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闽东北传统村落与寺、院随访

股工

<p class="ql-block">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截止到2023年3月,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已达到5106个 。</p><p class="ql-block"> 我曾于今年11月上中旬作专题拍摄古廊桥时随访了这些传统村落或寺院。由于时间关系及气候的影响,没有作深入的了解。</p> 山下村 <p class="ql-block">  山下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城西南,属鸬鹚乡,距离鸬鹚7公里。2018年12月,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p> 库村 <p class="ql-block">  库村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南浦溪镇建成区,前有新浦溪萦绕,后倚白云山,左右群山环抱。 库村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古村落,有记载的开村历史已有1200多年。</p><p class="ql-block"> 库村的古村落布局沿袭唐宋时期的特色,其别具一格的鹅卵石地面和山墙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世英门。库村以世英门为界,分为两个小村,东为吴宅,西为包宅。世英门又名石门楼,该门楼全部用石头建造。</p> <p class="ql-block">宋代石碶门楼——世英门</p> <p class="ql-block">唐代御赐——清阴井。</p> <p class="ql-block">宋代特色的街巷——世英巷。</p> 时思寺 <p class="ql-block">  时思寺位于浙江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西二村,海拔一千多米的白象山上。</p><p class="ql-block"> 时思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原是梅元员的守墓庐。据《梅氏宗谱》记载:该地梅开,有子元员,幼年六岁,能守祖墓,三年不离。地方官为了表彰其孝德,逐级转奏。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降旨礼部,旌表元员为“孝童”,守墓庐为时思院。</p> 雪溪胡氏大院 <p class="ql-block">  雪溪胡氏大院位于浙江省泰顺县雪溪乡桥西村,当地亦称石门楼。胡氏大院系江南少有的大型合院式民居,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做工精致,具有很高的文物综合价值。胡东伟从道光十二年(1832)起至同治甲戌年(1874)先后建造了胡氏大院、凤垅厝、凤垅头厝等民居,前后历时40余年,胡氏大院亦是经过前后三次的建造才形成今天的规模。</p> 龙潭村 <p class="ql-block">  龙潭村,隶属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位于屏南县东部。</p><p class="ql-block"> 龙潭村四面环山,一条小溪从村中流过,溪水清澈见底,横跨溪面七座石,村尾最古老石拱桥大约建于明代,清代间在桥面又建了桥厝,整桥雄伟壮观。</p><p class="ql-block"> 龙潭村的传统文化为“四平戏”;特产为“龙潭黄酒”。</p> 夏地村 <p class="ql-block">  夏地村位于福建屏南县屏城乡,古称二十二都八保华地境,村民纯为郑姓,始祖郑宗安是浙入闽始祖郑昭后裔,在后周任相位,自河南入闽定居汾阳,是前汾溪村郑氏的开宗始祖,繁衍三支,第二支派郑均志公迁厦地,为厦地村始祖。厦地村,历史上素有屏南四大书乡之一的美称。</p> 圆洲村 <p class="ql-block">  圆州村地处浙江泰顺县司前镇里光溪畔,为罗阳吴氏迁居圆州后逐渐形成。现存古民居四座宗祠一座,总体品位较高。现为台边行政村下的一个自然村。作为一个村落,圆州村曾经繁荣一时,一百多年来由盛而衰,古村落现存古民居四座、宗祠一座。古建筑总体品位较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