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月亮更是作为承载思念的典型文化意象,打破了语言和地域的界限,将人们连结到一起。学科教学活动办以此为契机,于9月22日上午,在武汉市第三寄宿中学开展主题为“月满情浓话中秋”的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场集结多学科的教研盛会,初中语文、初中英语、信息技术融合的魅力将在这次教研中悉数展现。</p> <p class="ql-block">红钢城中学全体语文老师和全体英语老师以线上的形式参加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①设置情境,引领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本次活动以为国际友人准备晚餐为活动主线,以“中秋来历”“中秋习俗”“中秋知识”为任务点,令学生选取感兴趣的方式完成,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②拓展思维,多学科激发学生思考兴趣。这一教研活动的最大亮点在于多学科融合,培养学生不同领域的学科素养。在真实情境当中,学生有了进行双语交流和互动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打通语文和英语等学科的界限。</p> <p class="ql-block">如何才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文化展现汉语的魅力?学生在一次次的尝试和练习中,对于词汇的选取、语调的把握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提升了英语口语能力;对于汉语的准确性和多义性有了更丰富的体会,进一步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此活动融合多学科,激发学生的双语思维、培养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为人文素养的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③善用技术,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AI是一种智能化的高技术的辅助手段。在从前,沉浸式的教学设计不能完全实现,但是高科技使得这种教学设计的实践成为可能。学生利用AI分组活动,将棘手的学习任务拆解为可完成的步骤。在老师的多层次提问和AI帮助下,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学校探究过程得到了具体展现。正是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学生的任务有了导向、思维有了具象。AI在这次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p> <p class="ql-block">但是,如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既给学生提供浩如烟海的知识信息,又指导学生甄别并进行自主学习,这还是值得探讨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在最后的论坛活动中,各位老师进行点评,为我们之后的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指导,让我们对于新课标背景下的多学科融合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为我们日后开展不一样的多学科融合活动提供了思考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