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晨伴着春风,沐着阳光,带着几许的激动,同学们在前操场集合,准备迎来本学期的研学活动。</p><p class="ql-block">  在陈副校长,和研学导师对我们的叮嘱过后,我们就乘上大巴,出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车后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文昌街,一起参观,了解沙县小吃的历史,知晓了来源,也领略到了属于沙县小吃的本土文化。</p><p class="ql-block">   快看,同学们一个个竖起耳朵听,拿出研学手册,一个个认真的写,还有同学拿出相机📷,认真的记录下时时刻刻。每一个同学的眼神都追随着讲解员,生怕自己落了哪,不愿放弃一丁点儿的细节。</p><p class="ql-block">  “美味来自千捶百打”这是什么?有的同学提出了疑问,“同学们,这个就是扁肉Q弹的秘诀哟,这每一位师傅都会有擀杖敲上几百次,甚至几千次,从而使得自己做出来的扁肉口感更好”讲解员耐心的给同学们讲解到,这也让同学们更加了解了沙县小吃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等大家都参观完后,就到了大家都十分期待的环节了——亲身体验做扁肉的感觉。同学们洗完手后一个个迫不及待的冲向自己的座位上,想要赶紧开始体验活动。</p><p class="ql-block">  等每位同学都准备就绪后,我们的“美食老师”就开始教学,手把手教同学们怎么制作。大家都坐在位置上,摩拳擦掌,耐心的倾听着老师说的每一句话,生怕自己漏了哪,自己的实验过程出了什么差错。“就像这样”老师边说手上边将肉泥往混沌皮上一粘,肉泥便粘在上面,再轻轻一捏,一个混沌就算完成了。“老师这样会不会露馅啊”有些同学实在是看馄饨不是包的很紧,于是提出了疑问。“放心吧,不会的。”在老师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之后,同学们就放心的包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好了好了,在自己忙活了大半天之后,终于可以在热锅上煮上自己包的馄饨了,再一煮,一碗热腾腾的混沌就完成了。但是在这过程中汤底可是十分有讲究的,老师介绍说到这里面不需要加酱油,盐巴,鸡精等调味料,只需加上我们的秘制骨汤,这味道绝了。这么一说,同学们更加期待了。</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你们的混沌来喽!”阿姨一喊,便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纸碗装的混沌,刚刚从锅里捞出来,热气腾腾,仿佛在烟雾中都,能闻到属于混沌的浓郁香味。“啊!真香!”猛吸一口,热油浇上葱,在味蕾中炸开。每位同学都迫不及待送入嘴中,整个研学基地盈满混沌香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真好吃!吃得饱饱的!”同学们在吃完后满足的说到,“同学们都吃完了吧,现在带你们上楼,参观一下沙县小吃到底是怎么成功转型的”讲解员,说罢,便带我们上了二楼。这里更多的就是将科技融入沙县小吃,真是成功的转型方式,果真应了那句标语“不是不能致富,只是你没有找到方法”真是没想到,外表看似小小的实践基地,实则暗藏玄机呢。</p>  <p class="ql-block">  下午在车上休息片刻后,我们来到了第二站——夏茂遗址。讲解员详细的给我们介绍了在这里发生的历史:在当时从三明出发时,红军一共就有八万多人,而我们三明就占了三万多人!作为当时长征中的左膀右臂,但是在湘江战役之后,在长征后能够幸运存活下来的却只有73人!这些数字不无时无刻的提醒着我们,我们的革命先烈,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作出了多么壮烈的牺牲!</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也是十分认真的记录下,历史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  到了最后,我们前往俞邦村,当时在2021年3月23日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到访过这里,并在这里做出了重要指示。同学们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线,一起参观了一遍,俞邦村作为沙县第一个将沙县小吃带出三明市的乡村,有着重大意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天辛苦但伴着快乐,开心的研学旅行后,在一张八年段大合照的照片下我们的研学之旅落下了帷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