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匠心耕耘显风采,以赛促教共成长。为进一步促进我校青年教师积极钻研新课程理论,不断更新新的教学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更好的为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提供锻炼的平台,以“青蓝工程”为平台,切实推动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培养我校优秀青年教师,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校研究决定,于2023年12月5日下午在我校南区六楼录播室开展“杏坛杯”语文青年教师教学校内选拔比赛。</p><p class="ql-block">        以赛促研,各显风采。本次活动共有13位优秀的语文学科青年教师参赛,参赛选手通过抽签决定上场顺序,参赛教师们根据《琥珀》一课的教材进行积极探索,精心设计,大胆尝试,各显特色,为大家进行了灵活多样、趣味盎然的教学展示。</p>  <p class="ql-block">  陈志瑞老师在《琥珀》一课的片段教学中以解说员和科学家角色互换,进行情景创设,让学生快速进入情景,以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再想象中进行猜测,提出问题,由学生进行科学的解答。</p>  <p class="ql-block">  张文欣老师的《琥珀》一课片段教学以“松脂球变成琥珀需要经过哪些过程”为主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在最后总结板书回顾一整节课的内容,推荐课后阅读书目《乌拉波拉故事集》。</p>  <p class="ql-block">  蔡媛媛老师在教学中以“琥珀是怎样形成的”为主线问题,结合课后阅读链接中的资料,引导学生运用查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问题,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p>  <p class="ql-block">  余梦冬老师在《琥珀》这一科普作品的教学过程落实单元主题和目标,以“博物馆里的化石是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的”作为贯穿始终的学习情境,通过筛选关键问题并试着解决,来理解作者推测琥珀形成的依据,并引导学生较流畅、较清晰地讲述琥珀的形成过程。</p>  <p class="ql-block">  陈煜莹老师的片段教学首先从琥珀形成的“巧合”切入,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回顾松脂球形成的过程。再通过琥珀形成的“巧合”的探究,把握几种推测方式,得出推测要有依据的结论。最后通过单元语文要素“学会提问”的过度,点出琥珀的价值,并进行拓展阅读任务的布置。</p>  <p class="ql-block">  方菱菱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它的独特罕见。根据学生的提问,把提问题方法分为根据文本内容提问题,针对文章写法提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问,引导学生明白了这是一个生动形象、具有一定科学性的故事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把琥珀形成的过程说得清晰、生动。</p>  <p class="ql-block">  苏丽芳老师利用科普文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思辨性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苏老师紧紧抓住课后习题,引导学生从局部到整体,运用结构图,引导学生发现、梳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推测的依据,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总结解决问题的办法。</p>  <p class="ql-block">  翁秀钦老师在教学中先回顾上节课提问的方法,针对内容、写法、启示提出问题。接着,从琥珀发现的过程入手,探寻琥珀的价值,引出“推测”一词。从“推测”得出已知的结果是“透明的琥珀”,未知是“琥珀形成的过程。”从而解决“琥珀形成的条件”这一问题。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得出琥珀形成的条件。通过查阅课后阅读链接,知道琥珀的形成是地壳运动和沧海桑田巨变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  张瀛老师在片段教学中主要抓住“作者推测琥珀石化的依据是什么”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借助查找关键信息、朗读、对比等方法,合作得出琥珀石化的两个条件。</p>  <p class="ql-block">  林璐莹老师在教学中紧扣单元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带着学生始终以探究的态度走进文本。以学生提出的“琥珀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为主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查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注重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并强调教学评一致,以博物馆招聘小小讲解员为情境贯穿片段教学,最后评出金牌讲解员,让这节课更加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寓学于乐。</p>  <p class="ql-block">  王婷老师的片段教学以“推测”一词贯穿始终。首先从阅读方法切入,引出课题。再通过阅读链接与课文内容相对应,探究琥珀形成的过程,得出推测要有依据的结论。最后点明,阅读要大胆提出问题、这是其价值所在,并布置拓展阅读任务。</p>  <p class="ql-block">  林雨青老师的片段教学以小记者提问的情景任务,带领学生提问解疑,探究琥珀形成的经过,并通过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琥珀形成的过程,同时,让学生明白推测要有依据,展现了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与趣味性。</p>  <p class="ql-block">  连林丹老师的《琥珀》片段教学通过创设博物馆招聘小小解说员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堂,以合格解说员的考核相机复习上一节课主要内容“琥珀是如何形成的”。接着,组织小组讨论以成为优秀解说员要了解参观者的心理为契机,鼓励学生大胆讨论积极质疑。课堂提取学生问题进入学习单,并自主利用预测方法解决问题,聆听问题。最后总结预测依据,升华情感,崇尚科学,热爱自然。</p>  <p class="ql-block">  匠心教学,异彩纷呈。评委们经认真评审,从教材解析、片段教学、现场问答、解题析题等方面,对参赛教师们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了指导建议,帮助青年教师们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本次“杏坛杯”语文学科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智慧与妙思碰撞,展示与分享共存,有效地促进了教学交流,激发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能力,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教师们将以本次教学比赛为契机,互相交流教学心得,取长补短,积极推进课堂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潜心教学,努力探索,收获成长!</p>  <p class="ql-block">【审核】林安娜  刘熠</p><p class="ql-block">【撰稿】陈岚</p><p class="ql-block">【摄影】郑凌燕 何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