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冬日,我再次踏上高速列车前往亳州。新世纪伊始那几年,因为工作关系,每年都要去三四次,当年对这个城市印象不太好,一言以蔽之:小、乱、脏。后来,又去过几次,每次都有向好的变化。今年春暖花开之日,徜徉芍药花海,漫步涡河步道,心旷神怡,记忆犹新。 列车飞驰,越淮河,跨颖水,临涡河。沿途沃野平筹,麦苗葱茏。远处,不时有大风车矗立,新能源建设方兴未艾。近处,村庄屋舍俨然,楼房居多。今日之皖北大地承古老文明涅槃重生,一派生机。登上和谐号,开启漫征途。当即赋得一首——<br>踏上高速列,开启漫旅途。<br><div>恍掠八公影,极速淮河渡。<br>青苗妆沃野,俨舍靓平畴。<br>处高风车立,向阳光伏布。<br>十月阳光暖,皖北犹似秋。<br>东风四十载,共奔小康路。<br>又至涡河岸,诗情洒药都。<br>欲寻文明地,再赴中原游。</div> 亳州,别称“谯城”,有“高宅之地”意,中华文化发祥地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药都之一。这里自古名人辈出,老子、庄子、华佗、三曹、陈抟老祖......这都成为亳州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的城市名片。 <p class="ql-block">名胜古迹,以前都去过。这次来亳州,最难忘的是亳州美食。下午陪同行再去花戏楼,在老街品尝有名的牛肉馍,喝一壶道地药材的养生茶,再来碗皖北风味的麻糊。牛肉馍皮薄馅多、色泽金黄、外脆里嫩、香味诱人。最有名的不在老街,而是南京寺边上居民楼下的西关洪建牛肉馍,也是“舌尖上的中国”上榜的那家,经常店前排成长龙,等待刚出锅的牛肉馍。麻糊是皖北独有的美食,在南方是吃不到的,用浸好的黄豆和大米打成糊,撒上提前捣碎的芝麻面,佐以油浸黄豆粒、芹菜粒,口感浓稠绵密,被誉为”皖北酸奶“。传统的做法是用石磨磨成,现在也可以用破壁机来代替,但当地人还是以石磨制成为佳。还有,上次吃过的蒸糕,以糯米、籼米粉掺和,称为”江米“,味道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重头戏在晚餐——位于魏武大道胖子砂锅总店,在汤陵公园南侧,规划设计院旁。国立极力推荐,说是二十年的老店,一家有点名堂的,否则也生存不了这么久。不是提前预订,是要排队等位的。德云社名角到谯城,也点名要到这家店。</p> <p class="ql-block">现在流行一句话:菜上桌,手机先吃。菜上桌,先要拍照,有的晒朋友圈,有的发抖音日常,有的发微博。我们也脱不了这俗套,大家争相拍照。所以,真正的美食不仅仅是味道,其装盘、色泽、品相也马虎不得。主打特色是砂锅面砂锅粉,当然也少不了特色菜肴。大厅与厨房中间的玻璃隔断内展示着各种特色食材。店堂内看到:精选一岁本地小山羊,两代人用心做砂锅,表明店主的经营理念。</p> <p class="ql-block">我们点了一大桌,肉类、鱼、烧烤,尤为丰盛。松子鱼、牛三宝、羊头肉、肚包肉、烤羊肉、烤面筋、羊杂高粱面。……皆是本地特色。特别是羊肉串,肉的块头大,相当实称。家人们直呼:这样吃肉,大快朵颐!一个个吃得都感觉撑,饭后到体育公园跟着暴走团走了三圈,方才轻松一些。</p> 亳州还有一个特色就是狗肉汤,以前是在路边的小摊吃,现在有了正规的店面,康美药材大市场对面的三花路上这家”老街狗肉汤馆“比较正宗,早餐时间更是座无虚席。二十元的狗肉,一大碗,吃得很过瘾,配上个烧饼,一顿美味的早餐,一天元气满满。这是每次到亳州必吃的,放弃酒店的自助早餐,一定要来这里。 <p class="ql-block">北方的牛羊肉就是正宗、地道,吃的就是那口膻味。四月份来时,还品尝了驴肉、蟹甲煲,都让人回味。要想让人留恋一座城,就要留住人的胃,此话不假。</p> <p class="ql-block">上午还有空闲,又去康美市场逛逛,市场里非常热闹,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来往的人比肩接踵。不愧是药都,货买堆山,买全国、卖全国,药材品种繁多。但听当地人说质量也是好歹不一、鱼目混珠。选中药材,要看产地、含量、加工工艺等,外行是绝对看不出来的,如果没有十分可靠的人带着,十有八九会吃亏上当。一般来说,道地的好药材价格都比同类行货高出不少,药材市场真正是”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法则。</p> 亳州博物馆值得一看,遗憾的是因维修升级暂停开放。东侧的曹侧公园,也是市民公园了,免费进入。里面的魏武祠需要购票入内。二十年前参观过当时比较先进的声光电技术演绎的三国古战场。另外,华祖庵也值得去拜谒,留待下次吧! 亳州,是个有历史沉淀、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总感觉永远探究不尽,每次都有新的感受,每次都有遗憾,还想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