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像我们这般年纪的人,提到赛金花这个名字一般都不陌生。但说对其人真正有多少了解,却又“不甚了了”了。大多对她印象不怎么好,一是她的出身,二是她曾与老外多有瓜葛,再就是文革时对她的介绍较多负面,加上上世纪三十年代江青曾争演过这个人物,自然也就对赛金花这个人物难有好印象了。</p> <p class="ql-block"> 这又是一处冷门景点,宣传的不多,知道的人较少,我们来到时,游客稀少。</p><p class="ql-block"> 赛金花故居位于皖南黟县,后人在故居遗址上恢复修缮了“归园”。园内有山有水,亭、榭、廊、轩,小桥,楼阁,错落有致,可算是徽州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了。现在是安徽省重点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 赛金花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和争议的女人。一生经历曲折坎坷,跌宕起伏,又扑朔迷离。</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刚进入景区就遇一阵雨水来袭。我们只好在蜿蜒的长廊里徜徉漫步,一边观廊外风景,一边欣赏廊内很多的古今楹联佳句。</p> <p class="ql-block"> 清风明月本无价</p><p class="ql-block"> 远水近山皆有情</p> <p class="ql-block"> 肯吃亏不是痴人</p><p class="ql-block"> 能吃苦方为志士</p> <p class="ql-block"> 居安逸而志在辛勤</p><p class="ql-block"> 处盈余而心甘淡泊</p> <p class="ql-block"> 事到知足心常惬</p><p class="ql-block"> 人到无求品自高</p> <p class="ql-block"> 雨天,光线不佳,拍照效果大受影响。好在吟读佳句,心里挺透亮。</p> <p class="ql-block"> 园子非常的精致,景点布置恰到好处,令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 花窗内外,景色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屋内外几副对联确是挺有深意的。</p><p class="ql-block">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p><p class="ql-block">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p><p class="ql-block"> “仁者乐山英雄长叹铸剑为犁马放南山</p><p class="ql-block"> 智者乐水隐士高卧藏书当枕花落东水”</p> <p class="ql-block"> 赛金花,是她的艺名,她本名郑彩云,1872年生。祖父在苏州开当铺,12岁时母病故随父亲来到苏州。由于生的伶俐乖巧,秀雅婉柔,非常讨人喜欢。因家中变故,13岁便无奈在花船上做了名卖艺不卖身的“青倌人”。</p><p class="ql-block"> 1887年改变赛金花一生的时刻悄然而至,当时家住苏州的状元郎洪钧回家探亲,一见赛金花,便被她的容貌和才情打动,在一妻一妾的黙许下,纳赛金花为三姨太。在洪的影响下,她开始研习书墨,了解时政。</p> <p class="ql-block"> 1889年,洪钧出使德、俄、奥、荷四国,赛金花作为公使夫人随同前往。贵为公使夫人的赛金花,在外国人眼中,这位举止得体、会说洋文的小脚女人简直太惊艳了。很多王室贵族着迷这位来自东方的美丽女性。夫妇受到德皇接见,赛金花与皇后合影,成了俾斯麦首相和夫人的座上宾,还结识了瓦德西及其夫人。</p><p class="ql-block"> 后来回国,洪钧受到慈禧的夸奖,说他是大清外交史上最好的外交官。洪钧明白,这一切都有夫人的功劳。</p> <p class="ql-block"> 好景不长,1893年洪钧抱病而亡。留给赛金花的养老钱5万两银子也被洪钧族弟侵吞,赛金花几乎是被扫地出门。先是去了上海,似又重操旧业,曾为李鸿章浅斟低唱,经内阁中书汪康年介绍认识了《时务报》主编梁启超和江苏后补知府谭嗣同。之后又去了北京。</p> <p class="ql-block"> 1900年七月,八国联军攻下北京,慈禧携光绪帝出逃。</p><p class="ql-block"> 几个德国兵敲开了赛金花的家门,她用流利的德语与对方交谈,德国兵在看到赛金花与德皇后的合影后,吃惊不小。即向时任的联军统帅瓦德西报告,第二天瓦德西派人把赛金花接去。瓦德西委托她办理军粮,她提出整肃军队,停止杀戮百姓,不再破坏文化古城的建议,后被采纳。此时的赛金花已然成了人们心中的观音菩萨,名公世卿、王孙公子纷纷与她攀交情。</p><p class="ql-block"> 因义和团杀了德国公使,克林德夫人坚持要西太后偿命、皇上赔罪,使和谈陷入僵局。李鸿章请赛金花从中斡旋。赛几经奔走,终于说服了克林德夫人,以徽州旌表的形式建牌坊纪念公使。直到一战德国战败,在拆克林德牌坊时,大名鼎鼎的辜鸿铭对赛金花说:当年在这件事上,你是有功的,大家会记得你的。赛听后泪流满面。</p> <p class="ql-block"> “辛丑条约”签罢,太后、皇上回銮。赛金花一介弱女子因为京城的救国举动,使当朝者蒙羞。1903年遂寻了个“虐待婢女”的罪名,遣送赛金花回原籍黟县,落脚在一饭店。此间结识了当地名士程某人,和富商余某人,余追求赛未果,后程疏通官府帮赛离开黟县。另有一苏州富商为追求赛曾赠一处房产给她,命名归园(现归园基于原基础修得)。</p> <p class="ql-block"> 1936年12月,赛金花在她的北京破屋里去世,可叹的是“身后费用一切皆无所出”。有各界人士纷纷捐款,都认为在庚子之乱时,她有功于民,一致同意将其棺木葬于陶然亭风景最优处。齐白石为她题写墓碑,诸多名流题墓碑诗碣。只是后来文革期间将她的墓铲平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故居内一块依据当年张大千的画作“彩云图”刻在黟县黑石上的石刻画。</p> <p class="ql-block"> 当年话剧《赛金花》排演时,江青与王莹竞演主角,未能如愿。文革时诬王是“三十年代黑明星”,“美国女特务”,1974年被迫害死于狱中。</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北大教授刘半农曾在《赛金花本事》中说:“中国有两个‘宝贝’,慈禧与赛金花,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卖国一个卖身;一个可恨一个可怜。”</p><p class="ql-block"> 夏衍在《懒寻旧梦录》中说:“朝堂上的大人物的心灵还不及一个妓女。”</p><p class="ql-block"> “国家是人人的国家,救国是人人的本分。”赛金花在狱中对革命志士沈草说的话,也算是她在危难之时救国救民于水火“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最好体现了。</p> <p class="ql-block"> 故居参观出来,好像听完一段故事。终于对赛金花有了一个较完整的了解。赛金花的一生,其实也挺悲剧的。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p><p class="ql-block"> 国家是人民的靠山。爱国家,爱人民,强大自己的国家,才会真正实现持久的国泰民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