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好几个月没有出门旅游了,这对于退休前希望自己每月出门一次的我来说,的确有些无奈,都是腰部不适惹的祸。这次嬛嬛腰部也需要治疗,于是在他的督促下,我答应和他一起去济南治疗。</p><p class="ql-block">虽然工作期间多次去过济南,可是却从来没有好好游览过这座城。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去济南,应该是个很好的时节。</p><p class="ql-block">买了11月3日11:56发车的高铁G5556,14:53就能到达济南,再到酒店也就15:30左右。为了确保时间充裕,上午睡到自然醒,吃了早饭,检查好门窗,09:40便拉上行李箱出门了。</p> <p class="ql-block">没等几分钟公交车就来了,到了地铁站又正好赶上一趟正欲关门的地铁,这个顺利劲儿也是没谁了,所以到达青岛北站才10:40。</p><p class="ql-block">从容地到取票大厅打印出了车票,过了安检,就去了候车处。空座不少,刷着手机,在上车之前吃了两块肉松小贝,等候检票进站。</p> <p class="ql-block">上了车找到自己的座位,将行李箱举到行李架上放好,便开始拍照,分别发给几位闺蜜、姐姐和嬛嬛,告诉他们我已经出发去济南了。</p> <p class="ql-block">座位选在靠窗的位置,外套脱下来叠好垫在腰后,又取出备好的薄软的小罩衣给颈部保暖,将座椅靠背稍稍后倾一点点,便准备小眯片刻。</p> <p class="ql-block">准点发车,半个多小时过去了,高铁才刚刚开到胶州北站。</p><p class="ql-block">一路上也就只睡了20分钟左右,因为C座的重量级女孩落座和起立的时候动作很大,每次都会把我“震”醒;后面的一位男士应该是做装修一类的工程,电话挺多,接听时音量也挺大。</p><p class="ql-block">背包里还有一个在家里提前削好皮的柿子,下车前我也赶紧吃了,真甜!</p> <p class="ql-block">济南的火车站共有三个:济南北站、济南南站和济南站,乘坐火车到市区还是济南站更方便一些。</p><p class="ql-block">高铁提前到了济南站,出了站我就按照导航步行,顺利找到了K3公交车车站。上了车,司机师傅帮我从“支付宝”上找到“出行”,又下载了“济南云公交卡”,坐车到了“天地坛街”,我又步行不到十分钟,找到了嬛嬛提前预订好的泉城广场附近的“亚朵宽厚里酒店”。</p> <p class="ql-block">嬛嬛预订时就要求房间远离电梯,一共六层楼的酒店,我们的房间安排在了中间的三层。办理好登记手续,我便乘坐电梯进了房间。</p><p class="ql-block">房间不是太大,但是整体感觉还是很干净整洁的。卫生间干湿分离,可惜没有浴缸可以泡脚;洗手池竟然没有在卫生间里,而是在过道的一侧;床很大,被褥的柔软度很舒服;茶吧台不大,但是却有酒店独有的挂耳黑咖啡和“亚朵村的茶”。</p> <p class="ql-block">济南既然是泉城,这里的水应该很好喝。反正时间还早,正好我也有点儿口渴,干脆烧好热水,先冲上一杯黑咖,享受一下醇香一刻。</p> <p class="ql-block">挂耳咖啡味道不错,酸度不高偏苦,是我喜欢的味道。把包里最后一个肉松小贝吃完,又冲上一杯“亚朵村的茶”背好,我便准备先去周边转转。嬛嬛到济南要半夜了,不用等他一起,我也全当提前熟悉下周围环境,明天出行就能心中有数了。</p> <p class="ql-block">导航显示从酒店到黑虎泉只三分钟,没有仔细研究,出了酒店我就凭感觉直接右转,可是走了几分钟没到,我就感觉走错了。转头又往回走,发现有河道。想起图标上显示黑虎泉和环城公园相连,我便直接沿着马路边的阶梯走下去,沿着河道步行。</p> <p class="ql-block">河道边的步道修整得很是不错,人也不多,步行在河边很是悠闲,心情自然而然地放松惬意。穿过一座桥,我便拿出了包里的自拍杆,开启了独行者的自拍模式。</p> <p class="ql-block">河岸两边最多的就是垂柳,长长的柳条自然下垂着,长的几乎快要垂到水面。一阵微风吹来,绿色的枝条随风摆动,似少女的长发,婀娜妖娆。</p>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就看到眼前出现了一段石跳小路,并且有水在石头中间穿流。开心的我轻跳上去,站稳后就忍不住开始自拍。</p> <p class="ql-block">再向前走几步,还看到有清泉水从一侧的石壁处缓缓流出,旁边有一块介绍的石牌,原来这是“对波泉”。没想到竟然真的又到了黑虎泉景区。</p><p class="ql-block">对波泉在护河城北岸,与“汇波泉”相对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泉池的西侧临泉建有一处小亭,名为“对波泉亭”。看到有游客带着孩子在亭子里坐了歇脚,站在这里凭栏观泉,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路边看到一组人物雕像,两位年轻人,一位站在车后,双手提着一个木桶,正往水车里倒水;另一位的身体两侧各摆放着一个水桶,自己则单手抵着扁担站立着,像是在歇息。</p> <p class="ql-block">走过一段没有绿色的路,但是我依然认出旁边伸出的枝条是迎春花,想想春天的季节,这里一定也是满眼花黄的绝美景象。</p> <p class="ql-block">一座“九女亭”旁是“九女泉”。关于“九女泉”有多种传说,一种传说:泉边住着一户人家,生有九个女儿,个个俊俏,所以人们便将此泉称为“九女泉”。另有一种传说:这里泉水清澈甘冽,引得九仙女于风清月明之夜来此浣纱沐浴,既歌又舞,欢快异常,又此称其为“九女泉”。</p> <p class="ql-block">九女泉旁有一段上行的台阶,歪头看到台阶不高,并且上去后能看到一座木头楼阁,于是便拾级而上。这里是“解放阁”,亦是“济南战役攻城突破口遗址”。上去的入口已经挡上栏杆,许是时间晚了,所以我只能选择返回原路。</p> <p class="ql-block">一下来就看到一处聚集了很多人的泉水,还有好多人提着大矿泉水桶在那里打水。想到来之前做攻略时有介绍,说许多济南当地市民都会直接在水边打泉水回家用,没有想到还真让我看到了。出于好奇,我沿着巨石小心翼翼地走到泉水跟前。</p> <p class="ql-block">泉水中有用石头搭起的石台路,有三三两两的市民走到中央的位置打水,惹得许多路过的游客围观。</p><p class="ql-block">转身看到旁边的牌子上列明了《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节选)》的相关章节,告知游客和市民在名泉的泉池、泉渠及沿岸禁止的行为,以及违反条例所会遭受的处罚。</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是“白石泉”,就在解放阁南侧河岸边。据介绍,清乾隆年间,某年春夏之交,天气大旱,布政使江兰主持疏浚河道,并祈祷甘霖,数日应祷。果然天降大雨,即刻从地中涌出一泉,泉周围有白石多具出没于水面,似朵朵白云,故起名为“白石泉”。</p> <p class="ql-block">VID:打水的市民各有各的办法:有的选一处干净的水源处,直接用一次性纸杯舀了泉水装进桶里;也有的为了省事,拿着水桶在水中摇摆几下,就直接将水桶摁进水中装桶。</p> <p class="ql-block">VID:仔细看着水中,用叠石围起来的区域水质清澈,底部有绿色的水草随着水波慢慢飘摇,还有串串水泡不时地从水底冒出,让人充满童话般的臆想。</p> <p class="ql-block">在白石泉这里停留了许久,我才怀着欣喜的心情离开,很开心能够亲身体验到这里的民生。</p><p class="ql-block">上了岸边的步道,又看到一组人物雕塑,应该是现场用泉水烧制后卖大碗茶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一座拱桥横跨于泉河水之上,看到对岸更热闹些,我便选择了上桥过岸。站在桥上,可以一眼看到很远的河域,整个视野都感觉通透了。</p> <p class="ql-block">这座桥是“白石桥”,开始没有明白明明不是白石修筑的,为何叫“白石桥”?后来才反应过来,是因为旁边的白石泉而得名吧!</p> <p class="ql-block">桥对面的另一侧,则冷清了许多,几乎没有游客。若不是有微风拂面,真的感觉这里的画面是静止的。</p> <p class="ql-block">过了桥看到一个高高的牌坊,满以为上面会有“黑虎泉”的字样,我正好就能拍张打卡照,可是没想到正反面都没有字。不管它,先拍了照再说。</p> <p class="ql-block">这一侧往前走不远,就看到许多人围着两个水台式的水龙头,估计这里也应该是泉水。网上介绍黑虎泉的水质清冽甘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表明,长期饮用泉水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系统,降低血压,甚至对某些慢性疾病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的高墙前有一处“双虎雕塑”,许多孩子在雕像附近爬上爬下,开心地嬉闹着。</p> <p class="ql-block">下面旁边的矮墙处,也有几处出水口流出汩汩清泉,仍然有不少人在那里蹲着接水喝。我也凑了过去,用手接了一些吸到口中,却没有想象中的甘甜。</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就是有名的“黑虎泉”。黑虎泉为泉群之首,是一个天然的洞穴。洞高2米,水潭深3米,宽1.7米。涌水量仅次于趵突泉,在济南众泉中占第二位,最大涌水量每秒474升。</p> <p class="ql-block">洞穴的上方有“黑虎啸月”的字样,外围红色的绳子隔开,洞口却用铁栅栏拦住。往洞内望去,里面并没有任何东西。</p> <p class="ql-block">黑虎洞前面是一个面积很大的方形水池,池边一侧的墙上有三个威严的虎头,口中都喷涌出清澈的泉水。水源源不断地流进池中,可是水池的水位并不高,估计水池还有其它的出水口。</p> <p class="ql-block">岸边看到一座阁楼式的二层水屋,由于天色已晚,摊位上已经没有什么生意,摊主已经在收拾东西。攻略上可是建议来到这里一定要喝上一碗泉水的大碗茶,看样子今天我要错过了。</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组雕像:两个身材修长的年轻女子各手持一枝荷叶,表情温柔,容貌姣好。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举手要着什么,满眼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天色越来越暗,可是附近来此打泉水的市民却仍然不少,走不了几步,就能看到手提或车拉的市民,无不都是收获了装满泉水的大水桶。</p> <p class="ql-block">水面之上又看到一座横跨两岸的拱桥,这是一座石桥,桥身上刻着“琵琶桥”,估计附近应该还会有一个“琵琶泉”吧!</p><p class="ql-block">琵琶桥的轮廓被灯光打亮,水中的倒影与其合成完美的椭圆形,亦梦亦幻,亦真亦假,煞是好看。</p><p class="ql-block">由于前面还有不少名泉,我没有选择过桥,而是径直向前走去。</p> <p class="ql-block">果然,山头附近就看到了“琵琶泉”。琵琶泉长6米,宽5米,深2米,池底冒出串串水泡,于水面破裂,咝咝作响,夜深人静听之,犹如琵琶韵,故名“琵琶泉”。</p> <p class="ql-block">下了一串长台阶,迎面看到了一处嵌在墙体内的一组雕塑。这组雕塑是两个可爱的孩童打水的场景,一个略大些的孩子在一旁半跪着压水,另一个小一些的则指着水中的什么东西。</p> <p class="ql-block">转过来看到的墙面上,也是许多贴在墙面上的浮雕。浮雕组图是许多独立的浮雕拼组在一起,太阳在最高处,接下来有桥、有水、有荷花、有仙女,还有在游舫上弹琵琶的女子。</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看向对岸,就能看到排列整齐的几艘游船,也是用灯线勾勒出了轮廓,在黑暗的夜色中很是显眼。</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还有更多的停放整齐的船队,只是没有游客乘坐,虽然生意有些萧条,但是这时的画面却尽显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隔窗取水》,雕塑以隔窗取水的表现形式,体现泉水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恩赐给济南人带来的方便和乐趣。</p> <p class="ql-block">泉水已融入到老济南人生活的每个角落,泉水或在院中,或在门前,或在窗外。雕塑下部水桶也是泉水直饮取水点,方便游人随时品尝清甜的济南泉水。</p> <p class="ql-block">这组雕塑名为《水夫毛驴张》。送水也是老济南人的一种日常习俗,每日早晚有水夫将清凉甘冽的泉水用毛驴水车送至喜饮泉水的人家,既方便了他人,也是一种谋生的职业。雕塑将水夫送水的场景再现,展示了这一老济南常见的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名泉一处接着一处,“五莲泉”为自然石堆叠,碧波如镜,泉面比河面标高高出有50多厘米,水呈瀑布泻入河中,优美如画。</p> <p class="ql-block">有些过于暗淡的小路突然又亮了一些,原来树上的灯光也亮了。这些照明灯设计得还真是有创意,类似于铁丝的金属做成鸟窝状,里面放上灯泡,就成了鸟窝灯,灯光柔和却又足以起到照明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石头铺就的小路泛出亮亮的光泽,被游客们走踏久了已经磨得锃明瓦亮,不仔细看以为是下雨了。</p> <p class="ql-block">《水筲担水》,挑一担甘甜的泉水,洗去一天的辛劳。老济南人泉边水筲担水的生活场景,也是老济南人民俗生活的细节体现。泉水已经融入到济南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泉水文化早已渗透于泉城百姓人家。</p> <p class="ql-block">“一虎泉”,此泉周围以自然石堆叠,水从南侧陡壁下洞中涌出。因原有一兽头,人们误以为虎头,故名一虎泉。此处原为缪家花园,又称“缪家泉”。</p> <p class="ql-block">“金虎泉”名列金代《名泉碑》,泉池以块石砌垒,呈正方形泉池。边长4米,南边由三曲小桥与河岸相连,池上有四面小亭,水溢河中。</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不远,就是“胤嗣泉”,因为泉水的范围太小,非常容易被忽略。</p> <p class="ql-block">“汇波泉”,在双亭下砌一方池,泉水喷涌时,沿河岸怪石砌成的水道流入护城河。池内泉水清澈,青藻飘浮。我下午就是从对面的对波泉走进的景区。</p> <p class="ql-block">根据导览图上的指示,黑虎泉景区所有的泉眼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便转身往回走。走回到琵琶桥我便上桥一望,两岸是如丝的垂柳,岸边有静候的游船,微波荡漾,夜色好美!</p> <p class="ql-block">再次回到双虎雕像附近的泉水饮水处,这里仍然有不少的游客在饮用泉水,就连市民也都在这里接水。天黑了自然不能再到泉边打水,否则还真是不安全。</p> <p class="ql-block">回来才又看到“玛瑙泉”。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有载,位于黑虎泉东,护城河南岸。此泉长3.7米,宽3.2米,深2.2米的水泡从水底涌出,太阳一照,光彩夺目,如同玛瑙,水流河中。</p> <p class="ql-block">白石桥另一侧的水域几乎没有游客在那边游玩,毕竟主要的名泉都在白石泉那一侧。两侧的灯光使用了不同的色调,沿着河岸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p> <p class="ql-block">一直没有找到“黑虎泉”的打卡标志有些心不甘,我就又沿着大牌坊的台阶路向上走,可是一直走到上面的马路,仍然没有看到,只能作罢。路口街角的小摊处,看到摆摊贩卖着空的大塑料桶,看样子是专门给没有大桶来打泉水的人准备的。</p> <p class="ql-block">看看时间已经是晚上六点了,我便决定再去附近的“芙蓉街”逛逛。过了白石桥走上附近的石阶,晚上的解放阁更加耀眼,更加威严。</p> <p class="ql-block">自己走完了黑虎泉景区,心情相当不错,美滋滋地步行在街道旁的人行道上,余兴未了。住在附近就可以每天都来这里走走,想想都美。</p> <p class="ql-block">人行道上停满了整齐的共享单车,与青岛不同,济南的道路几乎都是平路,没有上下坡,很适合骑自行车,只可惜我的车技还是不敢在这里尝试。</p> <p class="ql-block">回到了亚朵酒店,原本只是想在马路对面拍照作为游记的素材,没想到过马路时却发现这里有好多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误打误撞,我竟然看到了“宽厚里”的大牌子。宽厚里也是济南有名的美食街,虽然没有芙蓉街历史久,但却是近些年受年轻人推崇之地。</p> <p class="ql-block">宽厚里是济南商业、旅游、文化一体化的情景式消费街区,这里汇聚了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娱乐休闲、特色策展、情景再现等业态。</p> <p class="ql-block">一进入宽厚里,首先就能看到这出高低不一的地面设计,不同的文字雕刻在上面,舜、耕、历、鸟、山,虽看似没有联系的几个字,每个字却都与济南的历史息息相关。</p> <p class="ql-block">拐弯进入街道,就是大大小小的摊位、店铺,各种各样的美食映入眼帘。街道上当然还是年轻人居多,大家结伴而行,边逛边买边吃,我也很快融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热闹的宽厚里,复古雅致的建筑,如织的本地人和外地客,鳞次栉比的店铺前挂着黄灿灿的幌子,耀眼夺目。一些网上推荐的美食店铺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这家就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看到许多店铺都有这种济南名吃“油旋”,我好奇地近前查看,感觉就是一种中间凹陷的金丝饼。由于不饿,也怕被店家推荐,我就没有问询价格,我们互不打扰。</p> <p class="ql-block">看到“一元一串”的串串店我没有禁住诱惑,毕竟好久没有吃川菜了,麻辣的味道太有诱惑力了。管它是不是济南特色,先解了馋再说。我挑了几种,没有在现场品尝,打算带回酒店慢慢享用。</p> <p class="ql-block">穿过这条胡同,便是“武库街”。武库街北起小王府街,南至宽厚所街,曾是宽厚所街的一部分。辛亥革命后在此建武器库,俗称“武库”,故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在一家饭店门前看到一头梅花鹿,真没想到在这样的闹市街头也能有这奇遇。已经有不少人在一旁围观,可是小鹿只顾低头狂吃。为了拍到它的脸,一个小伙子上前把袋子里的食物拉开,小鹿够不到了,才终于抬起了它那个“吃货”的脑袋。</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许多“橙子便利”店,不知道是不是济南独有的连锁店。而看到的“老金烧烤”,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是济南比较有名的特色烧烤店。</p> <p class="ql-block">突然路边出现了一个一身银装的“机器人”。他将自己从头到脚都装扮了起来,就连走路也模仿着,还走走停停,许多年轻人边跟着边拍照。</p> <p class="ql-block">VID:这个机器人好像在直播,身前还放了专门的设备。身后有一个二维码,许多人上去用手机扫码,不知道是不是他的直播账号。</p> <p class="ql-block">宽厚里就在世贸广场附近,这里给老济南人增加了一个古朴雅致的好去处,古色古香的宽厚里,让老济南人的怀旧情结得以安放。</p> <p class="ql-block">VID:突然听到喝彩声,然后就看到一帮滑板少年。他们有男有女,少数几个人在路中间滑着滑板,偶尔来个华丽的转身,多数人在路边观看喝彩,好有活力的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七点钟回到酒店,洗洗手,喝口茶,我就坐下迫不及待地开始吃串串。闻着挺香,可是吃起来味道一般,尤其对特意拿的那串藕片很失望。不是说济南的藕很有名吗?</p> <p class="ql-block">原本想洗个热水澡就休息了,结果还在深圳的嬛嬛联系我,说他今天有个运动打卡的任务没有完成,我便决定再去周围转转,替他打个卡。</p><p class="ql-block">手机搜到“芙蓉街”,原来距离也不远。步行在街道上,路边还看到济南特色的人力三轮车。每辆车都挂着七彩的装饰小灯,还真是有特点。</p> <p class="ql-block">很快就到了芙蓉街,没想到这里也是热闹非凡。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喜欢这里的街道小巷,感觉这里更加古朴。</p> <p class="ql-block">芙蓉街也是一条美食街,这里的街道很整洁,店铺也都更加整齐,没有那么凌乱,很像许多古城里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看到一个免费参观的关帝庙,信步走进去,里面也是小商贩的摊位,没有什么可参观的,我就又折了回来。</p><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就出了主路,前面感觉冷清了不少,可是看到有人还是继续往前走,我也就跟着随大流了。</p> <p class="ql-block">没有想到就又走到了“曲水亭街”。曲水亭街位于大明湖街道西部,北起大明湖路,南经西更道街北口转东,止于东更道街北口。此街以“曲水亭”而得名,为旧时文人集会盛地。</p><p class="ql-block">看到一个手工制作金属丝工艺品的小店,店主是个手艺精巧的中年男子。他现场制作着松树,旁边还摆满了他自己制作的作品。本就奇光异彩的材质,在灯光的照射下更显得耀眼。</p> <p class="ql-block">曲水亭街走到底,过了马路就是大明湖,没想到我竟然能走到这里。虽然明天还要和嬛嬛来此,可是现在来了正好可以好好看看大明湖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03.4公顷,其中水面57.7公顷,陆地45.7公顷。大明湖历史悠久,风光秀美,素有“泉城明珠”之称。</p><p class="ql-block">对于大明湖的记载,最早见诸文字是在北魏郦道元所制所著《水经注》中,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为国内外罕见的天然泉水湖泊。</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著称于世。《还珠格格》就给所有人的印象很深刻,尤其是剧中紫薇大声询问皇阿玛“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让我们提起大明湖,不自然地就会提到“夏雨荷”。</p> <p class="ql-block">晚上的大明湖畔景色宜人,游客和当地市民也都不少,市民们来此多数都是跑步的、散步的,也有在连廊或亭子处奏乐唱曲的。我就听到一位大爷吹奏了一曲流畅的《秋恋》,那优美的旋律回荡在大明湖畔,让我感受到了秋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枯黄的荷叶布满了大明湖的水域,这个色调是秋日独有的美好。时光荏苒,岁月更迭,“荷”正在用它独有的美点缀着大明湖,点缀着济南的秋。</p> <p class="ql-block">绕湖一圈不太可能,我大概只走了六分之一,就往回返了。又听到了那优美的乐曲,在它的陪伴下我离开了大明湖。</p><p class="ql-block">时间有些晚了,也该回酒店了。回到曲水亭街,我选择绕到另一侧往回走。路过的这处连廊是“百花台”,也是因为旁边的“百花洲”得名。</p> <p class="ql-block">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很大,曲水亭街也涵盖其中。百花洲位于济南古城核心区域,泉城济南72名泉中的珍珠泉、芙蓉泉等多处名泉泉水汇聚于此,水域面积7000余平方米。因北宋文学家曾巩任齐州太守时在此修筑百花堤、百花台而得名,是中外游客了解老济南的不二首选。</p> <p class="ql-block">这片区域有一座“基督教礼拜堂”,晚上这里自然很清净,只有那个神圣的十字架在教堂顶部高高的立着,熠熠发光。</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就是“后宰门街”,橙色的灯光将这里照亮,整条街道像是一条“橘子街”,看上去暖暖的,很是浪漫。</p> <p class="ql-block">街道远处的灯光有些灰暗,两旁的老房子更显得古朴典雅。这条街已经没有了白天的热闹,只是偶尔有居民或电动车从这里路过。</p> <p class="ql-block">没有再往里走,选择在街口拍照留念,只是想记录自己来过这里。每个人都会路过无数小巷,虽然不会全部记住,但是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p> <p class="ql-block">与曲水亭街平行的是“起凤桥街”,位于泉城路街道东部,东西走向,东起西更道街,西止芙蓉街。</p><p class="ql-block">沿此街向西可通往府学文庙,王府池子之水向北流经此街中段,形成宽约两米的小溪。</p> <p class="ql-block">有小石桥跨于溪上,即“起凤桥”,街以桥而得名。古时,省内各地应考学子齐聚于此,以“起凤”命名街和桥,寓意学子们走过起凤街、起凤桥、拜孔子、入府学,由此攀青云之路。</p><p class="ql-block">这条街道好像民宿不少,许多小院前都挂着“谢绝参观”的牌子。</p> <p class="ql-block">茶室也有不少,这家茶室门口的雕塑很有特点。一匹浮雕的骏马体格健硕,鬓毛锃亮,眼睛有神,双耳挺立,活灵活现。</p> <p class="ql-block">我没有再回芙蓉街,而是选择穿街走巷。虽然游客越来越少,可是我心中没有丝毫的惧怕,喜欢上了这种在幽静中感受古风的感觉。每发现一处“西更道”这样的巷子,我都有种发现新大陆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打更梆子”。什么是“梆”?是一种用挖空的木头或是竹筒做成的工具。</p><p class="ql-block">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一到除夕,每夜有专人穿街走巷,边走边敲着竹梆和锣,一边喊着:“灶前灶后,小心火烛。门窗关紧,小心盗贼入门。”提醒居民注意防火防盗,俗称“叫火灶”。</p><p class="ql-block">到除夕夜,各家捐助钱物给敲梆者,表示酬谢。敲梆者大多为民间贫民或老人。</p> <p class="ql-block">济南的街头,出现了许多街边艺人。这是一队组合,架子鼓跟随伴奏乐有力地敲打着,一旁的歌手握着麦用情地演唱着,歌声中充满情感。</p> <p class="ql-block">VID:再往前走,又是一对组合。这是两个帅气的男孩,年纪与我的儿子相符,这让我不禁停住了脚步。刚刚唱完一首歌,两人稍事商量,就又演唱了一首王力宏的《你不知道的事》。秋风中凄美的歌声感染了周围的听众,我驻足良久,感觉在唱歌的是我的儿子。</p> <p class="ql-block">男孩子们的演唱结束了,周围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也忍不住拍起了手。紧接着另一首歌响起,心中不禁涌起莫名的感动,这是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对音乐的执着。</p><p class="ql-block">回到酒店已是九点多,拉窗帘时才发现窗外不远处的解放阁。原来这个酒店的地理位置这么好。</p><p class="ql-block">洗了个舒服的热水澡,躺在舒服的大床上,研究一下明天的行程,睡意袭来。济南的秋,并没有那么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