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飞行员跳伞后遇到会说英语的上饶官员、军人和民众

罗时平

<p class="ql-block">  我近日调研采访杜立特行动上饶营救的历史事件,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是当时的上饶,到处都碰上会说英语的地方官员、军人和民众,美国飞行员跳伞后语言不通的问题在上饶迎刃而解了。当时上饶的开放与官员、军人和民众的文化素养让我大开眼界,故特将杜立特行动上饶营救中能说英语的上饶地方官员、军人和民众梳理如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杜立特行动上饶营救的总指挥唐子长中将</span></p><p class="ql-block"> 唐子长将军是第三战区中将炮兵司令,留学英国学习炮兵,能说流利的英语。上饶是救援杜立特行动飞行员的指挥中心,上饶第三战区派炮兵司令唐子长中将专门负责被营救64名飞行员的安全撤离,唐子长将军亲自前往衢州慰问飞行员,具体安排飞行员的撤离线路,调度火车和汽车,安排沿途吃宿,负责警戒保卫。4月27日中午杜立特中校亲自率14号机组希尔格少校和西姆斯中尉来到上饶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唐子长将军陪同与顾祝同司令长官会晤。4月28日,杜立特和希尔格应邀在唐子长的家中喝茶。在那里,他们遇到了唐将军讲英语的美丽迷人的妻子。杜立特回忆这是他们跳伞后认识的“第一位中国女士”。当天晚些时候,杜立特和希尔格视察了唐子长的士兵在37毫米反坦克炮上训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唐子长中将与杜立特行动副领队、14号机机长希尔格少校在衢州第十三航空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2、第三战区《前线日报》总编辑宦乡</span></p><p class="ql-block"> 宦乡贵州遵义人,留学英国攻读政治经济学,回国后凭优异成绩,特别是英语口语特长,考入宜昌海关。抗战爆发,宦乡到上饶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机关报《前线日报》任报社副社长兼总编辑。由于精通英语,擅长外交,学识广博,见解精辟,宦乡得到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信赖,兼任了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国际关系顾问、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秘书、英文翻译和干训团教官等职务。1942年4月20日担任顾祝同将军与杜立特行动副领队希尔格少校会谈的翻译,26日宦乡代表顾祝同将军看望集中在衢州的美国飞行员,27日担任顾祝同将军与杜立特中校会谈的翻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第三战区机关报《前线日报》总编辑宦乡担任顾祝同将军与希尔格少校会谈翻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3、上饶行政专员、保安司令易希亮</span></p><p class="ql-block"> 易希亮湖南人,留学日本,会说英语,担任江西省第六行政区(上饶行政区)专员和保安司令,下辖赣东7县。易希亮是政学系三巨头之一的江西省主席熊式辉的亲信,个人风格很湖南,雷厉风行,干事火辣。1942年4月20日一早调车赶赴广丰,接应杜立特行动副领队、14号机长希尔格少校一行到上饶,参与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将军与希尔格少校的会谈。4月27日易希亮赶赴上饶玉山,接应杜立特中校、希尔格少校和西姆斯中尉,参与顾祝同将军与杜立特中校、希尔格少校的会谈及晚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上饶行政专员、保安司令易希亮1942年4月27日与杜立特中校、希尔格少校、西姆斯中尉在上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4、第三战区宪兵十五团上校团长张慕陶</span></p><p class="ql-block"> 湖北鄂城人,曾习政法,进入汉口《大汉报》担任校对职务,能说英语。1926年入黄埔军校五期炮兵科,毕业后作战有功,1934年任宪兵司令部第二科主任,主管教育训练;1939年任第三战区宪兵十五团上校团长,驻扎上饶广丰。1942年4月-5月,负责保卫护送被营救的杜立特行动飞行员,随后率部参加浙赣会战,任上饶铅山警备司令部司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第三战区宪兵十五团上校团长张慕陶1942年4月20日上午在广丰汽车站为美国飞行员送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5、上饶广信区五府山镇会讲英文的乡村教师</span></p><p class="ql-block"> 杜立特行动4号机机长霍尔斯特罗姆降落上饶广信区五府山镇船坑村熊家坑东南600米叫马蜂窝的地方。到了熊家坑甲长韩成龙的家,语言不通,村民把他的东西全部留了下来,20日韩成龙和村民熊明福把他送到甘溪乡公所,住了一晚。在甘溪小学找到一位能说英文的老师,带他坐黄包车去上饶第三战区司令部,报告他的随身物品留在熊家坑,乡公所派人去查找他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杜立特行动4号机机长霍尔斯特罗姆降落五府山熊家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6、上饶玉山县会讲英文的村民、铁路局职员、县长和航空站职员</span></p><p class="ql-block"> 杜立特行动5号机机长降落在上饶玉山县仙岩镇八都的毛大垄,碰到懂英文的当地村民姜文中,被指引到玉山下镇火车站,与副驾驶维尔德相遇。铁路局职员沈伯军会英语,协助派出一辆铁壳专列把两人送到玉山县城。琼斯回忆,火车抵达玉山车站,车厢的门打开了,一个身着西装的绅士走上前,用英语说:“你好!我是玉山县县长,这些人是来欢迎你们的”。数百位玉山百姓大声欢呼迎接英雄美国飞行员。街道上挂着旗子,上面用英语写着“勇敢的英雄们,欢迎”,“你们替我们打击了日寇”。玉山航空站站长施法祖在琼斯笔记本上签字:“杀敌归来施法祖”;航空站的孙儒范也写下:“一九四二年四月十九日,美国飞行队长D.M.Jones轰炸敌都东京归来,降抵玉山站。我于兴奋之余特草此聊作留念并祝:安返根据地,再作二次轰炸敌都也。玉山空军站孙儒范谨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5号机机长琼斯和副机长维尔德在上饶玉山,遇到会讲英语的村民、铁路局职员、县长和航空站职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7、上饶鄱阳县游城乡朗埠村讲英文的村民</span></p><p class="ql-block"> 杜立特行动13号机投弹手布尔乔亚降落在鄱阳县游城乡朗埠村一块稻田里,他在村北凤凰山小山坡待了一夜,早上8点多钟到村里,村民把他带到卢氏祠堂,一言九鼎的卢氏族长和他的儿子卢斌魁立即派人向上报告并热情接待。族长儿子卢斌魁有留学经历,会说英语,他与布尔乔亚交流,泡中国茶和做出西式蛋糕给布尔乔亚吃,布尔乔亚却不敢吃,卢斌魁就吃给他看,布尔乔亚这才放心喝茶吃蛋糕。过了不久,村民又把领航员坎贝尔带到祠堂,卢斌魁热情招待坎贝尔吃早餐。吃过早餐,族长父子立即派专人护送坎贝尔和布尔乔亚去当地驻军。坎贝尔1988年回忆这段经过时感慨地说:“日本人会杀了每一个营救帮助过杜立特行动飞行员的人,但他们很勇敢地帮助我们逃离了危险,他们也是二战中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鄱阳县游城乡朗埠村营救13机组飞行员的村民后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8、用英文口说和书写的国军上尉黄宁</span></p><p class="ql-block"> 现在已经无法查到国军上尉黄宁的部队番号,但从一张保留下来的黄宁上尉与士兵护送13号机组飞行员的照片可以看出,不到30岁的黄宁上尉目光炯炯有神,非常精明干练。副驾驶诺布洛克回忆,黄宁上尉会讲英语,口说与书写并用与他们交流情况。黄宁上尉率领100多士兵的队伍负责护送飞行员去鄱阳县城,19日下午向县城出发时,他找来一种鬃毛蓬松的小马给飞行员骑,飞行员骑在小马背上,脚还拖着地。第二天上午,黄上尉找来五台大轿,美国人牛高马大,士兵抬得很累。黄上尉就强征沿线村庄强壮的村民,让他们把轿子抬到下一个村庄,再由下一个村庄的接力抬轿,直至安全护送到鄱阳县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英语口语和书写并用与13号机组飞行员交流的国军上尉黄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9、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鄱阳县府职员濮清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4月20日下午5点多钟,鄱阳驻军最高长官21军147师439旅周维干旅长和鄱阳县政府县长等一干人马亲自到鄱阳城外迎接13号机组飞行员,担任翻译的是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县府职员濮清湖。美国留学生濮清湖组织了一支乐队演奏美国国歌,练习了一个晚上,在鄱阳县城游行迎接美国飞行员。鄱阳县城几乎每户人家都插着一面旗帜,用中英文写着“欢迎勇敢的美国飞行员”、“欢迎第一次轰炸东京的英雄””。 机组5名飞行员听到乐队演奏美国国歌,眼泪止不住往下流。那天晚上,鄱阳天主教教会为飞行员布置好了床铺,让他们在大桶里洗了热水澡,飞行员享受到丰盛的晚宴,有土豆泥、馅饼和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3号机组飞行员被护送到鄱阳县城,受到军政及鄱阳全城市民英雄般地欢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0、上饶广丰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王逢铃</span></p><p class="ql-block"> 广丰人,1920年毕业于江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2年考入江西省立法律专科学校,能说英语,未及毕业就被派回广丰,任全县商民协会筹备主任兼学生联合会指导员。1939年夏,任广丰县党部书记长,主持党务。1940年10月,以勋绩昭著,奉调重庆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十二期受训。1942年4月18-20日王逢铃积极组织广丰营救14号机组美国飞行员,用英文与美国飞行员交流,给美国飞行员留下的名片,76年后被美国飞行员后代带回广丰寻找父辈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上饶广丰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王逢铃送给美国飞行员的名片76年后被飞行员后代带回广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1、上饶广丰三岩中学校长俞百岩</span></p><p class="ql-block"> 俞百岩出身广丰显族,其父俞应凯系美国密歇根大学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硕士毕业,曾先后担任京奉铁路天津总局工程师,常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科长、经理。俞百岩1936年7月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政治外交系,俞百岩在燕京大学就读,成绩优异,是“金钥匙”奖章获得者,曾受到校长司徒雷登4次接见,在北平大学生英文演讲比赛中均获得第一名,得了两座“银盾”,誉满燕园。毕业后,由于抗战及父亲病故,便回家乡广丰工作,任广丰三岩中学校长。1942年4月19日晚,14号机组5名飞行员被送到县城,县长张任石设宴款待飞行员,俞百岩为获救的美国飞行员做翻译。第二天上午俞百岩与上饶、广丰军政大员在广丰汽车站送别飞行员。4月28日,14号机组副驾驶西姆斯中尉再返广丰,到14号机坠机现场和密良坳村拍摄照片,俞百岩全程陪同作翻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这张名片被美国飞行员带到美国、76年后又在广丰重现,名片人物是:广丰县长张任石、广丰三岩中学校长本杰明·百岩俞(俞百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毕业于燕京大学的俞百岩(英文名:本杰明·百岩俞)回到家乡任中学校长,担任14号机组的翻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2、广丰下溪汽车修理厂会说英语的修理工</span></p><p class="ql-block"> 西姆斯中尉降落在广丰县法雨乡密良坳村的山头上,第二天被村民发现带到村民官文清家中,官文清识字,在村里有威望,他在手心里写了“中国”两个字给西姆斯看,西姆斯不懂。官文清让西姆斯写字,西姆斯写的英文,他也看不懂。语言不通,无法交流。官文清跑到观音桥汽车站打电话给下溪的汽车修理厂,汽修厂派来一个也姓官的会讲英语的修理工,与西姆斯交流之后,他们护送西姆斯到法雨乡公所,下午送达广丰县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西姆斯中尉1942年4月28日拍摄的14号机坠机现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西姆斯中尉1942年4月28日拍摄营救他的广丰密良坳村村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3、上饶王家巷吉号陈宝骢医生</span></p><p class="ql-block"> 陈宝骢广东新会县外海乡人,1922年陈宝骢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科就读,1926年参加五卅学生运动被同济大学校方开除,遂在在广州参加国民政府北伐革命。抗战军兴,陈宝骢先后在武汉中国救护团第二大队、第八重伤医院、第五十九后方医院从事医务工作。1940年10月,任第三战区司令部卫生处中校卫生督察。机长希尔格少校在跳伞时左腕、手和肋骨严重受伤,坐卧不能。4月20号陈宝骢随同上饶行政专员易希亮专程到广丰为希尔格少校诊断治疗。陈宝骢做过德语翻译,能说英语,喜运动,有侠风,善交际,与5位美国飞行员关系融洽。14号机组5名飞行员在上饶皂头第三战区司令部一直呆到晚上,坐汽车到上饶火车站乘火车去衢州集中,陈宝骢与飞行员告别,给美国飞行员留下家庭住址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陈宝骢医生留给美国飞行员的名片76年回到了上饶。</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