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殷墟游记

李克贤

<p class="ql-block">  距今三千多年前,中国有一个强大的王朝,曰“商”,创立者曰“汤”。立国后传十七代三十一王。自公元前一千六百六十年到前一千四十六年,王朝经五百五十余年,最终被西周取代。</p><p class="ql-block"> 商朝立国后数度迁移都邑,约前一千三百年,第二十位商王盘庚将都邑迁至安阳,从此的两个多世纪,商朝再未迁都,安阳也是商朝历史上沿用最长的都邑。</p> <p class="ql-block">  殷墟,于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面积约三十平方公里。商后期这里叫北蒙,又称殷,公元前十四世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亡国,共传八代十二王,前后达二百七十三年。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 </p><p class="ql-block"> 殷墟,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即中华第一古都。殷墟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甲骨文等文物极具史料价值,其中重达八百七十五公斤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最大的青铜器;而甲骨文的发现,改变了中国的考古编年史,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前到了商朝。</p><p class="ql-block"> 殷墟现在由博物馆、王陵遗址和宫殿宗庙遗址组成。</p> <p class="ql-block">  殷墟王陵遗址,是学术界公认的商王朝的皇家陵地和祭祀场所。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等,其中包括“司母戊大方鼎”。这里先后发现了十三座王陵大墓,陪葬墓、祭祀坑与车马坑共有两千多座。王陵遗址的东区,祭祀坑的数量众多,坑内有不少殉葬的人、畜骨架,是殷王室祭祀先祖的一个公共祭祀场地。</p> <p class="ql-block">  殷墟的宫殿宗庙遗址,是商王处理政务和居住的场所,是殷墟最重要的遗址和组成部分,包括宫殿、宗庙等建筑基址八十余座。在宫殿宗庙遗址的西面和南面,有一条人工挖掘的防御濠沟,将宫殿宗庙环抱其中,起到类似宫城的作用。宗庙遗址也是世界文明古国中著名的“古典城邦”之一。</p> <p class="ql-block">  甲骨文就是刻写于龟甲、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通常是殷人的占卜记录或记事。据统计,迄今殷墟已出土刻辞甲骨约十五万片,记有五千余单字,卜辞十余万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等各方面。这些龟甲上的裂纹拥有占卜祭祀,收成,病患,生育的神奇功能,裂纹寓意泄露的“天机”。</p> <p class="ql-block">  商晚期的商王几乎无事不占,无日不卜,以至于留下了约十五万四千片的甲骨碎片,有专门的卜官看守管理这些国家档案。这几千字的记录定格了三千年前的商王生活情景,以至于我们目前总能依据已经认出的一千五百多个字,轻松回忆起商王日常任何一个片段,只要一条条地查找,可还原生活中的某一个瞬间。</p> <p class="ql-block">  光绪二十五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与敦煌藏经洞敦煌遗书、居延烽燧遗址汉简、清内阁大库档案等是中国近现代在史料方面的四大发现,呈现出中国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珍贵原始材料。其中尤以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价值最高、意义最深远。</p> <p class="ql-block">  车马坑展区内共展出了六辆车马坑和道路的遗址。据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上最早的马车坑,比著名的洛阳“天子驾六”遗址还要久远。这些保存完好的车马都是从安阳不同出土地点整体转移到这里来展示的。从中可以看到商代马车已大量使用青铜构件、独辕双套双轮,体现出当时高超的机械、青铜铸造技术,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初发现甲骨文。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p> <p class="ql-block">耸立在殷墟园区中的司母戊鼎。</p> <p class="ql-block">  三千多年前,一对妇好鸮尊,诠释着妇好威风凛凛的戎马辉煌,也凝结着商王武丁对妇好的尊重和宠爱。在为古人的杰出技艺而感叹时,更为他们的真实人生而感动。一件文物,就是一段感情,一段历史,一段人生,所以,无论经过多少年,它永远都是鲜活的。</p> <p class="ql-block">刻有甲骨文的碑林。</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殷墟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游殷墟随笔:</p><p class="ql-block">殷商古邑史纷呈,</p><p class="ql-block">遗迹斑斑映旧情。</p><p class="ql-block">宝鼎青铜天下藐,</p><p class="ql-block">爻辞甲骨世人惊。</p><p class="ql-block">车辕仪仗俱成土,</p><p class="ql-block">林苑鹿台化玉茗。</p><p class="ql-block">华厦先民多智慧,</p><p class="ql-block">巾帼妇好万年英。</p> <p class="ql-block">20世纪初发现甲骨文。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p> <p class="ql-block">殷墟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甲骨文中所记载的资料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也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甲骨学。</p> <p class="ql-block">殷墟总体布局严整,以小屯村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为中心,沿洹河两岸呈环型分布。现存遗迹主要包括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王陵遗址、洹北商城、后冈遗址以及聚落遗址(族邑)、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手工作坊等。</p> <p class="ql-block">殷墟,原称“北蒙”,是商朝晚期都城遗址,始建于1319年,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殷都区。其是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它的第一次发掘,被视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p> <p class="ql-block">谢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