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要求-1

胡平英hpy

<p class="ql-block">由于整个社会GDP在高速增长,因此,行业营收与GDP的比值会呈现一种抛物线走势,在抛物线的上升周期,行业效率增速较GDP增速更快,会出现行业就业人数的激增,但当抛物线进入下降周期,市场要求行业同步减少从业人数,人数的减少对应着行业效率的提升。</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市场之中,中国企业往往忽略市场的这一客观要求,无论跨国公司垄断的汽车行业,还是国企垄断的石化、重化、教育、医疗,就业人数有增无减都是一种普遍现象。当然,最为典型的是农业,由于农民无法真正完成就业的迁移,最终使几亿农民被锁死在土地上,从而使真实农业效率不断下降,并走向竟底。之所以会出现农业效率不断下降,走向竟底的原因在于:其他行业效率的提升拉高了农民的生存成本,导致土地产出与农民开支之比不断降低,在几乎清零的背景下,农民选择摆荒是一种量无奈的反抗。农业效率不能获得提升,又引发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既然土地实际产出几乎为零,那么,房地产、厂房可以轻松获得廉价土地,如果不能终止低效农业,那么,房地产和厂房对土地的入侵是不能停止的,而显然这也是靠霾不能得到根治的原因所在。</p><p class="ql-block">大自然是慷慨的,并不向人类收取资源使用税。因此,对市场整体而言,所有成本都是人力成本。由于就业不断向外迁移,因此,当城市化接近尾声,整个社会效率实际是最高的。需求的坍塌导致社会实际效率出现坍塌,为了维持这一效率,人类往往无中生有的创造需求,最低端的手段显然是将自己耕地拿来做试验,这比金融泡沫、庞氏骗局更加可怕。</p><p class="ql-block">要提升效率的唯一手段是创造一个绝对轻松的社会环境,使劳动力分批次的,主动选择退出实体劳动,随着,劳动者的退出,高效率、高净利润的循环将被重新开启。历史上,福特发明流水线后,凭借高效率不仅开启了8小时工作制,还带给了劳动者周末休息。</p><p class="ql-block">在现有的格局之下,如果政府和企业不能考虑在劳动者工作时间上进行创新,那么,效率递减的农业的今天,就是中国整个社会效率的明天,原因无他,物价暴涨对消费的抑制和无限多劳动者无限时加班会使效率不断下降,人民币的购买力不断缩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