生出宇宙万物之后,道内在于宇宙万物,决定宇宙万物。只有一个标准,就是道的标准。道生成万物,又内在万物,还超越万物。生命的祸福寿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我们要立足于道的角度上来做理解,从而把《道德经》中所揭示的宇宙人生大道做具体化的展开,从活生生的具体的事件中,看到大道的理性光辉,然后把握好人类发展的趋势,才能把握人类的未来。</p><p class="ql-block">怎么看待政治?怎么看待经济?怎么看待军事?怎么看待各种的大的生意、大的贸易以及各种数字指标的是升还是降?这都是把“道”的一种具体化的落实于某一个领域的展开运用。我们要展的开,收的拢。因此,我首先引导大家对于整个人类目前政治的理解、经济的的理解,还有军事的理解。</p><p class="ql-block">我们该怎么理解呢?所以要有两个方面的基础:一个是对《道德经》的通达,第二个是对目前国际形势的相关领域的数据的认识和把握,然后作综合性的分析判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昨天,我看了权健集团的束昱辉有关百度上的资料,他在天津的创业,走向了反面,上了法庭,被判九年,罚款五千万。而且,他的团队的12个主要骨干都依法进行了审判。一个从事自然医学科技创新的集团,怎么会走向这么一种地步呢?</p><p class="ql-block">我们要做深思,大家百度一下权健集团的束昱辉,大家可以百度一下,看一下,从这个集团的兴衰成败的案例中,我们要吸取教训。</p><p class="ql-block">@大道神谷李德建 教授 [抱拳] 谢谢您! 为老子大道科学的传播而呕心沥血,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过誉了,锡友。我孤陋寡闻,而且直率坦然,因此讨论过程中对大家有得罪的地方,请大家海涵。《道德经》的研究修炼,它是方方面面的,是全方位的,并且我建议、也勉励范蠡专家要研究《老子》,而且首先要懂得《老子》。如果把范蠡当做道商始祖的话,懂得《道德经》,晓得老子之道,那意义就显得更加重大了。</p><p class="ql-block">然后,对人类未来,以及2024年发展趋势走向的认识和把握,我们还要来一个深化。如何深化呢?贯彻好老子的理念。《道德经》第70章的“言有宗”,你的思考、你的言论、你的分析、你的判断,都应该要找到最后的根源、根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理性的高度。因此,以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老子文化委员会的这么一个机构——中字头的机构来举办各种论坛,我是持支持态度的。上海,也应该要有老子文化研究会的,请你做努力,团结更多的人,团结老子专家、范蠡专家,一起发展大道科学事业,应该是我们的共识。</p><p class="ql-block">关于研究老子的问题,去年11月严家明博士组织的一场关于范蠡的论坛,是在浙江省绍兴市。他的发言中谈到了范蠡研究者要学习《老子》的主张,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样的认识,这样的建议,这样的意见,这样的判断,依我看是正确的。我向你们请教。《道德经》深不见底,范蠡运用实践老子之道,他走向了成功。那么,我们,我们如何认知呢?又如何实践呢?如何以老子和范蠡为榜样,走向未来呢?进一步推动老子的研究、范蠡的研究,进一步把“曹德旺·范蠡·老子的超越时空的对话”的这样的具有历史厚度、具有时空立体性的这样的认知,做一以贯之的表达。人之道和天之道,实践天人合一之道,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携起手来,求同存异,推进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以新科技支撑新文明,然后实现新复兴,最后实现人类的新的命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去年11月16-17日在绍兴,严家明博士(照片2)组织的范蠡论坛。还有他的会长和王必辰董事长(照片1)。</p><p class="ql-block">有限、无限,人生短暂,又具有无限性的品格。所以,中国的学术高度,我们一定要在基础性上多做文章,在应用性上多做拓展,实现认知跟行动的辩证统一。这样子才能把我在上一个月的12月9日我与曹德旺先生所沟通的“新科技——新文明——新复兴——新命运”的“四新”理论,来一个时代性的、立体性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福建省老子合唱团,1月13日晚在福州闽江之心的表演唱,受热烈欢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老子,哲学之父,科学之母,管理之神,人类的精神导师。</p><p class="ql-block">《道德经》——大道科学、大道哲学、大道文化,乃百家思想之内核,和谐文化之根脉,人类精神之旗帜,世界文明之名片,宇宙智慧之花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4分钟的视频呀,班委同学们可以看一看,以道的观点做思考审视。这位老先生已经升天了,他在传统文化领域还是有影响力的,他谈到了要学会讲话的问题。是啊!我们要学会表达、学会讲话。表达、讲话的根本的要求是什么呢?那就必须要贯彻老子的原则。</p><p class="ql-block">老子对于言论、思想学说的要求,有如下几点:第一,“言有宗”(70章),你的言论、学说、思想、理论、体系,要有最后的根据;“言善信”(8章),你的言论要信实于道;“善言者无暇谪”(27章),你的讲话一定要没有过错,马克思也讲:献给工农大众的思想文章,一定要是正确的,否则错误了,那就是一种罪过。因此,这位先生说的“要学会讲话”,这就是老子对讲话的原则性的要求。</p><p class="ql-block">三顾茅庐,诸葛亮下山,本质上是为了维护汉室刘家天下。但是,这是违背了老子的大道精神的、民主原则的。66章老子讲:“天下皆乐推而不厌也”,这就是老子的民主思想的原话。李约瑟博士说:老子领导了社会主义运动2500多年。其中这一句话就是根据。当然,还有49章的“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后来演绎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因此,诸葛亮下山,违背了大道的精神,违背了民主的原则,他是犯了历史性的、原则性的错误的。因此,诸葛亮没有成功。出师未捷身先死啊,这是历史的遗憾。所以,我反复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绝对先的“正”、绝对先的“真”。“以正治邦”(57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54章)。正跟真,这就是道的内质。把握了这个内质,并且从天之道下滑到人之道的道德原理的把握,这就是绝对先成功之道的根本原理。希望大家反复的领悟,反复的琢磨。</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