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至高者富于仁爱宽恕,极其慈悲,迟于发怒。(咏 103:8)</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宽恕并不等于忘记,也不是为冒犯你的人的伤害性行为开脱。宽恕是自己对于已发生的痛苦事件的接受(事实已发生,不可逆转)并选择释怀过去的意愿。好能够更专注于修复自己,重新活出健康,保持住善良的本性。因为除非我在心中放下过去的伤害,我的内心深处常常由于怨恨与苦毒而进一步恶化自己的身心灵,以致于我无法欣赏生命中正在发生及将要发生的诸多正面美好的经验。(我们可能因此而忽略甚至伤害那些真心关怀我们的亲人朋友们。)当我紧盯着自己过去的痛苦不放时,往往会将这一负面经验不断地刺痛自己和身边那爱着我的人,因为怨恨就如同毒汁一般在我内心沸腾,灼伤自己,令我失去接受爱和给出爱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宽恕是取自于自己的意志,无关于冒犯者。(若你不表达出来,冒犯你的人自始至终可能都会不知情)这是自己给自己的礼物。而当我选择释怀过去,即便我当下并不一定有相应地心情和舒服的感受,当苦毒的痛苦感会慢慢变淡,当时间够久时,它甚至会失去对我的伤害性影响。当我再次看到日出日落,漂亮的小花,动听的音乐,可爱的小朋友,可敬的长辈们,可亲的朋友时,我便能够再次发自内心地微笑,为这一切美好而由衷地感动和赞美。</p><p class="ql-block">再者,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也常常无意间冒犯过他人,当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我非常感激那些提醒我并原谅我,不计较我的过失的人。我也常常自省,问心有愧,上苍也没有因此而对我苛责,严加惩戒。而恰恰是慈悲为怀,宽厚待我,给我重新来过的机会,并弥补自己的过失。忏悔与重生在生命的进程中成了上苍慈悲之爱的重要标记,也使我能够不断认识自己,并宽以待人。</p><p class="ql-block">【真实故事】故事一:几年前,在菲律宾的Kalinga省,Tabuk市的Prudencio 主教收到了一份信封包裹的弥撒献仪(一份不限金额的钱为自己的Prayer意向),意向是“为杀害自己儿子的凶手求灵性更新”。 这份祝福是来自于一位痛失自己爱子的母亲,为凶手求生命的成长和更新。故事二,若望保禄二世在身体恢复后,亲自到监狱看望并与身穿蓝色毛衣的男子见面并握手,表达自己的宽恕。这名男子便是1981年5月 13日在广场企图谋杀他的土耳其枪手 Mehmet Ali Agca. 正如德兰姆姆Mother Teresa(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所言:“如果我们真得想要去爱,就一定得学会如何宽恕”。</p><p class="ql-block">现将跟小伙伴们新录制的曲子分享给朋友们,祝愿大家且行且宽恕,让慈悲的爱温暖我们的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