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黄嘴鸢(学名:Milvus aegyptius):是鹰科、鸢属猛禽。体长50-55厘米,翼展125-135厘米,体重560-940克。前额和眼先灰白色,耳羽黑褐色,头顶至后颈棕褐色。上体暗褐色,尾棕褐色,呈浅叉状,尾端具淡棕白色羽缘;初级飞羽黑褐色,外侧飞羽内翈基部白色,形成翼下一大型白色斑;飞翔时极为醒目。下体、颏、颊和喉灰白色,具细的暗褐色羽干纹;胸、腹及两胁暗棕褐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尾下覆羽灰褐色,翅上覆羽棕褐色。虹膜浅褐色,嘴黄色,蜡膜黄绿色;脚和趾黄绿色,爪黑色。</p> <p class="ql-block"> 栖息于半沙漠、草原和热带草原到森林,但避开茂密的森林。在地面或水中捕捉猎物,经常在水体边缘和垃圾场、屠宰场或道路附近觅食。主要以腐肉和中小型哺乳动物、鸟类、鱼类、蜥蜴、两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为食。该物种几乎遍布撒哈拉以南非洲、科摩罗群岛和马达加斯加,以及从东非沿海到埃及和阿拉伯半岛西南部。</p> <p class="ql-block"> 黄嘴鸢(Milvus aegyptius)是非洲热带地区典型的鹰形目、鹰科鸟类的一种。历史上曾经将其视为黑鸢(Milvus migrans)的一个亚种"黑鸢埃及亚种"(Milvus migrans ssp.aegyptius),但最新的DNA研究表明,它与欧亚进化枝中的种群存在显著差异,应被视为一个单独的异域物种。</p> <p class="ql-block"> 黄嘴鸢在其分布区普遍存在,栖息地从半沙漠、草原、稀树草原到林地,但避开茂密的森林。常见的近水栖息地包括河流、湖泊、湿地、海岸和附近的草地和湿地边缘。</p> <p class="ql-block"> 该物种在地面或水中捕捉猎物,在空中捕捉大型昆虫,然后在飞行中吃掉。这种猛禽经常在水体边缘和垃圾场、屠宰场或道路附近觅食,寻找被交通事故撞到的动物。主要以腐肉和中小型哺乳动物、鸟类、鱼类、蜥蜴、两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为食,这在当地或季节性都很重要。食物因当地的可用性而异,在繁殖季节捕获的猎物成比例地增加。也吃植物性物质,尤其是油棕果实。</p> <p class="ql-block">保护级别:</p><p class="ql-block">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1年ver3.1——无危(LC)。 </p><p class="ql-block">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