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李白文化园游记

柯芳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1日,在国庆74周年又是中秋月圆之际,我来到当涂大青山李白文化园,寻访拜谒诗魂李白。 </p><p class="ql-block"> 这天“青天无片云”,站在大门“诗仙圣境”牌坊,透过牌坊,大青山一览无余,隐约可见山顶上青云禅寺的亭塔犹如大鹏振羽,俯视苍穹。</p> <p class="ql-block">入门两边是记录李白生平的一组12雕画:《磨杵成针》、《辞亲远游》、《仗剑任侠》、《山川怀抱》、《酒隐安陆》、《力士脱靴》、《名动京师》、《李杜情深》、《入幕永王》、《流放夜郎》、《病卧当涂》、《大鹏之梦》。</p> <p class="ql-block">踏入园门,大型石雕屏风是“李白乘舟将欲行”的汉白玉浮雕。令我想起他的诗《夜泊牛渚怀古》。</p> <p class="ql-block">穿过屏风,进入园区,在一片开阔的绿水青葱环绕之中,矗立着园主李白“把酒临风”的大理石雕像,在此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来客。</p> <p class="ql-block">  进入园区,右手即为太白碑林,有毛泽东、鲁迅、郭沫若、林散之等当今名家书写的李白的诗作100幅和自作楹联诗词等。园内诗歌、书法、雕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令人留连不舍。在此品味李白诗风的雄奇奔放、俊逸清新;意境的神奇异彩、飘思不群;辞句的变幻莫测、摇曳多姿,欣赏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诗风诗作,领略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回味着“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发出“诗仙”之惊叹:”屈平辞赋悬日月,兴酣落笔摇五岳。“</p> <p class="ql-block">  伟人毛泽东写的是李白诗《夜泊牛渚怀古》。我县书法家林散之写的自作楹联是:“乘月归田庐,千载论交唯纪叟;大江流日夜,一生低首是宣城。”据我所知,这副楹联是林散之和他的长女林荪若共同创作,上联是荪若作,下联是散老作。荪若次子韦童有文记载:“1979年,外祖父为太白楼正厅撰写楹联,先写成下联,我母亲很快对出了上联。”墙上贴的注释文字有一个错字,即大江流“日”夜,而不是流“月”夜。我一眼看出。这副楹联写的都是李白在宣城的故事。纪叟就是当地的一位有名的酿酒师。李白有诗:《哭宣城善酿纪叟》:”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纪叟这位李白的平头至交还被林家父女写入楹联中。</p> <p class="ql-block">我走进了太白祠。楹联中的“诗中无敌,酒里称仙。”句最好记。导游告诉人们,李白的衣冠冢全国倒是有好几个。李白的墓只有这一处,而且还毫无争议,她指着一尊已字迹泯灭殆尽的墓碑说,就是因为这块埋藏了一千多年的墓碑。我感叹真是“石头会说话“。</p> <p class="ql-block">我走近了李白墓,瞻仰据说是杜甫题写的墓碑,和游人们一起祭拜诗仙李白。有人还供奉上了”杯中酒“。</p> <p class="ql-block">  据说太白祠一千多年以来,曾有过13次大修。只有在人力、物力、财力强大,党和政府重视文化的今天,才有如此规模的李白文化园。</p><p class="ql-block">园区内到处活跃着李白的踪影。有雕塑,有展板,有诗画,体现他"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凛然风骨,以及狂放不羁的纯真个性、与山水自然冥合的潇洒风骨。</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太白草堂。就是李白居室。公元759年李白遇赦,投从叔当涂令李阳冰,寓居当涂县城南七里龙山。这里有李白逝世前的感人的一组腊像。令人不禁流泪。发出白居易吊李白坟时慨叹:”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莫过君。“</p> <p class="ql-block">出草堂,就是园区的尽头,正中有李白在天门展翔的雕塑,气壮山河,令人景仰。”</p><p class="ql-block">曾有“惊天动地文“的诗仙,虽屈抑一时兮而伸于千年万年,丰碑长存。李白诗歌已被译成几十种文字,流传于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悲歌行》、《采莲曲》、《春日醉起言志》等诗被谱成交响乐《大地之歌》,闻名世界。由于李白广泛的国际影响,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李白"命名了月面一座环形山。</p> <p class="ql-block">真是“苍江捞月骑鲸去,巍峙青山万古春。”我仰望着牌坊上林散之题写的“千古风流”牌扁,与太白文化园告别。大江日夜流,祖国万山红。李白的故事,犹如青天明月,万古流传。</p><p class="ql-block">(柯芳完稿于10月3日上午10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