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狼

<p class="ql-block">《正比》</p><p class="ql-block">问题:</p><p class="ql-block">目前在中国作家协会,据网传会员人数大约有两万多,怎样回答以下问题?</p><p class="ql-block">1、从社会的纸质书刊总阅读人数看,所占的人数比例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是膨胀了,还是萎缩了?</p><p class="ql-block">2、根据扶持力度越大,越难出精品的文学现象,说明了作家队伍的正在扩大,还是外强中干?是后继有人,还是裹足不前?</p><p class="ql-block">3、小说,诗歌,散文,所反映的内容,是接地气了,联系社会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生活了,或者说与社会生活南辕北辙,相去甚远?是否所拿工资与他(她)们的实际工作业绩,工作贡献,工作能力,工作要求,文化层面的正确认知,业务担当成正比?</p><p class="ql-block">4、国家每年给作协都有事业性拨款,政策性扶持,你认为作协的工作,与国家的扶持态度相匹配,不相匹配,还是工作成绩很普通,很一般?或者说有负期望?</p><p class="ql-block">5、目前的网络文学正如同雨后春笋,方兴未艾,你认为相对于纸质书刊,是压力,是挑战,是工作动力,还是压垮纸质文学书刊的最后一根稻草?</p><p class="ql-block">6、近些年以来,你看过了一些书评,内容所述作家的作品得失,写作方向的内容多一点,还是所反映的内容为作家的家庭生活,婚姻状态,子女成长,出书部数,作家出轨,作家离婚,作家是否人长得很有风韵,非常漂亮的内容多一点。</p><p class="ql-block">7、作协成员所提交的会费,是进入了国库,是发展了社会文化公益事业,还是去向不明,被一些人用于买房,购物,旅游,养花,挥霍一空,在这些因素中,哪个因素可能会更大一点?</p><p class="ql-block">8、你认为作协会员的入会态度,个人动机和终极目标,是参与更好的写作状态,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还是只仅仅满足一种个人职业晋升需求,满足个人虚荣心?</p><p class="ql-block">9、你通过个人观察,接触及个人印象或者与朋友交谈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认为你身边的作协会员,很有实力,表现一般,普遍缺乏文化知识素养,需要进一步进行业务知识充电,还是滥竽充数,干事的人少,不干事的人多,占着茅坑不拉屎,只进不出?</p><p class="ql-block">10、你认为目前的中国文化市场(不说网络文学专就纸质书刊而言),基本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不能满足,或者有负国家,社会和读者的期待与厚望?</p><p class="ql-block">11、你认为目前的图书市场普遍疲软,与三年疫情有关,与三年疫情无关,或者说疫情根本就不能阻断社会公众对于文化生活的普遍渴望,期待与需求?</p><p class="ql-block">12、一些书籍投入文化市场之后,读者反映冷漠,无人问津,责任在于作家,责任在于读者,责任在于编辑?责任在于文化导向?责任在于社会浮澡,还是人们普遍生活压力偏大,舍不得多花钱,进行智力投资?</p><p class="ql-block">13、你认为目前中国的图书市场向社会公众所提供的精神食粮代表了中国的先进文化,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公民道德情操?没有能力代表?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相适应,不相适应?或者直接可以这样说,有,还不如没有?</p><p class="ql-block">14、贾平凹先生是陕西乃至中国,世界的文学达人,文坛巨星,是陕西文化界曾经与路遙,陈忠实齐名的三驾马车之一,就目前状况而言,他对于陕西文化事业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促进的,积极的,统揽全局的,还是出于私心只表现,突出他自己,一将前行,滞后三军,所起到的作用是消极的,负能量的?压抑与无视陕西的后继作家与作品,成为了陕西文学发展的巨大阻力和绊脚石,贾平凹先生的第二十部长篇小说《山河传》,其表现出来的社评热度,是宝刀不老,还是江郎才尽?或者说,贾平凹先生的文学影响已经成了过去式,只代表他过去的社会机遇与创作水平?他写出来的东西令人眼前一亮,茅塞顿开,对于人的智力开发很有帮助,或者说,他写出来的东西那就是平淡无奇,老生常谈,毫无创意,闭门造车,只不过如此。</p><p class="ql-block">15、你对中国文坛的基本评价是,形象保守,班子老化,还是能够继续有能力,有诚意,有热情,有威望带领与促进中国文学的激流勇进,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16、我和文学有个约会,你认为中国文学对于社会来稿,是来者不拒,一视同仁,只认作品不认人,还是吹毛求疵,只倾向于少数名人的功名地位,利益需求。</p><p class="ql-block">17、从目前表现出来的一些作家的创作态度看,从书刊流行的大量文学作品看,是坚守了中国式本土文化特色,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进行了健康有序的文学创作,或者说一味学习国外文学的写作风格,把国外的东西没学好,废弃了本国的文化真功,搞得非猫非狗,不象文学,在坚守本土文化问题上,在盲目搬照,肯定,学习外国小说,诗作创作问题上,这两种作法,你更加倾向于哪一种?</p><p class="ql-block">18、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你认为是过时了,没有过时,依然还有文学创作方向上的指导价值和意义?这两种观点,哪一个更加接近现实,接近文学创作实际进而端正思想。少走弯路?</p><p class="ql-block">19、慈禧太后说过两句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体是指社会科学,这个用,是指自然科学。目前的体用混淆,你认为这个现象对于文学创作所起到的作用,是发展,是进步,是无知,是退步,是迷失,还是走入了文学创作实践上的沼泽地,死胡同,写出来的东西就象是颐和园门前的怪兽四不象,从而导致很多人不能接受,在行动上远离了文学,进入了一种理性思考,这两种看法,你更加接近倾向于哪一种?</p><p class="ql-block">20、对于目前甚嚣尘上的文化界创作乱象,你认为一些作家写作出来的小说,诗歌,散文,能够流传下去,不能流传下去?谬误流传,毒害青年,或认为是一种暂时的创作现象,邯郸学步,痴人说梦,不能为中国的未来人所学习,所接受,所赏识,所继承,所运用,只是历史长河中的暂短月晕,昙花一现,留作后世笑料。那种劳动本来就是无效的,自欺欺人的,就象《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两个骗子,还在织,还在织。小孩子说,他(她)织的那根本就不是布,只是考验一个人,是绝顶聪明或者是简单愚钝?</p><p class="ql-block">陕西/北方狼</p><p class="ql-block">2023-10-12</p><p class="ql-block">星期四</p> <p class="ql-block">《正比》-2</p><p class="ql-block">问题的提出。</p><p class="ql-block">1、在2023年茅盾文学奖的评奖,颁奖过程中,陕西的文学显然落后了,问题出在哪里?陕西文学后继无人,组织不力,只限于小地域文学的重视,发掘和发现?还是说,陕西还有大部头的长篇小说还没有现身,估计那种小说一经出版,将会在书店被读者奔走相告,抢购一空,你个人估计,会有这种可能吗?</p><p class="ql-block">2、对于书刊稿件的审稿,定稿,一般认为都比较规范,比较严格,比较有德高望重的人把关,比较严肃。针对长篇小说出版过程中的完整版,非完整版,你认为这个现象正确吗,正常吗?啊,作家没有成名之前,出的是非完整版,作家出了名之后,出的是完整版,你认为长篇小说出版,审订过程中的三审三校,很权威,不够权威,自打嘴巴,自我否定,或者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种现象对于初涉文学之门者,屡遭拒稿者,没有背景者,公平,很公平,不够公平,完全不公平?</p><p class="ql-block">3、陕西有一位作家,目前他(她)的内心很矛盾,很纠结,正规出版社,杂志社没有态度,而非正规的出版机构在线上争先抢要出版机会,你认为这是中国特色,不是中国特色,简直就是胡闹?</p><p class="ql-block">4、对于小说,诗集的出版,买了书号就可能出版,不买书号就不会出版,就是说自费出书,针对这种现象你是如何选择的?是参与,不参与?出钱,不出钱?不管别人怎么干,不干预,不评论,不肯定,不否定,你只管好你自己,不发表任何个人意见和说法?</p><p class="ql-block">5、出了若干数量的书就可以作为一种个人资格加入省作协,国家作协,有的人钱很多,出书那点钱对他(她)个人来说就是毛毛雨。有的人手中的权比较大,一句话就可以公费出书,单位内部公款出书,有的人无权无钱,出了书就会影响正常生活,或者饿饭。这种晋升机制和旧中国的卖官鬻爵,有本质区别,没有本质区别,说的不搭界,说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p><p class="ql-block">6、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丁玲提倡一本书主义,有的人则提出二十本书主义,著作齐身,你认为这两种意见,哪一种意见最接近合理?</p><p class="ql-block">7、根据目前中国文坛出现的贾平凹现象,有几点这样的机会和可能,特定年代的人群跟风,本国出版机构的组织专家作品会诊,权力的加持,个人写作才能的加持,外国奖项的加持,名人效应的加持,和外国小说《项链》一样,最初认为价值连城,丢失了赔不起,倾家当产,手头拮据,后来贵夫人一笑置之,我那个项奖说起来并不值多少钱,是市场假品,对不起,让你破费了。贾平凹先生年过七十,依然是雄风不减,令人见贤思齐的文学达人,那个人没有一点啥说的,字也写的好,只是一些人吃不上萄萄,他(她)就说萄萄酸,贾平凹先生的文学地位本身没有那么高,他是被身边的一些朋友哄抬起来架在火炉上烤,盛名之下,其势难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确让贾先生太作难了。对于以上的各种声音,你更同意支持哪一种?</p><p class="ql-block">8、最近网上有人提出,中国作协每年收取许多会员会费,支配权在谁手里?还有网友认为,即就是收取的钱数再大,主管者毫无个人私心,毫无保留地应用于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上,帐,经得起查,对于这种观点,你认为靠谱,不靠谱,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说没有个人私心,那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不贪白不贪,贪了也白贪,不占白不占,占了也白占,你认为以上观点,哪个更能经得起事实的考验?</p><p class="ql-block">9、针对社会上出现的自费出书现象,有关方面不宣传,不引导,不支持,听任作品湮没人尘,自生自灭,作家的劳动成果及文学作品得不到书店的售卖对接,社会的及时发现,并且还花费了一笔不菲的钱款,放在家里,送给同学,送给领导,送给朋友,发挥不了一点实际价值与社会作用,只是天知,地知,我知,你知,网上看看,多年以来在文学方面露脸风光的总是那么几个人,文坛现象如死水一潭,少见生机,你认为自费出书有必要,没有必要,完全没有必要?自费出书投资费用,那笔钱花得值,花得不值,或者说,把一笔钱花出去了,一点意思都没有,对于自费出书一事,你的态度是什么?</p><p class="ql-block">10、文学群聊的社会作用和产生的必要性是什么?它的服务范围是什么?文学群聊就是组织,团结,鼓励,支持文学爱好者展示作品,发表观点,联络感情的一个网络平台,但不鼓励和支持与文学作品无关的事,比如软广告,推销药品,酒类,保健品,刊物,画作,这些都不在包容和支持之列。</p><p class="ql-block">卖什么,就吆喝什么,既然.是文学群,诗歌,小说,散文,画作,书法作品就可以兼容并包了。</p><p class="ql-block">一些群主认为,群友的个人好恶,创作观点以及作品表现形式都应该服从他(她)自己,今天提示这个,明天警示那个,把一个群搞得就好象是老师给学生上课一样,管理意识太强,很不民主,往往搞得大家不欢而散,其实这样并不好,那又何必?束缚了大家的创作自由,有的群还限制一天每人只能发够文章三篇,很没有必要,为什么?因为群中出现的内容都是覆盖式的,一些活跃的文学群,不出五分钟,前面的十个作品就翻篇了,在群中推送作品的人很多,实际上能看到的人并不多,因为大家都很忙,好多优秀作品来不及看到,都被忽视了。</p><p class="ql-block">网络是一个好好先生,来者不拒,在一天之内一个群里出现50000字也行,出现500字也好,人家根夲就没有那样的限制。</p><p class="ql-block">鬼,本来是没有的,为了吓人,就说有鬼,其实说到底,鬼就在人的心里,心中有鬼,看到不同意见,不同风格的,超过他(她)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文学作品,心里就很不高兴。</p><p class="ql-block">文史哲不分家,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群聊中也不应该分得过细,诗歌群不发小说,散文,小说群不发诗歌。因为群友人员很庞杂,笔者去北京参加过几次培训,一直分在诗歌组,但是还是写了10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秦川》诗歌,散文,小说是优势互补的。并没有相互抵触,相互排斥的必要。</p><p class="ql-block">笔者也是两个群的群主,只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思想导向,與论导向,至于别的什么不同观点,就不必那么认真计较了,因为群,那就是一种社会福利和社会资源,与群主的关系并不大。</p><p class="ql-block">以上观点你认同,不认同,或者说,那简直就是胡说八道,或者说,说的多少还算是有一点道理。</p><p class="ql-block">以上仅是笔者即兴之作,还有新的看法的读者,可在评论栏中加上你的个人评论,笔者会综合网友意见,集结《不同观点》一章,尊重并复述大家的不同看法,请注意加上(网友参与)。</p><p class="ql-block">陕西/北方狼</p><p class="ql-block">2023-10-13</p><p class="ql-block">星期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