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介绍— 铁山龙镇

এ初梦⁵²º᭄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目录</i></p><p class="ql-block"><i>1:铁山垅镇地理位置</i></p><p class="ql-block"><i>2:历史故事</i></p><p class="ql-block"><i>3:美食</i></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1:铁山垅地理位置</i></b></p><p class="ql-block"><i>中文名:铁山垅镇</i></p><p class="ql-block">行政区类别:镇</p><p class="ql-block">所属地区:中国华东</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于都县南部偏东</p><p class="ql-block">面积:70.7 km2</p><p class="ql-block">详细地理位置:铁山垅镇,隶属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地处于都县南部偏东,距于都县城37千米,东邻会昌县白鹅乡、庄埠乡,西、南连靖石乡,北接禾丰镇,于盘公路横穿而过。行政区域面积70.7平方千米,下辖8个行政村、4个社区</p><p class="ql-block">人口:2019年末,铁山垅镇辖区有户籍人口1.89万人。</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2:历史故事</i></p><p class="ql-block"><i>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谋求更为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沿途但见矿井星罗棋布、钨砂晶莹闪亮,朱德赞不绝口:“特矿之首,果不其然;世界钨都,名不虚传!”。毛泽东触物兴怀,踌躇满志:“若得赣南钨矿资源,何愁给养没有着落?何愁革命不能成功!”</i></p><p class="ql-block"><i> 1930年4月22日,毛泽东到了会昌开展调查。此时,正在于都仁凤山、丰田开展工人运动,发展党组织的刘义顺等7人率300多名矿工组成的赤卫队到会昌,当面向毛泽东汇报了丰田、乱石、仁凤山开采钨砂情况,毛泽东听取汇报后整理了近万字的调查报告《仁凤山及其附近》。该报告在1930年6月4日由中共赣西南特委油印成小册子,毛泽东亲自将小册子送给正在筹建国家银行的毛泽民。并告诉他,苏区有丰田、仁凤山两处钨矿,要尽早成立钨矿公司并划归国家银行所有。《仁凤山调查》让红军发现了钨这座“金矿”,这是党在苏区建立中华钨矿公司的第一个可研报告,也是毛泽东在苏区所做的唯一一次对工矿业的调查。</i></p><p class="ql-block"><i> 1930年冬天红三军团一个团赶走了山霸,占领了铁山垅,组织了附近苏维埃政府开采钨砂。1931年4月成立公营铁山垅钨矿,改由红军开采。1931年7月反动山霸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支持下,纠集民团,气势汹汹的来到了铁山垅,妄图摧毁刚刚建立起来的红色政权。红军边生产边打仗,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矿山几易其手,1000多个红军工棚被敌人烧毁,刚生产出来的钨砂被敌人掠夺,生产一度陷入停顿,第三次反围剿取得胜利后,矿山又重新回到红军手中。</i></p><p class="ql-block"><i> 1932年2月12日,国家银行成立不久,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毛泽民根据毛泽东关于发展苏区经济工作的指示,在“公营铁山垅钨矿”的基础上,第一个由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直接经营管理的国有企业——中华钨矿公司在于都铁山垅钨矿成立。</i></p><p class="ql-block"><i>公司成立后毛泽民始终把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在公司左侧租用了三间民房作门诊和药房,并以10块银元为一个月的薪水,请来了一个中草药郎中,利用当地丰富的中草药办起了红军医院,设立了住院部。红军医院不仅为红军医病还为矿工、当地群众免费看病。</i></p><p class="ql-block"><i> 为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毛泽民同志号召矿工组织消费合作社,矿工可将采挖到的钨砂折价作为股金入股。每股二元,每一公斤钨砂为一股,每人最多10股。入股自愿,退股自由。消费合作社经营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统一由钨矿公司供给部解决。凡参加消费合作社的社员,可凭“购买证”到消费合作社买到比市场价格低几倍的大米、油、盐和其他生活日用品。到1933年春节后,中华钨矿公司所属的矿区,共成立了5个消费合作社,百分之百的矿工都入了股。消费合作社的成立,使矿工的基本生活资料得到了可靠的保障。</i></p><p class="ql-block"> 在中华钨矿公司期间,钨矿工人与红军将士在露天条件下作业,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红军将士与钨矿工人同早操、同劳动、同娱乐、同上夜校,切实和工人打成一片、心手相连。红军战士利用公休时间,教工人唱革命歌曲,讲革命故事,组织山歌对唱等文艺活动,传播革命思想。当时传唱的歌曲有:《当兵就要当红军》、《送郎当红军》、《国际歌》等,告诉矿工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华钨矿公司成立后,以毛泽民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采取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把支部建在企业等一系列举措,在党的领导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产量不断攀升。规模横跨三县七乡,矿工达到了3500多人。产品产量从1931年年产量280吨到1934年3925吨,4年生产钨砂7830吨,按当时52块银元一百斤计算,创造了814万银元的经济价值,占中央苏区财政收入的70%,支撑了苏区中央银行的现金流,养活了十万红军,成就了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p><p class="ql-block">1934年9月,中华钨矿公司因国民党军队进犯而被迫停办。10月红军长征时,采矿工人有500多人加入了红军队伍北上抗日。大多数牺牲在长征路上,涌现了以谢宝金为代表的红色矿工。其中,有名有姓就有157名烈士,大部分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后来留下来的工人和革命群众,疏散在登贤县(现于都县)乱石区,组织了一支320多人游击队与来犯的国民党军队展开斗争。中华钨矿公司的历史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又恰逢铁山垅钨矿开山100周年,江钨控股集团公司党委为进一步提升中华钨矿公司旧址的红色教育功能,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在省国资委和于都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江钨控股集团筹资400多万元,对旧址进行再修缮、再完善、再提升,完成了包括红军医院复原修缮、旧址广场建设、室内陈展、毛泽民塑像、浮雕及雕塑群、景观花海、剪影塑像、绿化亮化、红色精神谱系、红色家书宣传展板等,建设施工占地面积达13000多平方米,展出各类实物4000余件、矿物标本33件、文字稿17500字、旧照片97幅、雕像16组、微缩场景人物7组、剪影雕塑10组、展厅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并于2021年6月26日在旧址广场举行了隆重的揭幕开放仪式,正式对外开放。通过这次修缮提升改造,中华钨矿公司旧址面貌焕然一新。截止目前已接待来自国家、省、市、县的领导和新闻媒体到中华钨矿公司旧址参观学习采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达200余批次,3000多人次。特别是中央电视总台央视二套经济信息联播《红色金融路》栏目与2021年6月14日的专访《中华钨矿公司: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国有企业》播出后,进一步扩大了中华钨矿公司的影响力,擦亮了“共和国第一国企”这张红色名片。</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3:美食</i></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铁山垅镇结合打造红色“共和国第一国企”特色小镇,深入挖掘铁山垅历史人文、民俗、美食等特色,据了解,有一道独特美食——“油浸肶子”深受人们喜爱,是赣南客家人逢年过节及接待客人的必备美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油浸肶子”属于腊肉的一种,做法是选家养正胡鸭,按照腊鸭的制作方法制作后,再撒入少量白酒盖住腌制半小时,入味后下锅油炸,煎炸4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放凉后入罐用高山茶油浸泡储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逢年过节前,每家每户都会准备好“油浸肶子”,在新年时用以犒劳辛苦劳作的家人们。“油浸肶子”因腌制晾干水分再浸泡在赣南特有的高山茶油里,故而久存不易变味,是元宵节后外出家人们携带美食的首选。美味的“油浸肶子”蕴含着家人们浓厚的思念,微咸的口味融化了在外游子的疲惫和思乡之情,温暖身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铁山垅镇将把“油浸肶子”作为赣南客家特色美食融入打造红色“共和国第一国企”特色小镇中去,作为铁山垅镇特色美食文化的新起点,擦亮“共和国第一国企”这张名片。</p> 唐玉婷  高一(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