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居住在没有电梯的老旧宿舍楼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从1989年年末起在厦门市这个小区里生活了30 年,这种老旧小区的楼层最高有7层,都是没有电梯的,而我就住在七层(最底楼层是杂物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i>1989年刚落成的建兴路宿舍楼</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从年轻时一路住过来,刚开始每天爬上爬下也不觉得累,权当锻炼身体。而随着年龄的增大,腿脚经日积月累的磨损就开始出现状况了,再加上经常要提着重物上楼就有点吃不消了。</b></p> 加装计划因故搁浅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住的是单位的自建房,一梯共有12户同厂退休职工,住户里的居民很多年纪都在七八十岁上下,尤其是五楼76岁的刘师傅由于腿疾拄双拐很多年都不能下楼;还有一些邻居患有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上下楼十分艰难,加装电梯的呼声十分强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于是邻居们就开始商议加装电梯的事宜,并找到一家电梯建造公司进行咨询和预算,准备启动加装工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可惜那一年市政府对老旧宿舍楼的加装补贴优惠政策刚好截止,没有22万市政补贴这一块,当然加装工程就失去了动力,此事也就此搁浅。</b></p> 加装工程又开始启动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值得庆幸的是,只过了一年时间,市建设局等五个部门又联合出台了扶助加装电梯的政策文件,老旧小区的加装工程又有了资金的扶助和明确的方向,这利好消息犹如一声春雷再次点燃了住户们加装电梯的热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于是住在高层的几位老师傅闻风而动,积极地丈量楼梯尺寸,设计绘出草图,酝酿便捷有效的平层电梯制作方案(当然最终还是要设计院进行专业设计);与此同时,通过同厂职工的介绍,选定了富有加装电梯经验的一家电梯公司,开始启动加装工程。</b></p> 前期工作非常顺利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接下来就是加装工程的前期工作,首先是征求本梯12户户主同意并签字画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本来最担心、最棘手的就是这个项目,因为一楼和二楼基本没有使用电梯的愿望,反之还会给他们带来噪音和些许不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庆幸的是,通过德高望重的原厂办公室主任(401住户)出面,向低层的住户征求咨询,结果没费多少周折,各户都以关照行动不便老人为上,一致同意支持加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最令人感动的是101户主,他不仅毫无怨言地表示支持,而且还同意担任监督工程的现场代表(工程队也是由他介绍过来的);而102户主也不仅同意并签字,而且还帮忙料理工程开工时依风俗习惯实施的法事仪式,在施工过程中还把自家的水借用给施工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1和202的户主基本没什么意见,他们也爽快地同意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至于三层以上的8户,基本都是举双手双脚赞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用不到两天时间,一张全体住户签字按手印同意加装电梯的表格就顺风顺水构成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接着就是查找本宿舍楼的地质图纸,查明本楼的地质情况,为构筑桩基做准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签订《加装电梯工程合同》,约定六个阶段支付工程款,为工程运作的持续性提供支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将设计图纸与相关资料公示22天,取得相关职能部门和全体业主的认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向三楼以上住户收取首次预付款,让建造公司“兵马未动粮草先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紧接着还进行了日照分析、公证、地质勘探、主管部门审批等施工前准备工作。</b></p> 加装工程如期完成交付使用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一切就绪后,经过建造公司紧锣密鼓地运作和施工、各住户事无巨细的跟踪和配合,加装工程仅用半年时间完工交付,电梯如期运行使用。</b></p> 纵观加装过程我们深有感触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纵观加装电梯的全过程,我们深有感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政府资助老旧住宅楼加装电梯,这对于我们平民百姓来说,是一件大实事、大好事。但由于必须获得相应比例的支持率,这件事又没有那么好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因为在同一梯的住户里,其所居住的楼层有高有低,加装的愿望和需求也就有强有弱,这个时候往往就是考验邻里之间关系的试金石,考验每个人的三观和爱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没有相互同情和理解,没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爱心,即使是居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既使都是同一个单位的老工友、老同事,在需要支持或者付出时,就会拒之门外,或者漫天要价,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在我们这一梯住户里,纵观加装的全过程,邻里之间的关系却呈现出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社会主义新风尚。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又说,千金难买好近邻。梯内的12家住户中有许多老大爷、老大妈,他们的腿脚不灵便,出行困难。在这需要助老爱老的关键时刻,全梯12户在征求加装意见时均没二话,一次通过,支持率百分之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凡加装电梯,底层的住户抵触最大,因为他们不仅享受不到电梯的便利,反而还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过,我们这梯的101和102两户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们不仅支持加装,而且在电梯工程:动工法事的张罗、施工水电的借用、施工过程的监理、申办政府补贴的催促等方面都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最后政府补贴款落实后,当住户们要按文件规定给与补偿时,他们表示只拿12家住户的平均值,这感天动地的情怀使梯内的老人们热泪盈眶、无比激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韦唯在歌中唱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生活在一起是个缘分,人都会老,大家相互提携、相互支持、相互照顾才是上道;衷心祝愿所有的好心人一生平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i>101户主刘文堔老大爷(图左一)帮忙做动工法事</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