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神州--(遇到的风景)(一九九)浙江(59):宁波-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达蓬山景区/方特东方神画/方特东方欲晓

高泽普

<p class="ql-block">上林湖越窑遗址:</p><p class="ql-block">位于慈溪栲栳山麓上林湖一带,为东汉至宋(1-12世纪)越窑青瓷中心产地,“海上陶瓷之路”的起航点之一,历朝曾先后在此设立贡窑和置官监窑,大量烧制秘色瓷。上林湖越窑遗址的发掘为唐宋时期越窑青瓷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揭示了当时的窑场布局、制作工艺流程和生产等信息。</p><p class="ql-block">--历史溯源</p><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2-5世纪),上林湖越窑兴起。</p><p class="ql-block">唐宋时期(7-12世纪),上林湖越窑达到鼎盛,越窑青瓷经姚江通过明州港运送到海外东北亚、东亚、东南亚、阿拉伯沿线地区。</p><p class="ql-block">唐晚期(9世纪),上林湖后司岙越窑始烧。</p><p class="ql-block">五代期间,上林湖越窑向中原王朝进贡的越瓷精品达14万余件。期间后司岙窑址停烧。</p><p class="ql-block">北宋后期(11世纪),上林湖越窑开始衰落。南宋初期(12世纪),由于朝廷征烧祭器等,上林湖越窑曾短暂繁荣、后因朝廷在临安设官窑等原因,上林湖越窑最终停烧。</p> <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考古工作者经现场考察,确认上林湖为越窑中心产地。</p><p class="ql-block">1980年,慈溪文物部门考察发现东汉、三国、南北朝至北宋时期青瓷窑址97处。后续相继对部分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p><p class="ql-block">上林湖越窑遗址以上林湖水库为中心,有青瓷窑址120处。其中东汉、三国时期(1-3世纪)11处;南朝(5世纪)1处;唐朝(7世纪)31处;唐至五代(7-10世纪)11处;唐至北宋(7-12世纪)17处;五代(10世纪)7处;五代至北宋(10-12世纪)27处;北宋(960-1127年)10处。</p><p class="ql-block">据记载,五代吴越国线氏王朝曾在上林湖设官监窑,专门生产釉色青绿、釉质莹澈的“秘色瓷”,作为宫廷用品并向中原诸王朝进贡。后来,“秘色瓷”成为上林湖越窑“似玉类冰”上乘青瓷的代名词。</p> <p class="ql-block">--上林湖越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青瓷制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林湖:</p><p class="ql-block">位于慈溪桥头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湖岸曲折,湖水清澈,湖面碧波荡漾,山上林木凝翠,是我国越窑青瓷发祥地和主要产地之一,青瓷烧制历史达千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上林湖风光概览</p> <p class="ql-block">达蓬山风景区:</p><p class="ql-block">--达蓬山</p><p class="ql-block">原名香山,位慈溪龙山镇,山势幽峻、重峦叠嶂、清泉飞瀑、林木葱郁,登山远眺,浩瀚东海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达蓬山,之所以名“达蓬”,与秦始皇遣徐福寻仙草的传说有关,意即“从这里出发航海可以到达仙境蓬莱”。</p><p class="ql-block">登达蓬,临东海,一望无垠,古今多少事,悠悠……</p><p class="ql-block">【清】黄宗羲《达蓬游记》诗曰:</p><p class="ql-block">东尽观沧海,往事一慨然。</p><p class="ql-block">浪中数万叠,黥背血千年。</p><p class="ql-block">何物秦始皇,于此求神仙。</p> <p class="ql-block">达蓬山海拔400余米,幽深的山谷,峰峦簇拥,溪流蜿蜒,滿目苍翠,山上岩石奇异,成香炉、石笋、伏虎、偃龙之状,令人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徐福东渡的传说</p><p class="ql-block">距今2000多年前,达蓬山东面尚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相传,公元210年,徐福就是在这里亲率3000童男、童女,和水手、百工等近5000人东渡东瀛,为秦始皇去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其起锚渡口就在今凤浦岙村。</p> <p class="ql-block">--宁波市气象雷达站</p><p class="ql-block">位于达蓬山顶,为宁波市气象局的气象观测雷达站。</p> <p class="ql-block">--气象雷达站外景</p> <p class="ql-block">--“80天环游地球”世界自然人文主题乐园</p><p class="ql-block">位于达篷山下窖湖畔,处于青山绿水之中,清新怡人,是一座将自然山水、历史人文和现代游乐融为一体的自然人文主题乐园,以游览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古迹为主线,在时空上跨越东方与西方、古老与现代,展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风光名胜和自然之谜。</p> <p class="ql-block">环游地球主题乐园一隅</p> <p class="ql-block">--佛迹寺</p><p class="ql-block">坐落于达蓬山巅的古寺。其来历缘于其附近的一个山洞-佛迹洞。</p><p class="ql-block">相传,唐天宝元年(742年),云游僧达慧来到山上,发现了荒芜多年的佛迹洞,洞内留有观音脚印一个,以为佛迹,便建起了这座巍峨的寺院。达蓬山上的脚印为右脚印,正与普陀山上的左脚印吻合。</p><p class="ql-block">重建的佛迹寺依托“千年佛迹”,在现当年古寺的宏伟壮丽,主轴线依次排列:天王殿(山门)、大殿、藏经楼、东西角楼、祖师殿、伽蓝殿、药师殿、弥勒殿及廊等。</p> <p class="ql-block">--徐福文化园</p><p class="ql-block">将徐福东渡丰富的历史遗存、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和谐地融合,展现徐福勇于开拓的航海精神和中国传统的福寿文化。</p><p class="ql-block">徐福文化园有:摩崖石刻、秦渡庵、小休洞、跑马岗、饮马潭、御马坟、千人坛、龙马坊、方士石、灵台石、风洞岗、望父石、徐福祠和求仙亭等与徐福东渡有关的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p><p class="ql-block">达蓬山摩崖石刻大约镌刻于唐宋年间,为缅怀徐福东渡这一历史事件而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石刻面朝东南,高1.2米,宽3.5米,整幅画面展现“人马步金桥”、“鲤鱼跳龙门”、“麟凤呈祥瑞”等图案。表现了徐福率童男童女从达蓬山东渡出海的史实,是全国唯一一处反映徐福东渡的历史古迹。</p> <p class="ql-block">秦渡庵--</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唐天宝元年(718年),原名东渡庵,徐福后人为纪念徐福东渡而建,清顺治十七年被强盗抢劫毁坏。</p><p class="ql-block">相传,徐福曾命人在此砍柴割草,搭屋建舍,平整土地,开凿水井,修建通往海口的道路,作渡海前的准备。</p> <p class="ql-block">方特东方神画:</p><p class="ql-block">位于杭州湾南岸,以传承中国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乐园,有民间传说、民间戏曲、经典爱情传奇、神秘文化、杂技与竞技、民间节庆、民间手工艺和综合项目8个区块,运用暗黑骑乘、四面幻影成像、实景特技机器人等设备技术,演绎《女娲补天》、《千古蝶恋》、《长城绝恋》等20余项主题节目。</p> <p class="ql-block">--方特东方神画概览</p> <p class="ql-block">方特东方欲晓:</p><p class="ql-block">一座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高科技主题乐园,以百余年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为背景,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强互动的红色主题项目和景观。</p><p class="ql-block">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高清巨屏、球幕等技术手段,打造了:致远致远、巾帼、东方欲晓、铁道游击队、突围、岁月如歌、圆明园以及飞翔、鹰击长空等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p> <p class="ql-block">--项目:致远致远</p> <p class="ql-block">--项目:东方欲晓</p> <p class="ql-block">--项目:铁道游击队</p> <p class="ql-block">--项目:飞翔</p> <p class="ql-block">--项目:鹰击长空</p> <p class="ql-block">--项目:圆明园</p> <p class="ql-block">--方特东方欲晓一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