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去昌江县的路上看到路牌写有:月大风情村,开车进村一点风情村的样子都没有看到,问当地村民才得知还没有建设,只是有这个想法,有关部门就把牌子挂到路边了。村民说我们也不是第一个来的游客了,真搞笑。</p> <p class="ql-block"> 在大月村没看到“风情村”,但看到这个牌子,一下把我们带到六七十年代,飒爽英姿的海岛女民兵的形象出现在脑海里,当时全国各地都有民兵,全民皆兵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仿佛又在耳边响起……。</p> <p class="ql-block"> 沿途看到种植火龙果的基地。火龙果的架子上都挂满了灯泡。为什么要挂灯泡呢?科普一下:火龙果晚上开灯是因为在生长阶段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长,白天光照时间不足时,在夜晚通过开灯补光的方式加快生长速度,火龙果在夜晚补光时,根据生长阶段调整开灯的时间,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p> <p class="ql-block"> 火龙果开的花,特别漂亮,它像琼花一样花期短。火龙果是夜里开花,工人要在夜里借助灯光进行人工授粉。</p> <p class="ql-block"> 棋子湾是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的一处海岸,这里既有平缓沙滩,也有怪石嶙峋的礁石海滩,其中还分布着其他各异的棋子石,景色非常奇特,棋子湾人少清净,海水清澈见底,海沙细软。这里也是西海岸上未被开发的原始海滩,长约20公里,分大角,中角,小角三段。</p> <p class="ql-block"> 棋子湾的礁石海滩上,礁石非常好看,在阳光照射下变成了红色。</p> <p class="ql-block">棋子湾沙滩。</p> <p class="ql-block">在棋子湾小角公园看日落。</p> <p class="ql-block"> 昌化古庙是昌化人的精神信仰之地,金童玉女站立两旁。我们没有去对时间,关门留下遗憾。</p> <p class="ql-block">拥抱大海!</p> <p class="ql-block"> 在昌化镇小角可以体验赶海,早起可以捡到小海螺和小螃蟹,但我们起晚了,来到海滩边渔船都回来了,只见小朋友们在沙滩上玩耍,相片中大一点的男孩告诉小一点的男孩说我们是大陆人,我问他你是哪里的人尼,我是桂林的,但很小就跟父母来这里打工定居了,自然成岛上人了。我告诉他们大陆人岛上人我们大家都是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 海边儿童从小与水打交道,我站一旁看他们堆沙筑城堡,刚完工,一个浪海打来,倾刻城堡没了,又重新开始,周而复始玩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离开昌化镇我们来到儋州市东坡文化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 儋州东坡书院位于中和镇东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东坡先生的讲学场所。这是“东坡桥”。</p> <p class="ql-block">东坡书院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载酒亭中有十二根朱红色的圆柱支撑起翠顶,柱子上镶着东坡先生与春梦婆攀淡、惜别儋州百姓为内容的木刻及词匾,图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坡先生在儋州三年的生活情景。</p> <p class="ql-block"> 看着东坡先生塑像,脑子里看过有关苏东坡书藉里描写的情景一一再现,一代文豪的豪迈诗词绵延不绝地根植在每个人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 东坡祠堂上的木匾“海外奇踪”、“一代传人”、“鸿雪因缘”,都出现在眼前。《东坡大家讲》里有这样一段文字,摘抄与朋友们分享:“苏东坡是中国典型的士大夫代表。他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国文化精神的真诚践行者,忧患意识、淑世精神的彰显者,仁民爱物、爱亲重友品行的倡导者,挺立自我、不从流俗的大丈夫精神的坚持者,超越物我、融贯儒佛道正面价值的综合创新者,乐山乐水、钟爱大好河山的家国情怀的构建者。”</p> <p class="ql-block"> 这个石牌上的诗句出自(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全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地方都是苏东坡被贬之地,政治上受打压排挤,心里是憔悴的,但不论贬到那个地方,他都能心如止水,为当地民众办好事,讲学开课,为当地培养人才,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 看着这尊铜像,让人肃然起敬,耳旁回荡起激昂的诗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东坡书院,总想多留存一点记忆,看,这是钦帅泉。“钦帅泉为明万历年间所挖,井水清凉甘甜,当时,琼州百姓无清水喝,喝的都是咸积水,容易生病。东坡先生亲自勘察,指导挖井,让海南人民喝上井水。这是东坡先生来到海南岛后,献给海南人民的第一份礼物”。</p> <p class="ql-block"> 在载酒堂大殿正中是东坡先生讲学的彩塑:东坡先生持卷讲授,好友黎子云在认真聆听,儿子苏过恭敬的站在一旁。东坡先生在这里开门讲学,把中原文化带来海南,使海南的民风更纯朴,据说还培养了很多读书人。</p> <p class="ql-block"> 庭院中一棵五百年的芒果树,枝叶茂盛,使得整个院落显得既有生机又显幽静。这苍劲有力的树枝、生机勃勃的枝叶,不就是想征着东坡先生令人折服的人格和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吗。先生的诗篇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岁儿童都能背出,根植于中华儿女一代代的心里。先生的诗篇都能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不论你身处什么境地,总能在诗篇里找到积极向上的一面,让人奋进。</p> <p class="ql-block">东坡先生居住展示。</p> <p class="ql-block"> 在东坡书院可以欣赏到郭沫若、邓拓、田汉题咏的诗刻及书画名家的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明代诗人张楷“松林山下望松岗,岁晚空留载酒堂。千载风流苏别驾,乾坤双眼正茫茫。”</p> <p class="ql-block">《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撸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夜。</p> <p class="ql-block"> 东坡先生的诗词不论哪个朝代,都让世人对他铭记在心,对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我们看到是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不论身置何处都能和当地民众打成一片,心系民众,开门讲学,教化民众,将清贫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如“东坡肉”、“合浦月饼”、“岭南荔枝”,雷州西湖、惠州西湖,都留下他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离开东坡书院我们来到中和镇的另一景区关帝庙。在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儋州中和古镇,有一座始建于明弘治年间的关帝庙,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现在看到的是由当地民众捐款新修的关帝庙,走进庙内可以看出历史的文化延续。这个关帝庙是我见过最有气派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 在庙内广场上塑有关公战马石雕像一座。</p> <p class="ql-block"> 沿着毕直的石板路可以来到桃园结义的雕像前面,两旁高大的椰树像卫士守护着关公。</p> <p class="ql-block"> 两边对联:兄弟君臣如一体,风云龙虎会三分。横幅:桃园结义。石雕像刘、关、张举杯共饮。</p> <p class="ql-block">离开中和镇前往千年古盐田。</p> <p class="ql-block"> 途中见到东方村,村口竖着牌坊,定眼一看是祝贺邓万丽等学子考上研究生、本科生的“光荣榜”,其它地方没见过这种排场,足以让我们开眼界了,这说明东方村是多么重视教育啊,鼓励农家子弟发奋读书,金榜题名。</p> <p class="ql-block"> 千年古盐田隶属洋浦经济开发区,位于新英湾区的盐田村。</p> <p class="ql-block"> 海南的千年古盐田现在被誉为最早采用日晒的制盐场,也是保留完好的原始民间自然工序的古盐场。几千个形态各异的砚式盐槽密密匝匝分布在海边,形成神秘而壮观的景象。游人不能近距离观看,只能远眺。</p> <p class="ql-block"> 看景区介绍得知:这这片古老的盐田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根据海南岛高温烈日的特点这里的盐业工人改变了过去“煮海取盐”的传统方法,他们把海滩上晒干的沙子倒进海水里过滤,然后把盐水倒进石槽里制盐。这里生产的粗盐属于海水表层盐类,含有大量的海洋矿物。</p> <p class="ql-block"> 跟当跟当地人了解到,盐田村的老人和孩子都能掌握晒盐的过程和技能,在能制盐的季节里,盐田村的村民基本上都会到海边晒盐,天气好的时候,只需一个半小时就能从石槽里收到盐。</p> <p class="ql-block"> 不同地方制盐方法各不同,我们到过芒康古盐田看当地人在金沙江边制盐;到过青海看过察卡盐湖的制盐;到过云南黑井看过制盐、在云南诺邓还看到老百姓自己用大铁锅在灶上用火熬盐;也到过海南莺歌海盐场的博物馆了解当时人们是怎样用海水制盐的过程。盐是人类必须的生活用品,不论族种不论地点,产生方式都是因地制宜,用卤水也好用海水也罢,人们总能找到制盐的方法,解决人们吃盐和工业用盐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在盐田旁边,当地村民搭起蓬子,架起锅灶烟熏火燎在卖盐焗鸡盐焗蛋,也算当地美食了。</p> <p class="ql-block"> 买了盐焗鸡到澄迈县找好友去,好友在澄迈阳光温泉小镇,感谢好友让我们体验了“海南候鸟”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澄迈县是世界长寿之乡、世界富硒腹地、中国绿色名县,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距离海口市仅有100公里,它是海南省的一个重要农业和渔业基地。</p> <p class="ql-block">海南姆指蕉。</p> <p class="ql-block"> 澄迈美榔双塔,也称姐妹塔,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海南的东坡书院,五公祠和海瑞墓并列为海南四大古迹。据《正德琼台志》载,“元乡人陈道叙有两个女儿,姐姐叫陈灵照,妹妹叫陈善长,姐妹两出家为尼,皈依佛门,姐姐灵照后来还俗嫁人,陈道叙为了纪念两个女儿,建造了这两座塔。双塔虽经800多年的风雨侵袭,但仍昂然耸立,风姿依旧,堪称奇绝,国内罕见”。姐妹塔分别在这座石桥两边,而照片中这座石桥是妹妹陈善长当尼姑以后捐助建造的,在2008年3月,文物专家在“美榔双塔”之间进行的发掘中发现,成为海南岛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人工石桥。</p> <p class="ql-block"> 美榔双塔始建于宋朝,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双塔风格奇特,由黑色火山岩砌筑。姐塔为六角七层高13.08米,妹塔四角七层高13.68米,两层顶端上有个风洞,风吹起来会呜呜响。塔的底座都有精美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 妹塔为四方形,坐东北向西南,两座石塔都刻有精美的石雕,每层都刻着佛像、狮子、大象等瑞兽。妹妹一生奉佛,为人友善,经常帮助穷苦大众,深受当地人的爱戴。</p> <p class="ql-block"> 关于“美榔双塔”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美榔村有一对姐妹长的又漂亮,心地又善良,一天姐妹俩在小池边洗衣服时,捡到一个椰子壳,原来是一个“聚宝盆”,姐妹俩人常常从“聚宝盆”里取出米和金银来分发给穷苦的乡邻,后来两姐妹修行得道,化仙登天,为纪念他俩的美德,玉皇大帝派来天宫神匠,一夜功夫两塔在田中矗立,老百姓时常来这里怀念两个美丽善良的姑娘。</p> <p class="ql-block"> 姐塔矗立在晚风中。离开美榔双塔,但姐妹俩的美好传说永远记住了。</p> <p class="ql-block"> 天色近晚,逛了一圈美榔村,村舍大都用黑色火山石盖房子和镶嵌路面。</p> <p class="ql-block"> 澄迈县是一个农业县,一路上都可看到大片菜地,种植各种蔬菜。</p> <p class="ql-block"> 巨大的标语竖在田间地头,感谢当地政府把好第一道关,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豇豆。</p> <p class="ql-block"> 收购好的豇豆,一梱梱的放在车上准备运往市场。</p> <p class="ql-block"> 福山咖啡旅游小镇位于海南省澄迈县福山镇,距离海口市约45公里,福山咖啡是海南省澄迈县福山镇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p> <p class="ql-block"> “永远的邀请”请喝一杯福山咖啡☕️。</p> <p class="ql-block"> 福山咖啡博物馆内部装修,没有开放,只能在外面走走。</p> <p class="ql-block"> 这个园子的雕塑人像都与咖啡有关。</p> <p class="ql-block"> 来到福山936咖啡屋,必点一杯正宗福山咖啡。</p> <p class="ql-block"> 罗驿村位于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是海南省有名的历史文化村,属澄迈有名的长寿之乡,至今也有8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南宋1256年,古时称为“倘驿”,是海南岛古代的西行驿站,这里留下了无数登琼官员的脚步,明朝期间村里的有识之士因“诸峰环绕罗列,驿站于此”,改村名为“罗驿”。</p> <p class="ql-block"> 这座古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姓李。李独清是民国时期任澄迈县县长,后为县委书记,是早期革命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在开国大典上李独清应邀参加观礼并受到周恩来的亲切接见。当地的很多革命志士都是从这里走岀,在李氏宗祠内专门开辟了红色文化展览馆,以教育后人<font color="#ff0000"><span style="font-size: 24px;"><b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b></span></font>,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p> <p class="ql-block"> 看《罗驿村》介绍得知这个村子始祖是一个教书先生,故这个罗驿古村历来都重视教育,村子里曾有祖孙三辈接连中举,在海南省是独一家,因为这座古村榜上有名的人很多,所以这个村子也获得“书香”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宋代苏东坡也曾多次路过此地,这道乐桥(古石桥)是一个证明吧😄</p> <p class="ql-block">村中“独树成林”。</p> <p class="ql-block"> 琼西官驿四个大字刻在石板上,虽然风雨侵蚀,但足以说明当时这里是官道,是有历史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对联:马铃振声诸伙计迎来送往,捷报飞传众官员暮留朝去。</p> <p class="ql-block"> 走进官驿就可看到正堂两厢房,可见当时还是能接待很多客人的。</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的李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李氏宗祠的房子有徽派风格。</p> <p class="ql-block"> 忠烈祠是罗驿人为奉祀李文英之孙李福庇所建。相传李福庇一向骁勇善战,为保为家乡履立战功,很受乡人崇敬。一次他在剿匪平乱的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清廷闻之,谥为“忠烈”,乡人将其入县“忠孝祠”。乾隆年间,建造“忠烈祠”供人们奉祀。</p> <p class="ql-block">道乐塔</p> <p class="ql-block">石牌坊(文奎坊)</p> <p class="ql-block">石盆石槽</p> <p class="ql-block">宋朝古井。</p> <p class="ql-block"> 这个村里不管是什么地方,都干干净净。</p> <p class="ql-block"> 村中的巷子都用青石板铺上,村民房子大都用黑色火山石做外墙。</p> <p class="ql-block"> 罗驿村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的古村落,值得游玩。</p><p class="ql-block"> 离开澄迈县,向临高角出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