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路志正先生《脾胃调和百病消》,谈到湿邪表现及治疗,现摘录如下(P45,附百度图):</p><p class="ql-block"> 那么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湿邪呢?我总结出了以下最易观察的几点:</p><p class="ql-block"> 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皮肤容易出现湿疹;大便黏稠,且排便次数多;有小肚子;耳腔内潮湿,盯盯多且油;阴部潮湿;</p><p class="ql-block">睡觉流口水。</p><p class="ql-block"> 这些是人们最易观察到的湿象,如果想更加准确地定位体内是否有湿,那么我们的舌头便是人体最好的“计湿器”。每天刷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可以敏感地反映我们的身体状况。</p><p class="ql-block"> 健康的人,舌体淡红而润泽,舌苔薄白,干湿适中,不腻不燥;而出现胖大舌、齿痕舌、舌体有裂纹等,就是体内湿多的表现。中医讲湿与脾胃有关系:脾的主要功能就是运化水湿。五脏之中,所有的水湿代谢都离不开脾。而湿在脾和湿在胃也有不同,湿在脾与脾的运化有关,湿在胃则与水湿停积有关。</p><p class="ql-block"> 一般湿邪在脾时,可用古方参苓白术散,一般药店都有成药出售。但是服用此方剂时,要有方法。临床上有些人也说这个方子的效果并不好,这可能是服用方法不对。在用方子的时候需要注意:第一,不能急于求成,药量用量过大;第二,不能等脾胃功能恢复就停药,这样效果不好。这里有一个服用方子的经验:现在市场的参苓白术散都为丸药,需用煮过红枣的温水化开,一次3克,一天2次。要调理脾胃,应缓慢图之,剂量要小、长期服用,才能根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