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想象孩子在35 岁的时候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确实不会马上减少我们在他小学二年级磨磨蹭蹭不做作业时满腔的怒火,但这种想象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到底想让孩子学会什么,是那道简单的数学题,还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这两件事情,学习的方式和要花费的时间可完全不同。</p> <p class="ql-block">过度焦虑的父母有一个典型的特点,他们期待孩子赢在每一个当下,或者在每一步上都不能掉队,否则孩子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坠落之路。</p> <p class="ql-block">无谓的焦虑还可能带来我们根本意想不到的后果。</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紧张焦虑的时候,大脑会转入一个高度兴奋的状态,即使紧张焦虑的情绪消失了,它还是会继续影响我们的大脑。简单来说,紧张焦虑的时候,我们的神经会绷得很紧,大脑的情绪敏感性就增强了,但大脑总资源有限,一方面的功能得到了加强,另一方面的功能就会被减弱。</p> <p class="ql-block">在情绪更敏感的同时,精准辨别信息的能力就会降低。这是因为处理恐惧的大脑回路——杏仁核得到了更多的大脑资源,而负责观测信息的海马体就得做出牺牲,</p> <p class="ql-block">科学家们还发现,孩子各部分的大脑发育速度不同,处理恐惧的杏仁核比负责推理和执行控制的前额叶皮质要提前发育很多,所以在青少年时期,孩子们感知焦虑的能力非常强,但他们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调节情绪,特别容易受到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p><p class="ql-block">而在这个时期,孩子又往往处在青春期,难以和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