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集体智慧,打造高效课堂——锡市六中高中政治组大教研活动

六中高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搭建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性的成长,12月22日上午,锡市六中政治学科组开展了主题为《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堂》的大教研活动。活动由高三级部政治教师燕丽君主讲,王文温老师和高倩老师参与讨论,高三备课组长孟显杰老师主持,校教研室指导教师和高中部全体政治教师参加会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会议第一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燕丽君老师从四个方面入手,带领老师们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p><p class="ql-block">一、关于党的二十大召开的背景、主题与意义。</p><p class="ql-block">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p><p class="ql-block">三、今后五到十年党和国家重点布局的四项重大战略任务 。</p><p class="ql-block">四、深刻领会二十大报告中的系列新表述新概括新论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党的二十大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深入学习、准确领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于新时代开展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报告指出,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发展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要高度重视影响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让教育全面回归立德树人的本质与宗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教育事业必须续写新的时代荣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会议第二项:</b>由王文温老师和高倩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内容进行讨论交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文温老师就本次报告内容提出问题:二十大报告与我们思政课所学的内容有哪些共通之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十大报告中有很多提法与我们的高中思政课堂所学知识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p><p class="ql-block">经济角度: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两步走战略、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经济、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实体经济、乡村振兴、区域协间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科教兴国、人才强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保障体系、就业优先战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想等。</p><p class="ql-block">政治角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人民至上等</p><p class="ql-block">文化角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交流互鉴等。</p><p class="ql-block">哲学角度:推进马克思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对规律的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观念、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等。</p> <p class="ql-block">高倩老师结合教学与生活实际提问:如何把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堂当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时,作为学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渠道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在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方面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特别是在对青年群体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的必然选择,是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前提。</p><p class="ql-block">一、理论逻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崇高价值信仰。</p><p class="ql-block">二、现实逻辑: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的运动。</p><p class="ql-block">三、历史逻辑:坚定“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历史自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本质上来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行动的认同。这种认同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依据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成的理性判断;二是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获得的情绪体验;三是吸取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历史经验的规律遵循。因此,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崇高价值信仰的理论逻辑;同时,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逻辑,坚定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生命线的历史逻辑,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会议第三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主持人高三备课组长孟显杰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发言。孟老师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希望全体教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嘱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用奋斗诠释初心,用专业承载使命,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新时代的教育事业奉献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家砥砺前行,民族巍然崛起,人民安居乐业,行业锐意创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走向新的伟大征程,党的二十大描绘了新的蓝图,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发态势。每一名思政课教师定会不忘初心,躬耕教育热土,挥洒满腔热忱,描绘晴空万里、鸟语花香的教育前程。</p>

二十大

思政课

社会主义

全面

老师

大中小学

逻辑

教育

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