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任乘鋈作为我学生中的一员,她对绘画一直热情不减,这几年创作出了大量的工笔人物画作品。</h3></br>由于她注重生活体验、注重独立思考、注重写生,其工笔人物无论从线条、造型、颜色还是题材上都很讲究,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面貌。画面呈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与细腻、温情与诗性,这是难能可贵的。期望她一如既往的坚持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工笔人物画作品。”—— 何家英<h3> 任乘鋈(1976—),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常驻于北京与四川两地</h3></br><h3>任乘鋈,师从何家英先生,主要研习工笔画创作,以现代人物见长,作品风格清新典雅、造型严谨。</h3></br><h3>曾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西部大开发”、“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第三届中国百家金陵”等全国大展,并获“世界遗产在中国”画展一等奖。入選十一届全國美展、十三届全國美展,作品散见于《美术》、《中国画家》、《工笔人物》、《2010年当代艺术文献》、《中国画》、《美术报》等专业刊物。</h3></br><h3>出版物有《任乘鋈人物画技法详解》、《中国当代艺术名家风范---任乘鋈卷》等作品。</h3></br><h3> 《自画像之二》 75*100CM 2010年 绢本设色·任乘鋈砚边随想(截选段落)<br></br><h3>文/任乘鋈</h3></br>遁入绘画领域,于我来说是件既惬意而又幸福的事情。<h3>很多人都在说:“一辈子能把兴趣和职业合为一体是件很难得的事儿”。</h3></br> <h3>《清若梦魂》 135*220CM 绢本设色·任乘鋈</h3></br><h3>不经意间自己在工笔人物画的领地里默默耕耘已有十几年的功夫,</h3></br>无论生活怎么辗转周折、期间风雨感同身受我却没有轻言放弃,<h3>就一直这么画着。<br></br></h3></br> <h3>《傣族少女》 75*100CM 2009年 绢本设色·任乘鋈</h3></br><h3>也许是自己纳于言表罢,</h3></br>很多时候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和想法就愿意通过画面去慢慢诉说,在一遍又一遍线与色的交织下,渐渐地积累完成了三四十张或大或小、像样或者不像样的工笔人物画,其中褒贬自有纷说,对我而言收获的永远只是过程中的点点滴滴,<h3>践行艰辛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h3></br> <h3>《妆》 75*100CM 2009年 绢本设色·任乘鋈</h3></br><h3>在我的绘画道路中,</h3></br>很多人都给过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没有他们的耳提面命真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也无法去揣测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br></br> <h3>《碧玉妆成》210*110CM 绢本设色·任乘鋈</h3></br><h3>在经历过一段现代人物画创作之后,</h3></br><h3>我开始把目光定位于黔东南少数民族的苗女。</h3></br>几次去贵州雷山西江苗寨和从江岜沙苗寨,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山野,目睹一群群苗家男女,他们以田园为诗、以歌舞为伴、以山花为妆、以米酒为饮、以山竹为音、以粗布为衫的生活场景,<h3>无不令每一个山外来客艳羡之极。</h3></br> 《守望》 75*100CM 2009年 绢本设色·任乘鋈<br></br> <h3>《金秋》 75*100CM 2009年 绢本设色·任乘鋈</h3></br>此时此刻,<h3>你总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喟叹。<br></br></h3></br>天与地、山与人、和谐而美好,又哪能是久居都市的人能堪比的呢? <p class="ql-block">《岜沙儿女》 110*210CM 2012年 绢本设色·任乘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守望》、《满月》所记录和承载的母子情深也许只不过是我们每个人儿时的一段记忆片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离我们已经很远但是似乎又很近,但愿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要淡忘。</p> 《满月》 80*180CM 2013年 绢本设色·任乘鋈 <h3>《岜沙姊妹》 80*180CM 2013年 绢本设色·任乘鋈</h3></br><h3>《遥远的记忆》更多的是让我思索那种传统的农耕文明、那一段男耕女织的场景,</h3></br>“织布染色”也许对每一个生活在幸福怀抱的孩子们来说恍如隔世,“织布染色”的价值和意义已经打了无数次的折扣,而在那遥远的地方却依旧存留,但是若干年过后,这一切还在吗?这一切还有意义吗?<br></br><h3>这是我们都需要思索的事情。</h3></br> <h3>《遥远的记忆》110*210CM 2013年 绢本设色·任乘鋈</h3></br><h3>同样的,我也画一系列的苗族女孩,</h3></br>她们或悲或喜、或歌或舞、或静或动,不管怎么样,那份质朴与单纯已久驻心田,<h3>相较于都市女孩中那种矫情与造作,</h3></br>我更欣赏她们身上所透出的含蓄与温婉、自然与真切。<br></br><h3>这也许就是我钟情于斯不悔的理由罢。</h3></br> 《苗女系列之一》 80*80CM 2010年 绢本设色·任乘鋈 《苗女系列之二》 80*80CM 2010年 绢本设色·任乘鋈 《苗女系列之三》 80*80CM 2010年 绢本设色·任乘鋈 《苗女系列之四》 80*80CM 2010年 绢本设色·任乘鋈 《苗女系列之五》 75*100CM 2011年 绢本设色·任乘鋈 <p class="ql-block">《苗女系列之六》 75*100CM 2011年 绢本设色·任乘鋈</p> 《苗族姐妹》 75*100CM 2012年 绢本设色·任乘鋈<h3>生活的希望、往往需要艺术去点亮。<br></br></h3></br>吴冠中先生曾经感言言:“100个吴冠中不如一个鲁迅”。<h3>确实,</h3></br><h3>在儒家思想中“成教化、助人伦”的入世思想下,</h3></br><h3>绘画艺术的震撼力也许敌不过其他姊妹艺术。</h3></br> 《守望·家园》 135*210CM 2014年 绢本设色·任乘鋈<h3>但是,</h3></br>绘画自有独特而恒久的力量把芳香撒入人的心田。<br></br><h3>而当每一个真正的画者都拿起画笔的时候,</h3></br><h3>我深信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会让这个世界布满新的气象。</h3></br> <p class="ql-block">《盛世·和风》 175*230CM 2019年 绢本设色·任乘鋈</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w_yNeTwvFP2bog3IQd7Xv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