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优美的歌曲唱出山西山清水秀的富饶,勾勒出自然风光的妖娆娟美画面。</p><p class="ql-block"> 山西又是中华民族的最早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250万年前,就有了原始人类。春秋时期,山西境内主要的诸侯封国是“晋”,战国时期称瓜分晋国的韩、赵、魏为“三晋”。悠久的历史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加上简单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形成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山西现存的古建筑居全国之首: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五台山、太原晋祠、恒山悬空寺、平遥古城、云岗石窟、应县木塔、乔家大院……</p><p class="ql-block"> 我们曾经到过平遥古城、恒山景区、壶口瀑布。这次西南行自驾游再次路过山西,进一步领略山西好风光和名胜古迹。</p> <p class="ql-block">(一)太原晋祠</p><p class="ql-block">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是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保存比较完整的皇家园林。这里供奉三晋人文始祖,三晋文化从这里面发源。三千多年历史走下来,浸染了三晋大地,孕育出灿烂的三晋文化。</p><p class="ql-block"> “不到晋祠,枉到太原”,我们9月9日来到山西太原,第一站就游览了晋祠。</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位于晋祠中轴线末端,为晋祠主殿,是晋祠古建筑三绝之一。创建于北宋年间,殿内供奉西周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的木雕盘龙,是晋祠古建筑三绝之二。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柱,怒目利爪,一派生气。虽已近千年,鳞甲须髯都清晰可见。很难想象这样蜿蜒生动的八条盘龙是木头雕刻而成,并在北方的室外环境里竟保存了近千年。</p> <p class="ql-block"> 鱼沼飞梁是晋祠古建筑三绝之三,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p> <p class="ql-block"> 金人台共有四尊铁人,因铁为五金之首,人称之“金台人”。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年间,保存完整。据说,铁人忍受不了夏天的炎热,走到汾河边想过河。见一条小船,铁人要求船家带他渡河,船家道破铁人的本相并把它抬回金人台。圣母令手下将领,在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作为对不服戒律的惩罚,金人脚上迄今还留着三刀印痕。</p> <p class="ql-block">(二)蒙山大佛</p><p class="ql-block"> 蒙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为佛教净土宗早期道场开化寺的上寺建筑物,是中国最古老的摩崖石刻大佛。大佛高约60米,略低于四川乐山大佛,但开凿时间比其早162年。</p> <p class="ql-block"> 蒙山大佛景区山水清幽,风光俊美,大佛四周古迹众多,乘坐导游车行走在山林之中,空气清新,溪水涓涓,池鱼漫游,风车摇动,鸟鸣莺莺,自然风光与古迹和谐相映,真是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三)、洪洞大槐树</p><p class="ql-block"> 洪洞大槐树是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全国唯一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民祭圣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p><p class="ql-block"> 洪洞大槐树移民时间从北宋末年宋室南迁开始,到明朝形成高潮,延续700多年。涉及1230个姓氏,由这里迁往各地的移民后裔数以亿计。从明洪武三年到永乐十五年,大槐树下就发生官方大规模移民18次,遍布河南、山东、河北等十八个省市500多个县份。经历了600多年辗转迁徒,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p> <p class="ql-block"> 走进树丛,一座古朴的木牌坊迎面而立,它四柱三门,中门高大,门额有横匾,匾上雕着“誉延嘉树”四个斗大的古体字。过木牌坊不远处有碑亭一座,亭内矗立一块高大石碑,上书“古大槐树处”五字。石碑矗立处,就是“誉延”数百年的第一代大槐树生长的地方。这棵大槐树在地面消失之后,从根部又生长出一株小槐,人称第二代。这株第二代槐树不知何年又干枯了,如今树体尚在,枝叶全无,挺立于碑旁。说来有趣,第二代死后,从它的根部又生出一棵第三代来,如今枝繁叶茂,一年比一年高大。</p> <p class="ql-block">(四)乔家大院</p><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又名在中堂。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始建于1756年,屋主曾是被称为“亮财主”的清朝末年著名晋商乔致庸。全院占地面积10642平方米,呈双“喜”字造型,共有6座大院、20进小院、313间房屋。</p> <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中,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顶楼,中间城门洞式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p> <p class="ql-block"> 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p> <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大门外广场甬道两侧排列着众多雕塑,记录着乔家晋商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 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俯视呈“囍”字形,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作,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被专家学者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誉满海内外。</p> <p class="ql-block">在乔家大院花园留影</p> <p class="ql-block"> 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而今,又以大量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乔家大院景观的不断发展而令世人瞩目。这些精致无比、保存完好的宅院,以它们永远的真实,期待着我们对三晋文明史的阐释,对晋商辉煌史的解读。</p> <p class="ql-block">(五)云岗石窟</p><p class="ql-block"> 云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开凿于距今1500多年的北魏王朝 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p><p class="ql-block"> 西南行自驾游归来,9月25日再次来到山西,下榻大同市,9月26日尽情的浏览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云岗石窟。为此次18天的自驾游画上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第三窟:是云岗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依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俩菩萨立像个高6.2米。</p> <p class="ql-block"> 第五窟:为于云岗石窟中部,与第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岗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岗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也是游客打卡留照最多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盘旋飞舞,舞姿千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