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的《容台别集》中说:“作书与诗文,同一关捩。大抵传与不传,在淡与不淡耳!”“淡”是董其昌论画的思想,从其书法中也能得知。“淡”主要是自然、天然,天真与不刻意,不做作,作书如此,这与我们刻意的去临摹、做章法有些不同,这是一种完全相反的思想。<br> 我学书,初学李阳冰《三坟记》,线条的俊丽,圆转让人非常着迷,而写了三个月后自然熟悉,总比之前写得好些。在我憋足了一口气才写好几十个字时,已经过去数小时。后来学行书,从《怀仁集圣教序》始,才知行书的活泼可爱,我也放松了一些“警惕”,实则顺手许多。后来转学董其昌的行书,顿感深合我意,遂经常临习、琢磨。其率意流利的笔调,使我诧异,因此和李阳冰的篆书的手感有着天壤之别,一是要紧张,一是要放松;一是规矩,一是自然。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br> 1、董其昌的“淡”即其所谓“质任自然,是之谓淡”,是一种自然,顺遂天性,不刻意雕琢的思想或者行为,学书时深有体会。临摹古人作品,自然要刻意,从用笔到结构,基本上笔笔求似,生怕“差之毫厘”,尽量去做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然而,从临摹的角度来看,很难做到自然而然,做到自然,就无法获取古法,也无法从细节处了解古人的佳处。米芾言:“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是言凡一笔即出,既有出处,有起、行、收的动作,所以做到“淡”和临摹是相冲突的,自然状态下,是很有难度做到笔笔相似的。<br> 2、董其昌行书的“淡”主要表现在其用笔、结体和章法上。董字用笔讲求“势”,是一种动感,非常灵巧。在线条上也是灵动轻巧,这和颜真卿的篆籀笔法写行书是有着本质的。特别是其“转”与“束”,在用笔过程中深藏法度,而又流畅舒朗,十分动人。如其代表作之一《试笔帖》就是如此,转而有停顿,束而又轻巧。从章法上说,董其昌的字非常舒展,字距很开,行书中长线条很多,还有一些草书字组,非常活泼,是整体面貌显得俊朗、开阔,又不失自然之趣,无刻意排列状。而其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地方就是细线条,纤毫毕现,婉转生动,弹性十足,除了怀素、良宽可以一比,历史上鲜见有此等书家。气若游丝般充满生机,又如蛟龙一样有气势。<br> 3、董其昌的书法“禅”意。禅是梵语“禅那”的省称,意为“思维修”,静坐息虑的意思。既然静坐就不求刻意,不强求,不考虑等,而书法是有法度的,法度意味着需要深思熟虑,加以时日、日复一日的琢磨思考才行,这本来就是矛盾对立的。一种矛盾的状态下,如何能做到把书法的笔法、结体、章法表达得非常合理呢?我们理解的“禅”,应该是安静、平和、甚至是有一些不偏不倚的淡淡的“中庸”,不刻意追求,自然成就吧。这其中让我想起了《论语》中“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句,品质和修养二者能兼具就好了,孙过庭《书谱》也用此来说书法,人本来的性格品质和后天文化修养,书法的质朴与后天的锤炼修为等都是很难兼得的,也很难做到统一。而梁译《摄大乘论》卷上:“无始世来,不从他闻,非师教授,非闻习学,自性得之。”认为无始以来,心非一异,具有能生一切种法的功能,是为自性得,亦即“自内证智”。这是佛语,是不依赖师长而自身所具有的智慧。自身具有的智慧,是“文质彬彬”中的“质”,董其昌的“禅”就是强调这一点,天性的东西,不装饰,也许在书法中特别是学到一定的程度时就特别需要这种特质。也或许,我们更需要小孩学书法时的那种天真无邪。<br> 总之,在学董其昌的书法时,平时在临帖和创作下了很多功夫,也会在董其昌的书学思想上研究,希望得到一些启示。 <h5> 她写字比较安静,每每总得临上个几个小时不休息,我也没有时常吩咐与打扰,因为她知道基本的学书原理,临帖——背帖——创作,我深知在背帖与创作上帮不了她,但有时候我很着急,总提醒她要背。在外人看来,是因为我天天教她,所以她进步快,实则是她不喜欢我一直说,所以我也并没有多说什么,全靠她自己临摹学习。还是印证了那句话,学书没那么高深与困难,多数都与自己的努力相关。<br> 她喜欢传统文化,学书法还是比较认真的,除此之外,她还常常对绘画、中国园林、楚菜文化、乐器等感兴趣,其总带着好奇心与热情去参与相关的活动。正因为如此,她又准备前往澳门科技大学读书,国际汉语教育相关的硕士,以此来提高自己,我深深地祝贺。<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胡飞</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中国书协会员)</span></div></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陆文婷书法作品欣赏</b></h1> 盧文婷,筆名:清淺 湖北随州人。現為湖北省書協會員,武漢巿書協會員。<br>入展情況:<br>尚意 ·湖北省第三届書法小品展入展(湖北省书协);<br>尚意 ·湖北省第二届行草展入展(湖北省书协);<br>武漢市第四届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入展(武汉市书协);<br>第十二届書寫大武漢暨第十三届武漢書法篆刻作品展入展(武汉市书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