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途

代喜宁

<p class="ql-block">  白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东、南、北三面和湖北相接壤,是中原入陕进川的咽喉之地,古有秦头楚尾之称。2023年12月16日因工作原因我走进了白河县。</p> <p class="ql-block">  本该前一天在宋家镇审核结束就离开白河县,但因交通不便,只能在白河再住一晚。加上前一天西安下雪,所以怕高速封路,我就只好买了12月16日下午十五点十九从白河至汉中的K257,然后在汉中中转到西安。因时间充裕,在周总的陪同下我到白河县的AAA景区桥儿沟打卡一圈。</p> <p class="ql-block">  桥儿沟是一条原汁原味的明清老街,被誉为是研究汉水文化的活化石。桥儿沟街长685米,平均宽度2.8米,据历史记载桥儿沟是明朝建县初期唯一一条河街通往城内县衙的通道,当时还是山崖陡峭难以通行,直至清康熙四十年才在此开凿悬崖,铺设阶石,形成这一里多地的青石街道。桥儿沟不光是陕西特色小镇中存留完整的山城明清古街,更是全国现存独有的全台阶明清古街。我们是从桥儿沟中段的石板泉出发到北门,最后到汉江岸边结束。</p> <p class="ql-block">  石板泉又名凉水泉,开凿于清嘉庆六年,水质非常清澈,盛夏炎暑水凉若冰,爬到泉口用手都可以触及水面。</p> <p class="ql-block">  从石板泉出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罗家大院,看简介罗家大院是桥儿沟最悠久的老宅,1487年建成,光绪十四年被其后人重建。没有对外开放,我们也没进院参观。据说,在桥儿沟现遗留的还有卫家大院、衷家大院、耿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  桥儿沟的古泉比较多,我看到的有石板泉、甘泉、香泉、福泉,它们一律是凿岩建造,开凿巧秀,水质清澈,汇集成溪。除了我看到的石板泉是开放的,其他的泉目前都有人们用玻璃装了个小门,然后上了锁。听随行的人讲,清澈满盈的泉水无论旱涝从不外溢,一直保持那样的水位,可供居民汲取。</p> <p class="ql-block">  漫步桥儿沟,虽然没有多少来往的游人,但幽深的巷道、青青的石板、古朴的城门、秀澈的古泉、青砖灰瓦,马头墙、彩绘檐、摩崖石刻……既呈现出了白河的先民们移民来此凿岩建房的艰辛与智慧,又述说着白河码头在明、清和民国时发达的水运业、商贸业。</p> <p class="ql-block">  桥儿沟的街巷、城门、古建、石刻……延续着一方的历史和人文,在闲适愉悦的蓄积中等待涅槃。</p> <p class="ql-block">  走出北门,我们随行三人再度回首,看看这座曾被岁月和战火洗礼的大门,门高约4米,宽约3米,门上“天池关键”四个大字仍透出劲骨丰肌,圆润流畅的苍劲,守护和记录着历史。</p> <p class="ql-block">  走出桥儿沟就是汉江岸边,站在汉江口岸,对面就是湖北的郧县。两岸人民守护着这条江水繁衍生息,南水北调的水源就来源于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