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岩游记

知白守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百鸟岩又名水波天窗、延寿洞,位于巴马县甲篆乡西北面的漠斋山下。该洞是个独特的地下河溶洞,是大自然几亿年来的“杰作”。百鸟岩的成因主要是在地下河水对漠斋山不断的溶蚀、浸蚀、崩塌的漫长过程中扩大而形成。盘阳河自巴马甲篆乡吉屯白熊洞潜入山下,形成了1500多米的伏流暗河,然后从此洞流出,是盘阳河注入红水河前的最后一处伏流出水口。洞顶每隔两三百百米就有大小不一的自然天窗,射入的光线经折射、反射等照到水面上,犹如舞台上的光束,色彩纷呈,整个洞府被点缀如琼宫晶阁般,在没有任何人工装饰的情况下也能呈现出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洞中钟乳石千姿百态,各肖物类,水碧石净,光环影绕,其奇特的景象似桂林芦笛岩,又因非乘舟不能游览,游人赠予"水上芦笛岩"的美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洞中透过入口处,三角形的洞口如画家定景框,把远处青山和近处翠峦、绿竹、田畴、水面和垂钓渔人组成绝妙的画面,山如宝石,人若游仙,水光山色,交相衬托,令游客倾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洞顶岩泉四季飘洒,洞中冬暖夏凉,三伏宜避暑,严冬可避寒。据说,洞内距出口不远的厅堂中隐约可闻百鸟轻唱,蝙蝠和鸣,厅顶有岩燕、岩鹰、翠鸟、蝙蝠等飞行动物在此栖息,每当朝霞初升或夕阳西斜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岩燕飞出洞口贴水逐戏,蔚为壮观,因此得名百鸟岩。但我们这次来此,没有见识到资料描写的那种美妙场景,也算是留一点遗憾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百鸟岩必须乘船游览,沿途需要经历“,三天三夜”的神奇感受,给人一种奇妙之感。神奇的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出了一个独树一帜的巴马百鸟岩,尤其是每当阳光穿过巨大的天坑,给几亿年前形成的溶洞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也许从中你能感悟到巴马人健康长寿的真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两天去过的百魔洞是在岸上走,而百鸟岩是在水上游。百魔洞还有几盏照明灯,百鸟岩一盏照明灯都没有,拍照比较困难。洞内的环境有时像在“夜里”,有时又似是“白天”。“夜里”根本没法拍,“白天”的光线也很弱。那昼夜交替、光与影变幻的奇观,一般相机是很难把它表现出来。拍了不少,有影能看的不多,大家将就看吧。</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