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扬州,个园是一定要去的,个园代表了扬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当时商贾阶层的审美情趣。个园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因园主人酷爱竹,而竹叶呈“个”字形,故取名为个园。个园主要分为住宅、花园、竹园3个部分。住宅建筑完全连成一片,空间疏密有致,规范严整,巷道狭窄悠长,很有层次感。花园内的四季假山展现了江南园林的美学价值,叠山理水之功已登峰造极。 个园曾经获得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从北门进入,是竹园区。古时候,梅花、兰花、竹、菊花,被人称为“四君子”,分别象征着傲、幽、坚、淡四种品质。<br>把这些植物人性化了,而竹是代表着超凡脱俗,清新高雅。苏东坡赋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四季常青,苍翠蓊郁,行走其间,令人怡然自得。 <br> 个园虽不大,但处处体现出造园者的匠心独具,值得一提的是个园的叠石艺术,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达出“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个园旨趣新颖,结构严密,是中国园林的孤例,也是扬州最负盛名的园景之一。 宜雨轩前的是春山。 从宜雨轩后面的窗户望出去是抱山楼,楼的左侧是夏山,楼右侧是秋山。 夏山选用玲珑剔透的湖石叠成。山前有池水,山下有洞室,水上有曲梁,山上葱郁,秀媚婀娜,巧夺天工,洞室可以穿行,顺石梯而上,可达山顶。山顶建一亭,傍依老松。山上石道,东接长楼,与黄石山相连。 秋山由黄石叠成,山上有红枫。 站在房中,可从四个方位看到四季景色:春景,竹丛中,插植着石绿班驳的石笋,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这幅别开生面的竹石图,运用惜墨如金的手法,点破“春山”主题,即“一段好春不忍藏,最是含情带雨竹”。 夏景,夏景位于园之西北,东与抱山楼相接。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叠石多而不乱,石上古柏,枝叶葱郁,颇具苍翠之感;秋景,经过抱山楼的“一”字长廊,园之东部便是气势雄伟的秋景,相传出自清代大画家石涛之手笔。秋景用黄山石堆叠而成,山势较高,面积也较大。整个山体分中、西、南三座,有“江南园林之最”的美誉。黄山石呈棕黄色,棱角分明,如刀劈斧砍,与红枫共同映衬出秋天美景。冬景,用宣石(石英石)堆叠,石质晶莹雪白,山侧的几株腊梅烘托出冬天的严寒。正当人们面对端庄、静穆的冬景,感叹一年终了之时,蓦然回首,发现西墙上有一洞窗,露出了春景一角,似乎在向人们招手,暗示春天又将来临。 冬山,山后的墙上有二十四个风孔,有风吹过,发出呼啸声。 这是房与房之间的通道,也是防火用的。 厨房有五个灶台,旁边有八仙桌,是仆人吃饭的地方。 楠木厅是主人吃饭的地方,里面的家具和桌椅均是用楠木做的。 清美堂是管家处理事务的地方。 清颂堂是主人接待重要宾客和议事的地方,是何园所有厅中最高级的厅, 侧面看清颂堂 清颂堂前面是主人的起居室。 小姐的起居室和绣房。 汉学堂是主人接待宾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