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活动理念认知行为疗法(CBT)提出“让人们用图表的形式看待自己的想法通常很有帮助”,而“饼图”技术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图表。“饼图”技术在引导人们正确归因、全面看待事情上有明显的效果, 是一种把思维从单维度向多维度推进的有效方式。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已经学习了运用饼图表示比例,这使得这项技术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本节课选取“ 饼图”技术,作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的辅导工具。用“饼图”贯穿全课,引出了“面对缺点”“自我肯定”“全面认识”“拥抱自己”四种悦纳自我的心理技巧。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点,我们要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 2. 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发现可爱的自己,悦纳自己; 3. 情感目标:通过“饼图”创编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完美”的自己也可以很可爱。活动方法游戏法,案例讨论,“饼图”技术。活动准备1.将学生分成活动小组,每组 5~6人; 2.根据小组数量,准备活动材料,每组材料包括:马克笔若干,双面胶一卷,树叶若干,废纸片少许; 3. 按照学生数量,制作“完美圆”。活动对象小学高年级学生活动过程一、团体热身阶段:跟我这样做导语:孩子们, 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作“ 请你跟我这样做”。 游戏规则:老师会指定某一类同学,然后说:“请你跟我这样做”,说的同时,做出一个动作;认为自己属于此类的同学要跟着说:“我就跟你这样做。”说的同时,做出和老师一样的动作。教师请一位同学来读游戏规则,之后请一个小组同学和老师一起演示游戏; 开始游戏。 (1)“女生”,请你跟我这样做,拍手。 (2)“男生”,请你跟我这样做,点头。 (3)“戴眼镜”的同学,请你跟我这样做,猪鼻子。 (4)“扎辫子”的同学,请你跟我这样做,拉辫子。 (5)“会画画”的同学,请你跟我这样做。 师:孩子们,正是这些特征组成了“独一无二”的你。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游戏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调动起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心理活动氛围;二是让学生回忆起前两个课时的学习内容, 明白所有的特征组成了他们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二、团体转换阶段:乔蒂的烦恼1. 教师导语:有一位叫“乔蒂”的女生,正因为她的一个特征而烦恼,我们一起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截取自电影《乔蒂的烦恼》)。 (1)是什么特征,让乔蒂觉得烦恼? 生:个子太高。 (2)是的,因为个子太高,乔蒂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让她很烦恼,她觉得这是她最大的? 生:缺点。 (3)那么,你怎么认为呢? 2. 教师小结:感谢你的善良鼓励。其实,我们不仅仅应该这样告诉乔蒂,更应该这样告诉自己,因为“不完美”也可爱。(揭题)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发现“可爱”的自己,并请悦纳自己。设计意图通过乔蒂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当一个特征成为我们的“烦恼”时,它就变成了我们的缺点。那么,该以什么态度面对缺点呢?揭示我们的课题。三、团体工作阶段(一)面对缺点:你的“不完美” 1. 教师导语: (1)“完美”就像这个圆,毫无缺陷,然而我们每一位同学身上一定也和乔蒂一样,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谁愿意跟我们勇敢分享一下自己最大的缺点? 学生分享。 (2)感谢你们的分享。个子太高的缺点让乔蒂很烦恼,所以在这个圆中占了 40%,(板贴 150度圆,见图 1)那么你的缺点呢?老师想请大家在“完美圆”中写下自己最烦恼的一条缺点,并画出它的比例。 2. 学生活动。 (1)组长取出“完美圆”,分发给每位组员; (2)活动时间为 30 秒,音乐响起。 3. 互动展示:谁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不完美”?它占了多大比例?学生分享。 4. 教师小结:老师高兴地看到大家都展开了积极的分享,这就是我们悦纳自己的第一步——“面对缺点”设计意图将“饼图”技术引入本环节,通过“饼图”比例让学生感知“缺点”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烦恼,并了解每个人都有缺点,而悦纳自己的第一步就是面对缺点。(二)自我肯定:魔力的句子 1. 教师导语:乔蒂的一位朋友送了她一双高跟鞋,并跟她说了一句有魔法的话,让乔蒂“完美圆”中的不完美小了一大块,只剩下了 30%(见图 2),你们猜猜,这位朋友说了什么? 2. 出示课件: 句型:乔蒂,你虽然个子高,但是正因为你高个子,你可以 。 音频揭秘:乔蒂,你虽然个子高,但加上这双高跟鞋,我保证你就是舞会里的超级名模!3. 教师引导:乔蒂的朋友真是一位不错的“心理教师”。你们能不能也来做一做我们班同学的“心理教师”? (2)魔力句型 A. 你虽然内向,但是也因此 。 B. 你虽然现在 ,但是未来你 。 C. 你虽然这次 ,但是下次你 。 (3)采访:听了同学们的话,你的“完美圆”有什么样的变化?那么我们再来鼓励一下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吧! 4. 活动规则: (1)组长从“信封袋”中抽取一个序号,被抽到序号的同学,再次勇敢分享自己的不完美; (2)然后从被抽到同学的右手边开始,每位同学用这个句型,帮助分享同学进行“自我肯定”;(3)活动时间为 3 分钟,音乐响起。 5. 活动采访:你听到了什么?你的缺点比例需要调整吗? 6. 全体肯定: 我们班的同学很了不起,都是很好的“心理教师”,那么现在你们做一做自己的心理教师吧。每个人都用“魔力句型”进行自我肯定。 7. 活动小结:现在再去想想你的不完美,它的比例还是那么大吗?如果觉得需要调整,老师再给你们 30 秒,重新画一下。设计意图继续运用“饼图”技术,让学生感知当我们学会“自我肯定”,多用“我虽然 ,但是我 ”这样的句型鼓励肯定自己时,缺点带给我们的烦恼自然就会降低。(三)全面认识:定义你自己 1. 教师导语:“不完美”比例变小的乔蒂,在学校舞会上穿上高跟鞋,站上了舞台,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 2. 视频播放:乔蒂的“完美圆”又发生了变化,她在上面写上了“钢琴弹得好”“成绩最好”这两个优点。不仅如此,她觉得这两个“优点”在她的“完美圆”中的比例远远大于个子太高,于是“不完美”比例只剩下了 20%。(见图 3) 3. 教师引导:“全面认识”自己让乔蒂的“不完美”又小了一些,我们是不是也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呢? 4. 活动规则: (1)在“完美圆”中,添加上我们更多的特征,写得越完整越好; (2)并根据你写的特征,重新规划“完美圆”的比例; (3)活动时间 3 分钟,音乐响起。 5. 活动分享:谁愿意来展示你现在的“ 完美圆”?和一开始相比,它有了怎样的变化?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饼图”中填写出自己更多的特征,当更加完整全面地认识自己时,原来在意的那个“缺点”自然而然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四)拥抱自己:“不完美”也可爱 1. 教师导语:跟着乔蒂,我们一起把最在意的“不完美”渐渐变小,但是它并没有消失,它依然存在于我们的“圆”上,让我们的“圆”缺了一个口子。(教师边说边剪下“不完美”的部分)我们应该把这个不完美的圆丢弃吗?它真的没用了吗? 2. 教师引导:是啊!虽然它“不完美”,但是可能它因此更可爱了呢。(展示图贴作品模板) 3. 活动规则: (1)以小组为单位,用“不完美”部分制作一幅“可爱”的作品; (2)可以利用每组的活动材料,包括:马克笔若干,双面胶一卷,树叶若干,废纸片少许; (3)活动时间 5 分钟,音乐响起; (4)完成活动后由组长将完成的作品板贴至黑板上。 4. 教师小结:老师惊喜地看到了你们的不完美变得那么“可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教师”,要学会“拥抱自己”,拥抱自己的优点,也拥抱自己的不完美。设计意图将“ 不完美” 的部分变成一个个“可爱”的头像。这些头像正代表着每一个孩子,虽然他们不完美,但是他们依然可爱。让学生形象地体验到“不完美”也可爱。四、总结阶段:无敌小可爱教师总结:通过这堂课学习,我们勇敢面对了自己的“不完美”,也感受到了“不完美”原来可以那么可爱。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在未来的生活中给予自己正面的肯定,全面认识自己,更要学会拥抱自己,请相信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可爱”。让我们一起跟着视频里的老师,来做“可爱操”。 播放《无敌小可爱》,学生起立跟做,自然结束本节课。活动反思自我悦纳能力的培养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指接纳自己人格中的优点与长处,也要接受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在接受不足的基础上,更要为完善自己而努力,不失去自我成长的信心与勇气。 本课通过电影《乔蒂的烦恼》中乔蒂的故事引入主题,通过“饼图”技术串联全课,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接纳不完美却可爱的自己。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因为容貌、身材、性格等诸多方面产生烦恼, 这些烦恼在他们的“ 饼图” 中占据了极大的比例。本堂课通过“ 面对缺点”“自我肯定”“全面认识”几个环节的活动,引导学生不断调整“饼图”比例,发现原来那个不完美的比例并不像自己想得那么严重,缓解了学生因此产生的不良情绪。“拥抱自己”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为手中的“饼图”,在精心设计、动手制作的过程,体验自我提升,变得更加可爱的美好感受,从而悦纳自我,增强自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