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毛主席接见胡志明</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伍一</p> <p class="ql-block">1955年授衔唯一的女少将李贞。</p> <p class="ql-block">一张罕见旧照,这是毛主席唯一的一次乘舰考察。1953年2月19日,毛主席从武汉乘坐长江舰进行沿江考察,2月22日长江舰到达南京。在安庆港,毛主席与舰上全体人员合影,为了让每位船舰官兵都能够上像,毛主席分六次在甲板上与他们合影。这一次,沿江考察毛主席为海军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画面,我们还是第一次见,这是毛主席和女儿李敏在观看一位工人师傅操作机器生产零部件的画面,从镜头来看,李敏非常诧异,这位工人师傅的精湛技艺,毛主席看的比较专注,这位工人师傅捋起袖子全神贯注在操作。这位师傅叫什么名字,大家知道吗?</p> <p class="ql-block">1958年8月13日,毛主席在天津大学视察,这是毛主席在天津大学工厂与学生交流的画面,毛主席亲切的询问他们学的是什么专业?制图会不会?能不能独立操作?毛主席一边听,一边不时的点头,表示非常满意。并说道你们不光动动嘴,更要动动手。</p> <p class="ql-block">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毛主席曾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所以毛主席对武器的研制很重视,这是毛主席在观看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武器,该照片拍摄于1958年6月6日。</p> <p class="ql-block">一张罕见旧照,大家知道毛主席这是在哪儿吗?这是1958年8月7日,毛主席在襄城县后梁庄北地烟叶丰产田视察的镜头。看到满地的烟叶,长势喜人,毛主席盛赞道这里是烟叶的王国,并勉励当地干部群众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在杭州期间的珍贵留影。这张照片估计见到的人不多。建国前,毛主席在1921年,曾经来过一次杭州,当时党的一大后期在嘉兴南湖上召开,这是有记录的,毛主席唯一一次来过杭州。建国之后,从1953年第一次到达杭州进行宪法修订工作,到1975年2月至4月,毛主席前后50余次来到杭州,在杭州800多个日日夜夜。毛主席曾说,杭州是我的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一张稀有照片,照片背后的故事。这是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在井冈山黄洋界的一张珍贵合影,他身后的碑文就是毛主席的著名词句“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此时,陪同他的主要人员是张平化,此人曾任湖南省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在五十年代末,我们看到了一张珍贵的照片,那是毛泽东主席与夫人在庐山的合影。这个场景让人们回想起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毛泽东主席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领导者。他和夫人在这张照片中展示了他们的亲密关系和对庐山的特殊情感。</p><p class="ql-block">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壮丽的山水和丰富的文化历史而闻名。毛泽东主席和夫人选择在这个地方留下合影,可能是为了享受自然美景,也可能是为了放松身心,远离繁忙的政治工作。</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传达出一种平静和放松的氛围,毛泽东主席和夫人都展现出一种微笑和轻松的姿态。他们身着朴素的服装,彼此之间流露出深厚的感情。这张照片不仅仅是记录他们的亲密时刻,更是见证了他们共同经历的革命岁月和领导中国的艰辛历程。</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主席的领导和思想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思想,如毛泽东思想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他的领导塑造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夫人在这张照片中也起到了重要的角色。作为毛泽东主席的伴侣,她一直支持和陪伴着主席的工作和生活。</p> <p class="ql-block">图为主席大踏步走在天安门城楼上。</p><p class="ql-block">按照惯例,每年国庆,领导人们都会到天安门城楼上,和大家一起庆祝。照片上,天安门城楼上挂满了巨大的灯笼。领导人们站在灯笼下面。主席大踏步走过,旁边的人纷纷望向主席,并向主席致意。主席也抬起手,和他们打招呼,显得十分亲切。走在主席后面的是林帅和江青。两人面露笑容,心情很好。林帅身形瘦削,还有点儿驼背,显得谨小慎微。</p> <p class="ql-block">林帅紧跟主席步伐,大踏步走在康庄大道上。</p><p class="ql-block">照片上,主席昂首挺胸,显得志得意满。林帅摆动双手,显得十分谨慎。江qing双手鼓掌,显得很开心。</p><p class="ql-block">照片上,三人神态各异,反映出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很有意思。照片上一共有五个人,由近及远,分别是:主席、林帅、总理。</p><p class="ql-block">照片上,林帅正在念文件,主席凑过头去看。总理神态安详。</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上,四个人正在拍手庆祝。主席左右两边坐着江qing和林帅。总理和主席之间隔着林帅,反映了当时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这是1945年8月,重庆谈判时期的周恩来。这是周恩来到达重庆九龙坡机场时的一张珍贵画面,此时的他正在下飞机,向欢迎的人们挥手致意。</p> <p class="ql-block">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一张罕见旧照,这是周总理带领专家团队,正在查看国徽的设计方案。周总理要求国徽的设计要体现向上、响亮、挺拔。同时还要把麦子和稻子镶嵌上去。大家知道国徽是谁设计的吗?梁思成、林徽因是国徽的设计者,清华大学营建学系高庄在设计者的基础上,又采用浮雕模型,最终被采纳。1950年9月20日国徽诞生了。</p> <p class="ql-block">周总理和演员舒秀文、著名剧作家夏衍的珍贵合影!</p> <p class="ql-block">中间的女士是谁?</p> <p class="ql-block">虽知“学海无涯”,仍要“见缝插针”。</p> <p class="ql-block">一张老照片,这是1956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在颐和园散步。左一是成元功,山西文水人。</p> <p class="ql-block">一张罕见旧照,照片背后的故事。画面中周总理左手指向远方,目光坚定,言辞凿凿。该画面是周总理在成都市一个郊区视察的镜头,该照片拍摄于1958年3月19日。</p> <p class="ql-block">一张老照片,该照片上有七个人,其中后排左起:聂荣臻元帅,周恩来总理,贺龙元帅,罗瑞卿大将。前排右起,罗瑞卿大将的妻子郝治平、贺龙元帅的妻子薛明。前排右三这个小男孩是谁?</p> <p class="ql-block">一张罕见旧照,站在前排中间位置的这个小男孩是谁?这可妥妥的是中间位置啊,中间的中间。该照片拍摄于1965年,这是周总理邓大姐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珍贵合影。这个小男孩就是工作人员赵炜的儿子赵珂。此时这个小朋友正在这附近玩,赵炜怕儿子打扰拍照,就吵着让儿子离开,周总理说让小珂和我们一起照吧,他就站在你的前面,于是就有了这个珍贵的镜头。</p> <p class="ql-block">一张罕见旧照,这样的画面还是第一次见,毛主席曾在许昌有一张察看稻谷生长的画面,那个照片非常出名。同为伟人,周总理也有一张非常出名的照片,这张是周总理视察小麦生长的情况,该照片拍摄的地点是河北一个农村,拍摄时间是1959年6月。</p> <p class="ql-block">周总理一生来过两次贵州,一次是在建国前,一次是在建国后的和平年代,这是1960年,周总理在贵州考察工作,此时的他,正在贵阳花溪人民公社的田间地头,了解农作物小麦的生长情况和后期管理情况。</p> <p class="ql-block">老照片背后的故事,这是周总理与钢铁工人交流的画面,周总理了解钢铁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这是1959年周总理在河北石家庄钢铁厂视察的镜头,此时他正在与一位工人交流。</p> <p class="ql-block">三位罕见挥手的画面,其中两位左手打伞,一位穿着雨衣。这是他们在首都国际机场欢迎外宾的镜头。该照片定格于1961年,这三位领导左起分别是周总理、罗瑞卿、彭真。</p> <p class="ql-block">难忘的泼水节,这是1961年4月15日,周恩来在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的画面。左边的那位裹着头巾打“碰碰叉”的是谁?</p> <p class="ql-block">这是1957年3月24日,这一天,周总理在杭州市将军路上的杭州人民大会堂做精彩报告的画面,周总理就当时的内外形势向杭州广大干部群众做报告。这张照片是当时的摄影师徐永辉征求警卫同意后,在周总理不远处拍摄的一张单人全身照,据徐永辉说:总理非常喜欢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一张罕见旧照,这是1962年,此时印尼总统苏加诺的夫人前往人民大会堂。这是周总理,邓颖超,王光美陪同的画面。这也是首次看见邓大姐穿着高跟鞋,身穿旗袍,手拿小包包的画面。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在邓大姐的右面看到了王光美女士的画面,此时的王光美41岁,形象气质俱佳,这是难得一见的镜头。</p> <p class="ql-block">1973年6月,周恩来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1958年11月22日,接待金日成率领的朝鲜政府代表团。会见时提出社会主义阵营的各国首先要搞好建设,还要加强团结,国际国内都要加强团结。对民族主义国家要多做工作。</p><p class="ql-block">1958年11月22日,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和他率领的朝鲜政府代表团到达北京,受到北京30万群众的夹道欢迎。</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58年,拍摄地点为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长宁镇。这是朱德元帅躬身与高原农作物青稞拍照合影,极其罕见。</p> <p class="ql-block">一张罕见旧照,这是朱德元帅1958年4月5日在杭州西湖留下的珍贵画面,此时的他,正在与孤山西冷印社视察。朱德元帅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十大元帅之首,南昌起义之师,他是公安局局长,为南昌起义奠定了坚实基础,抗战中他是总司令,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初中时代,我们学过朱老总的文章《我的母亲》,此文写的情真意切,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p> <p class="ql-block">一张朱老总跳舞的画面,这是1960年8月4日,这一天有一个舞会,朱老总主动邀请黄继光的母亲邓芝芳前来跳舞,抚慰一颗受伤的心。朱老总战场上叱咤风云,舞场上步伐稳定,昂首挺胸,跳起舞来有军人的范儿,但是朱老总跳舞节奏单一、舞姿单一,都是一个节拍,所以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朱老总跳舞像推磨一样。</p> <p class="ql-block">1960年3月,朱德委员长回到四川仪陇县老家。</p><p class="ql-block">照片一:3月10日,朱德委员长与家乡仪陇县马鞍公社社员合影;</p><p class="ql-block">照片二:3月10日,朱德委员长与仪陇县马鞍中学师生合影。</p><p class="ql-block">这一年,74岁的朱德委员长荣归故里,感受到了故乡人民的热情,也体会到了家乡老百姓的生活艰难。这是他离开家乡52年后的第一次回乡,也是他最后一次回乡。</p> <p class="ql-block">这是十岁左右的宋庆龄,这还是第一次见,她留着整齐的刘海,面对镜头坦然自若,目光炯炯有神清澈。丝制旗袍顾及膝部,旗袍合身得体,整体轮廓大方,造型新颖,袖子明显收紧,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这是宋庆龄年轻时和丈夫孙中山先生的珍贵留影。</p><p class="ql-block">这时的宋庆龄先生,不仅漂亮,气质更是绝佳,散发着那时候进步女性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整个民国时期,要说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当属宋氏三姐妹,三姐妹为一母所生,所受的教育也差不多,可性格却截然不同。</p><p class="ql-block">其中,大姐(宋霭龄)爱钱、二姐(宋庆龄)爱国、小妹(宋美龄)爱权,爱好的不同,三姐妹境界之高下立判。</p><p class="ql-block">作为境界最高的宋庆龄先生,不仅得到了“国母”的尊称,更是受到了人民的广泛爱戴,为后辈永远铭记!</p> <p class="ql-block">一张老照片,大家知道她是谁吗?不说名字的话,估计好多人都未必清楚,这是宋庆龄在欧洲旅居生活的画面,在旅居期间,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但是他对当时的形势仍然非常关注。照片拍摄于1928年5月年至1931年7月期间。</p> <p class="ql-block">1961年5月11日,上海,毛主席工作期间专程前往宋庆龄先生的寓所看望宋庆龄,这张照片记录的就是两人亲切握手的场景。</p><p class="ql-block">宋庆龄先生深明大义,支持以毛主席、周总理为代表的人民力量,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新中国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的贡献,被海内外中华儿女誉为“国之瑰宝”。</p> <p class="ql-block">1961年,周总理、宋庆龄先生在北京会见外宾的影像。</p><p class="ql-block">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周总理和宋庆龄先生两位伟人会见外宾时的场景:总理儒雅而帅气,谈笑间尽显伟人气质;庆龄先生时尚而端庄,蒲扇挥动间尽显大家风范。</p><p class="ql-block">周总理是人民的楷模和人民的总理,庆龄先生是海内外公认的“国之瑰宝”。</p><p class="ql-block">外宾能得到两位伟人的接待,真是荣幸之至。</p> <p class="ql-block">宋庆龄慈祥的目光、坚定的眼神。照片拍摄于20世纪50年代,拍摄者为郑景康。</p> <p class="ql-block">一组喂鸽子的画面,好温馨,可爱的鸽子跑到她的手心啄食,听到她吹的口哨,鸽子们便会应声飞来。她喂的鸽子,还曾经作为国礼送给外宾,鸽子象征着和平。他喂的鸽子产生的鸽蛋,还曾送作为营养品送给周恩来。</p><p class="ql-block">她是谁?她就是宋庆龄先生。</p> <p class="ql-block">一张老照片,定格在历史的画面之中,这是宋庆龄和妹妹的合影,这是她们在一个花园的合影,此时的宋庆龄围着时尚围巾,正襟危坐,双手放平,目光坚定。</p> <p class="ql-block">一张罕见老照片,在平时,我们见到的宋庆龄穿旗袍的画面比较多,这身中山装穿在身,比较少见,我们还是第一次见,所以显得弥足珍贵。这是宋庆龄同志在上海寓所读报的镜头,该镜头拍摄于20世纪50年代。</p> <p class="ql-block">宋庆龄我们都比较熟悉,她是著名的宋氏三姐妹之一,系孙中山的夫人,1949年北上参加政协会议,毛主席亲自到车站迎接,开启了一段崭新的政治生活。建国后,宋庆龄不顾舟车劳顿,到全国各地视察工作了解情况,这是1958年10月17日,宋美龄在黄宝妹陪同下,在上海国棉17厂观看无所织布机的镜头。图中右一为黄宝妹。黄宝妹时任上海国棉17厂职工,新中国第一代纺织女工。著名导演谢晋曾拍了一部反映她本人题材的故事,电影以黄宝妹命名,黄宝妹真人出镜,黄宝妹成了那个时代的偶像,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明星。</p> <p class="ql-block">宋庆龄为少年儿童的文化、教育、福利事业倾注了一位慈爱祖母的毕生心血。她曾说:“有些事是可以等待的,但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p> <p class="ql-block">老照片背后的故事,这样的镜头,我们还是第一次见,这是飞机舱门打开之时,宋庆龄向迎接的人们挥手致意的画面,这一天,宋庆龄已经63岁,她出舱门的画面依旧典雅高端,气势非凡。这是1956年8月26日,宋庆龄结束了对印尼的访问,乘专机安全回到云南昆明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一张罕见旧照,这是董必武与家人们在香山公园北侧碧云寺的珍贵合影。从画面看,董必武手拄拐杖,头戴鸭嘴帽,凝视前方,一家人其乐融融,甚是温馨。</p> <p class="ql-block">一张罕见旧照,这个镜头见的人不多,这是陈毅元帅和妻子张茜在四川乐至老家的一张珍贵留影,他们身后的塔,就是乐至县著名的北塔。</p> <p class="ql-block">一张罕见旧照,还是第一次见。这是1959年11月,陈毅元帅和张茜女士回到家乡四川省乐至县,这是他们夫妻俩在乐至县天池公园内的珍贵留影。</p> <p class="ql-block">陈赓大将,临危受命,不惧困难,创办“哈军工”。</p> <p class="ql-block">1971年,贺子珍晚年在青岛休养,一张罕见的留影,显得很精神!</p><p class="ql-block">1971年,在组织的安排下,贺子珍前往青岛休养,期间她的女儿李敏和女婿孔令华前来看望,让这个原本安静的休养之地多了几分家的温馨。</p><p class="ql-block">在这段时间里,贺子珍过得十分愉快,她喜欢在海边散步,欣赏着海浪拍打在岩石上的美丽景象,她还经常和女儿、女婿聊天,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与幸福。</p><p class="ql-block">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李敏决定为母亲剪短头发,这样不仅方便打理,还能让头发看起来更加整齐。头发剪短后,贺子珍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而这个发型也一直陪伴着她直到去世,成为她晚年形象的代表之一。</p><p class="ql-block">在青岛休养的这段时间里,贺子珍与家人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虽然她曾经经历过无数艰辛和磨难,但在这段时光里,她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p><p class="ql-block">然而,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终于安详地闭上了双眼,享年75岁。她的离去让家人深感悲痛,但同时也为她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p><p class="ql-block">致敬,共和国的巾帼英雄,老一辈革命家!</p> <p class="ql-block">2005年,毛岸青八十二岁寿辰,祖孙三代同框,一张罕见的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毛岸青面带微笑,展现出慈祥和自信的气质。孙子毛东东亲吻着爷爷的脸颊。</p><p class="ql-block">与毛岸青一同出现在照片中的是祖孙三代的家人。这张照片捕捉到了家族的传承和血脉相连的情感。从毛岸青开始,代表着中国革命和历史的一代,到他的子女和孙辈,他们承载着家族的使命和责任,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也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通过祖孙三代的同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巨大变化和进步。毛岸青作为毛主席的儿子,亲历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他的晚年时期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p><p class="ql-block">在这个特殊的寿辰上,毛岸青与家人共同庆祝,表达了对他的尊敬和祝福。这一刻凝聚了家庭的温暖和团结,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长者的敬重和家族价值观的传承。</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珍贵的历史见证,它将毛岸青与家人的情感和家族的历史联系在一起。它提醒着我们珍惜亲情和家庭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回顾和缅怀中国历史的伟大时刻。</p><p class="ql-block">毛岸青的八十二岁寿辰留下了这张罕见的照片,它将永远被铭记在中国历史的篇章中,成为家族的宝贵瞬间。</p> <p class="ql-block">她是毛泽民的女儿,毛泽东唯一的侄女,毛远新同父异母的姐姐,她叫毛远志。</p><p class="ql-block">毛远志(1923-1990),15岁来到延安,22岁和抗大教员曹全夫结婚,两人育有三子一女,平凡低调地过一生。</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她到延安时,父亲毛泽民已去新疆,父女俩未能相见,父亲就被盛世才杀害,3岁时和父亲分别,对父亲毫无印象。</p><p class="ql-block">毛远志离休后,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搜集和整理与父亲毛泽民有关的文献资料。</p><p class="ql-block">她去韶山、长沙、安源、九江、抚州、南昌等地, 光资料就装满了近30个文件袋。</p><p class="ql-block">1990年,毛远志因病去世,小儿子曹耘山接过母亲的接力棒,先后撰写了《寻踪毛泽民》、《革命与爱:共产国际档案最新解秘毛泽东毛泽民兄弟关系》两部书,并拍摄了4集文献纪录片《毛泽民》,以此来纪念外公,也告慰了他的母亲毛远志。</p><p class="ql-block">图:毛远志在延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