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池州府儒学</p><p class="ql-block">历代朝廷、百姓供奉祭祀孔子及儒家学派贤哲的祠庙</p><p class="ql-block">池州府儒学,始建于唐代,初为夫子庙,又叫文庙,是历代朝廷、百姓供奉祭祀孔子及儒家学派贤哲的祠庙。宋代以后各地将官办学校与文庙合建。此后,池州府儒学成为历代池州教育文化中心和礼制圣殿。</p><p class="ql-block">1917年,池州师范学校在池州府儒学原址上创办。池州府儒学所属的大成门、大成井、状元桥、泮池等古建筑以及古城墙和古建筑之间原有的历史空间轴线仍保存良好[1]。</p><p class="ql-block">池州府儒学复建工程于2009年4月底破土动工。工程由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和古建筑保护专家张松、李桢领衔设计,整个工程分为三个部分:府儒学建筑群、古城墙遗址公园和府儒学广场等相关配套工程。其中,古城墙遗址公园主要是恢复古城墙的原貌,恢复府儒学射圃,充分利用和保护原貌地形、古树名木,建设成为开放、古朴的遗址公园[2]。</p> <p class="ql-block">池州市,简称“池”,古称秋浦,安徽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1],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介于东经116°38′—118°05′,北纬29°33′—30°51′之间,东接铜陵市和芜湖市、宣城市,南邻黄山市,西、北与安庆市、铜陵市枞阳县隔江相望,西与江西省毗邻,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6]。截至2022年,全市下辖1个区、3个县[2],总面积8399平方千米[33],常住人口132.8万人,城镇人口80万人,城镇化率60.23%[48]。</p><p class="ql-block">池州于唐武德四年(621年)设州置府迄今1400余年[42][46]。2000年6月,设立省辖地级池州市。池州市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38]、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核心城市。位于五大省会都市圈辐射交汇地,交通便捷,集公路、铁路、港口、航空运输于一身,已全面融入长三角“3小时”都市圈、南京及合肥“1.5小时”通勤圈。池州市以“名山、秀水、富硒地、好空气”而著称[43],拥有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九华山,以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国际重要湿地——升金湖等著名景区,境内各类景区景点300余个[42]。</p><p class="ql-block">2022年,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07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1124元[47]。</p>