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D24,192公里,边坝—丁青</b></h3> 离开云雾缭绕的边坝,我们去丁青。 边坝到丁青是全长192公里的503县道,大部分是非铺装搓衣板路。 怒江边上的那段路在山崖上,塌方、滑坡、水毁随处可见。<div> 一辆从丁青过来的车,开车的帅哥力劝我们停止前行:“太可怕了,塌方的路好窄,搞不好就掉下去啦。”“你能过来,我就能过去。”我们的老司机们没理会好心的小鲜肉。<br> 塌方的路段真的是窄,感觉半边轮子要悬空了。开车的几位男士艺高人胆大,坐在副驾驶室的女士们位临深渊,胆战心惊。<br></div> 过了那段悬崖路已是下午1点多,我们找了一处路面稍宽的地方野餐。<div> 紧张过后的轻松,突然发现身边的风景是那么美丽。</div> 更美丽,不,更壮丽的风景还在后面,在翻瓦拉山的那一段。<div> 站在瓦拉山垭口,远处,连绵不断的雪山,近处,浑厚大气的丹霞,橙红、棕红、殷红……,高原红,盘山公路在丹霞地貌的腹地如银蛇般狂舞。</div> 丁青县在红土地的山谷里,海拔3830米。<div><div> 丁青,藏语意为“大台地”,古称“琼布”,317国道穿境而过。<br><div> 领队姐姐的车被乱石扎破了轮胎。好在轮胎是坏在离县城不远的地方。</div></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D25,142公里,丁青—类乌奇</b></h3> 孜珠寺在丁青县的孜珠山上。<div> 从G317的岔路进山,岔路口新修了景区标志,估计以后这里是收费大门。</div> 寺庙在海拔4800米的山顶。从山脚到山顶10公里,海拔爬升近1000米,全程是碎石子的搓衣板土路。<div> 在藏语里,“孜珠”意为六座山峰,六座山峰也意为六道轮回吧,轮回不易,所以山路也难。</div><div> 孜珠寺活佛丁真俄色曾说过:“孜珠寺不是一般人能去的,除了非常有缘分的人……”<br></div> 这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西藏本土宗教—雍仲苯教寺庙。漫长的岁月必是传奇的历史。 远远望去,层层叠叠的佛殿和僧舍在缥缈的云雾中,恍若云顶天宫。<br> 近看,悬空的庙宇,怪石嶙峋的山峰间修行小屋镶嵌在岩壁之上,那山峰,有的孤傲矗立,有的被掏成巨大的空洞。那空洞,如悬空的镜子似能照见世间空性。 以寺庙为中心在寺庙外围有大、中、小三条信徒日常朝圣的转经道。<div> 我们沿着近3公里长的最小的一圈转。这条转经道是不到2米宽的台阶,台阶在悬崖边随着山势上下起伏。</div><div> 山的后面,五彩经幡在空中随风烈烈,317国道在山谷里向远处蜿蜒。</div> 据说每年6月底,孜珠寺有一年一度的法会。每逢藏历鸡年,会有为时数日的大型神舞“天堂与地狱”,向众生展示因果报应。<div> 因为高高在上,与世隔绝,苯教佛法的经典、仪轨在这里得到了完整的保存和继承,全藏地区,也只有这里可以重现大型神舞的原貌。<div><div> 此时没有法会、神舞,聚集的兀鹫却意外的让我看到了正在进行的天葬。</div><div> 4800米的高海拔,离天那么近的地方,我的大脑因为缺氧而虚空,虚空得可以安安静静的看兀鹫们的盛宴。<br></div></div></div> 肢解尸体让兀鹫啃食,虽然近在咫尺的血腥场面令人心理不适,但现场当地人那平静的表情告诉你,这只是人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习俗而已。<div><div> 藏族的人们认为,人死后灵魂已经进入新的轮回成为另一个生命,滞留的肉体不过是一件失去效用的“皮囊”,用“皮囊”来喂食兀鹫,是最尊贵的布施,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div><div> 在汉族看来这是惊世骇俗。汉族的人们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死后要留下全尸入土为安,只有肉身不烂,人死后才会升天。</div><div> 其实“人死如灯灭”,作为人生的最后一个礼俗—丧葬习俗,天葬,火葬,墓葬,水葬……各地不同源自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想通了便释然。<br></div></div> 下到在孜珠寺上看到的山谷里,沿317国道继续往东,乃查莫玛尼堆在距丁青县城东南30公里的绒通乡,它是西藏最大、最有名的玛尼堆之一。<div><br></div> 这是个不像景点的景点。导航到了跟前也没看到任何与景点有关的标识。按当地人指点,我们在民居旁的小路下去才看到藏式的村庄里一大堆石头被顶着白塔的转经筒围墙围着。<br> 这堆石头可是有来头。<br> 百度:相传文成公主赴藏联姻行至绒通乡,因向神像顶礼的时辰已到,对面的草坪上显现出了11尊人体大小的佛像,公主立即向佛像献上供品,并顶礼祈祷。此刻天空出现了许多七色彩虹,公主便将此地命名为花色圣地,并将一块刻有六字真言的石块放置在地上,插上经幡。从此,藏族同胞经过这里,都要奉上刻有佛言、佛像的石块,世代相袭,便形成了这里巨大的玛尼堆。 进入类乌齐地界,卡玛多塔林在317国道旁。 卡玛多是一个地名,这地方以前叫巴夏,巴是古代藏族的一个姓氏,而夏在藏语中指的是东部,巴夏是由一个家族聚集地慢慢演化而来的,后来撤区并乡时,改名为卡玛多乡,这个塔林便因此而得名。<div> 据说,这塔林是世世代代的巴夏人慢慢修建起来的,它们的修建大多都超过100年,保存最古老的更是有接近800年的历史,有着早期佛塔的四方形外形,不同于今天常看到的圆形白塔。</div> 这也是个不是景点的景点,没有收费大门,也没有游客,只一僧人坐在有些破的门前靠着斑驳的墙壁晒太阳。<div> 他是巴夏人的后裔吗?</div> 一路有秘境,有美景,就是没有饭店,中餐免了。到海拔3790米的类乌奇县已是下午。<div> 找了一家开业不久的酒店住下,再到名为“红辣椒碟碟香”的饭馆把肚子填饱。</div><div> 好好休息,下一站江达,有300多公里近7个小时的路要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